
说实话,我自己也免不了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年初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是大白马,第二仓位是像苏宁债等Q债,还有一些可转债和封基。春节后账户像吃了泻药一样下滑,好在前面赚的多,而且当时Q债反弹,所以基本没跌到负数,但节前的20%的收益率也基本跌没了。
其实你说延续了好几年的大白马行情,会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吗?当然不会。很多人在2019年、2020年就不断的提出大白马行情要崩盘了,但偏偏这些预测一次次被打脸。越是这样,白马行情的时间一长,不仅仅透支了未来的估值,而且还透支了人们对白马的认知。风险是涨出来的,终于在春节后爆发了。
这个现象还有一个名词叫成功路径依赖,就是说过去成功的方法,随着不断的成功被不断的强化,以致于到最后反面的声音听不见,反面的现象看不见。甚至还有人被套了以价值投资自居来为自己辩解。
其实我自己在投资15年历史上,跑输沪深300最多的2年,都是因为前一年太成功,导致了下一年的成功路径依赖,最后严重跑输的。2008年大熊市因为基本满仓分离债,所以跌的很少,大幅度跑赢了沪深300指数,到了2009年还是坚持原来的策略,连轰轰烈烈的4万亿行情来了都视而不见,虽然当年靠分离债也取得了18%的收益率,但和当年沪深300指数96.71%的涨幅相比,严重跑输。
第二次失败的成功路径依赖,发生在2017年,因为在2016年沪深300下跌了11.28%时,我靠小市值策略取得了18.96%的收益率,所以到了2017年,还继续延用小市值策略,结果那一年因为刘士余打击壳资源,大白马开始爆发,小市值一蹶不振,导致当年跑输了17.15%。
历史上两次犯了类似的错误,岂能再犯第三次?一直到2021年的4、5月份,当时白马趋势已经形成了,我翻番考虑要换赛道,但当时我有一小部分可转债用的双低策略在年初表现也不是很好。所以当时潜心研究可转债的策略,经过了1个多月的翻番回测,找了无数个bug,最终找到了这个多因子策略,历史表现当然非常好,按照这个策略2021年年初大跌的时候可以不跌,2018年可以不亏损,从2018年年初开始保守的年化收益率可以到70%以上,从7月份开始用小账户试验开始,一直到大账户重仓这个策略的多种变型,最终取得了全年42.13%的收益率,其实上半年结束的时候我才8%的收益率,全年的绝大部分收益都时来自下半年的可转债。
当时大仓位换品种的主要原因就是比较了大白马和可转债未来的涨幅,以茅台为例,我清仓的平均价格在2000元左右,再要涨回到2600元,要涨30%,基本上时不可能的,而我判断因为可转债的这个策略年化高达70%以上,所以卖出茅台换可转债是值得的。我的观点就是不能简单的看单一茅台的价值,我曾经说过我卖出茅台的标准是能用正常的零售价买到茅台,这个观点只是孤立的看茅台,如果全市场比较,有个品种未来半年里的涨幅要远远高于茅台,即使今天茅台涨回到2600,我2000卖出依然值得的,因为我的账户总额因为可转债的大涨而超过了茅台2600的水平了。从我下面的所有账户合计也能看出来,在上半年的最高峰茅台2600的时候我的账户收益率最高大概在20%左右,今天茅台才2000多,我的账户收益率已经超过42%了。
所以我觉得我的用全市场的宽度替代深度,个股不深研甚至很少看财报的策略,15年来也算是一种比较另类的成功方法。
很多人在问我2022年怎么看,还是否继续看好可转债。我思考了很久,依然不敢做出判断。虽然我目前还是重仓了可转债,但我不敢保证全年依然还是这样。2009、2017年两次成功路径依赖,可转债我不想让它变成第三次成功路径依赖的滑铁卢。虽然每年都会有专家大V对新年行情有个预测,但说实在很少有人说对的,包括我。2021年的行情又有几个人说对呢?即使有人偶然说对了,你敢保证下一年继续说对吗?做投资时间越长,越对市场保持敬畏之感。我宁可像今年那样,先跟着大趋势走,到行情彻底改变了,回吐一点可转债的利润,再换其他在当时最值得投资的赛道。
前六年的记录如下:
2016年:https://www.jisilu.cn/question/53310
2017年:https://www.jisilu.cn/question/83378
2018年:https://www.jisilu.cn/question/260202
2019年:https://www.jisilu.cn/question/299781
2020年:https://www.jisilu.cn/question/344034
2021年: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07095

赞同来自: Wilfinance 、晴天988 、好奇心135
谈一下对2022的看法,转债现在即使没到顶,但今年的收益率应该比去年差,我明年重点关注期权市场,期望在风格的变换中把握机会。

赞同来自: vanilla7 、newbison 、乐鱼之乐 、newer2019 、chrisharn 、 、 、 、 、 、 、更多 »
所谓指数增强基金,就是在指数基金的基础上,拿出一部分资金去做超越指数的投资收益。比如对某些行业强化,但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就拿去年大热的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来做个例子分析一下。
剔除了C份额和非标准500的指数增强基金,目前一共有39只500指数增强基金,从2019-2021年最近3年累计平均收益率是104.51%,超过了中证500同期的76.55%而且每年都有不小的超额收益。虽然这里的500是价格指数,没有包含分化,但平均每年超额4%多也算可以了。
问题是出在最近一个季度,2021年Q4,中证500上证了3.60%,而39只增强基金平均竟然只有上张了1.55%,而且相对中证500指数的胜率竟然只有10.26%,39只增强基金,在Q4跑赢500的只有4只,3年累计表现最出色的西部利得中证500增强,Q4竟然还下跌了0.85%。39只500增强基金,14只不仅没有跑赢中证500指数,还竟然亏损了。如果你在上个季度是看了中证500增强过去的业绩去买的,十有八九很有可能是亏的。
我们再看看21只中证500ETF的情况,相比较增强基金,波动小的多,整体收益率虽然不如增强基金,但在Q4的平均收益率是3.49%,虽然没达到中证500的3.60%,但差异也不大。
再看看20只中证500ETF联接基金和LOF基金,虽然因为仓位原因略逊色于ETF,但差异也不大。
最后我们把中证500指数的增强基金、ETF基金和联接基金放在一起和中证500做个对比,其中的胜率就是相对中证500的胜率。从平均收益率看,最近三年增强基金全面胜出,而且前3个季度也全面胜出,但偏偏是低4季度,增强基金不要说跑赢中证500指数,练ETF和联接基金都大幅度跑输。而从相对中证500的胜率来看,除了2019年跑赢外,其他的年份和最近4个季度也全面跑输,到了最近的第4季度,跑赢中证500指数的胜率只有区区的10.26%。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最近一个季度买了500指数增强基金,只有10%的可能跑赢指数,反而是ETF有42%的可能跑赢,联接基金有30%的可能跑赢。
当然一个季度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长期来看,目前A股还是存在着相当多的机会来获取阿尔法收益。只不过A股的基民们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对一个季度跑输后再跑赢指数的信心也是不足的。
不管是买什么产品,还是什么策略,往往会出现表现很好的时候进去的突然受到了一次巨大的打击。中证500是这样,9月初的可转债也是这样。当时策略排名前面的可转债几乎每天都有惊喜,甚至有人起了一个“日日红”的名字,很多看着收益进来的人也不少。突然之间就一记闷棍。进去早的人只回撤了一点收益,刚进去的就受不了割肉了。
这种现象从哲学角度解释就是月圆则亏,水满则溢,关键是我们事先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月圆了,什么时候是水溢了。自然现象好预测,股市真的很难。用索罗斯的反身性来解释,刚开始参与人多了,可能还会进一步强化这种现象,一直到某个阈值崩盘。
直到现在港股还在交易,恒生指数是下跌的,但愿明天A股开个红彤彤。

赞同来自: vanilla7 、newbison 、hx279 、neverfailor 、丢失的十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今天的行情严重分化,大部分宽基指数悉数下跌,跌幅最大的沪深300指数跌0.46%,跌幅最小的中证500跌0.07%,宁德时代刚刚进入沪深300,就给指数做出了巨大的负贡献。唯一红的宽基是国证2000,上涨了0.60%。行业指数中农林牧渔、旅游、广告包装等大部分板块上涨,只有医疗保健、电气设备、工业机械等少数板块下跌。
新能源中的宁德时代跌3.25%、隆基股份跌1.55%、国电南端跌3.30%、亿纬锂能跌5.62%、通威股份跌5.43%、阳光电源跌7.13%。是不是预示着去年风光无限的新能源板块今年也要步去年大白马下跌的后尘了?
北交所的股票忽上忽下很难把握,去年年末还是一路上涨,今天平均就下跌了1.83%,82只股票只有10只上涨,我们小散还是敬而远之。
今天其实个股表现非常好,4602只个股中3299只上涨,比例高达71.69%,平均涨幅1.10%,个股涨幅中位数高达1.30%。
个股表现那么好,今天的可转债肯定是全面上涨,可转债等权指数大涨了0.78%,平均溢价率还从34.89%下降到34.25%,说明对应的正股涨的更多。成交额549亿略有放大,可转债基本还是非常健康的态势。
我自己账户合计涨了1.19%,上周五新天转债疯涨被我卖了一部分,谁知道今天正股又是涨停,踏空了新天。不过我也不后悔,就当做过回测的30%不成功的比例里。今天除了新天外,宏辉、寿仙、特一、鸿达等可转债表现都不错,大部分还都是中药行业的。系统自动把强势可转债排名到前面去了,我们只要无脑操作就看可以了。
除了个别的年份,大部分年份都像今年那样,年底最后一个交易日红,年初第一个交易日红。过来开门红,到底怎么走就是一个问题了。
不过我也已经做好准备了,可转债也不可能一直强势的,回撤总会来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尽可能现在多赚点,将来也亏得起。

赞同来自: vanilla7 、newbison 、zzczzc666 、孤独的长线客 、老火鸡知行合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昨天还说是个股的行情、小票的行情,今天个股和小票就开始补跌。昨天唯一的红盘宽基指数国证2000,今天大跌了2.09%。板块上只有交通设施、家用电器、银行等少数板块上涨,军工、半导体等大部分板块下跌。
虽然今天个股跌幅中位数高达1.34%,但今年两个交易日个股的涨跌幅中位数正好是0,比起主流的宽基指数跌幅都在1%以上还是要好很多,
医疗成了这两天的重灾区,昨天跌幅最大的基金是前海开源医疗健康A(005453),十大重仓全部大跌,净值跌了6.34%。今天十大重仓依然不佳,只有药明康德微涨0.88%,其他九个重仓股跌幅都不小,天天基金估算它的净值今天跌2.53%。按照这个推算,今年2天要跌去8.71%。
我的可转债今天表现也很差,唯一一个有点盼想的金轮转债,开盘就涨了20%停牌,结果它的正股从涨停一路下滑,在停牌的时候挂了个150元的价格,没想到复牌后就直接开在142元以下,还是我太贪了。今天跌幅最大的两只可转债我都有,钧达转债跌了12.10%、新天转债跌了13.80%。好在上周五在新天冲高的时候以195的平均价格卖了大部分,新天今天的收盘价是183.612元,算是多赚了6.20%,远远超过我回测的每次赚取3%多的阿尔法收益,否则今天亏损还要大。
但其实这个6.20%的超额收益真的不好赚,因为昨天新天转债一路上涨,都超过了我的卖出价,而且新天正股继续涨停,转债最高涨幅接近13%,价格最高到了213元。要抑制追高的冲动,是一件非常知易行难的事情。如果算新天5%仓位,那么这个6.20%就等于给今天少亏了约0.31%。
2天亏了1.50%,正好把去年年底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盈利基本还了。昨天我还在说:“回撤总会来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今天马上现世报了。
2022年才刚刚开始,一天跌去2.66%,我查了一下,在最近6年历史上一共发生了49次,跌幅最大的一次就是2016年开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因为熔断而满仓亏了7.92%,不过亏损金额还是没今天大。
投资的平常心不是学会的,是经历多了给练出来的。2016年虽然开年第一天亏了7.92%,但这一年竟然还盈利了18.96%。就是去年我持有可转债的时候的大跌,9约27日账户跌了3.87%、12月7日账户跌了2.84%,都比今天要大。时间过去后,如果不翻翻记录,都不知道有过哪些大亏的日子。记忆力不好有时也是一种幸福。光记得15年增长了23倍了,哈哈。

赞同来自: vanilla7 、newbison 、一思难过 、silver0099 、股市酱油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今天的行情,感觉又有点复制前天的行情,绝大部分宽基指数悉数下跌,跌幅最大的还是上证50,跌1.35%,跌幅最小的上证指数跌0.25%。国证2000、中证1000、中证500分别上涨了1.09%、0.81%、0.10%,又是国证指数涨幅最大。今年3个交易日,虽然宽基指数全部是下跌的,但国证2000只微跌了0.42%。而且57%的个股今年是上涨的,涨幅中位数是0.71%。似乎在延续去年的个股行情。
看板块上,今天建筑、钢铁、工程机械等板块领涨,证券、军工、酿酒等板块领跌。昨天走的很强的银行,今天也萎靡了,还是一日游行情不比。不管是板块还是大小票,基本上没有延续性。
等你发现这个规律并且想利用它了,涨一天就卖出,规律就可能离你而去。因为知道的人多了,规律就变了。所以很多即使很好的策略,都不可能永远赚钱,总要有回撤,而且收益率高的策略一般回撤也大,因为回撤大,所以真正敢用策略的人就少,所以策略才会长期有效。
今天北上资金净卖出了66.38亿,统计了一下北上资金最近一个季度增持金额最大的前20只股票,今天16只下跌4只上涨上涨比例只有20%,平均下跌了1.63%,远远不如全体A股64%的个股上涨,平均上涨了0.88%。今年这3天的涨跌更惨,只有海尔智家、用友网络、兴业银行3只股票是上涨的,平均下跌了4.37%,我的解释是北上资金买入多的筹码,卖出的时候大概率也是这些,所以跟踪北上资金的策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我相信只要长期看北上资金还是净流入的,这个策略长期依然有效。
和凄凄惨惨的宽基指数和北上资金重仓重仓股相比,小盘股以及对应的可转债则是这边风景独好。昨天可转债还有2只没有到100元的破发股,今天城地转债涨了0.79%、亚药转债涨了4.93%,全部都上了100元了。反而是最高到了529元的钧达转债,昨天受正股影响大跌12.10%,今天又受强赎公告影响再跌9.23%,我买入的价格虽然很低,也赚了不少,但因为早就满足强赎条件,没特别注意,只是到了昨天看到公告,虽然今天一开盘就以422元的平均价清仓,但还是少赚了不少。今天虽然持仓涨的不错,但抵不住昨天的大跌,今年3个交易日还亏了0.48%。
今天尾盘再次把正股涨停的新天转债清仓了,新天的波动实在太大了,看看这次能不能像上次那样有超额收益,不过新天昨天已经发了强赎提示公告了,到今天已经有11天满足强赎条件,还有4天要全面满足了可转债的强赎条件,但如果溢价过大,可能要和新天再见了。
可转债和股票不一样,作为个债来说,它的生命期最长是6年,一般到不了6年,到6年的可转债一般都不是好债。我们有可能相伴一个股票一辈子,但最多相伴一个可转债6年。就像人生,我们和父母相伴他们的后半生、和子女相伴他们的前半生。即使是夫妻,青梅竹马相伴一生的也是少数。相伴都是缘分,都值得珍惜相伴的这段日子。

赞同来自: vanilla7 、newbison 、静若飞雪 、zy339555 、孤独的长线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会踩着节奏前进”,如果把这句话形容本周4天的行情,倒也蛮符合的。
如果用上证50作为大盘代表,国证2000作为小盘代表,那么本周四天就像赌场开大小一样:正好是小-大-小-大,而且北上资金也是在开大的时候分别净买入了30.46亿和93.35亿,而开小的时候1月4日只有净买入4.60亿,1月6日干脆流出66.38亿。
其实可以这样解释这几天的市场,一旦北上资金净买入多,那么肯定买入的是大盘股,93.35亿虽然数量不算多,但这个数字因为是实时的,示范效应特别大,即使一些活跃资金,包括游资,看到北上资金进来多,大票涨的好,至少有一部分也会跟过去的。而在大票表现不好,北上资金甚至流出的时候,这部分活跃资金往往会到小票里去扎堆,从而推动国证2000和对应的可转债上涨。
今天市场除了上证50和沪深300是红的,大部分宽基指数均是下跌的。板块上也只有石油、工程机械、房地产等少数低估板块是上涨的,广告包装、旅游、文教休闲等大部分板块下跌。个股上更是77%的数量下跌,下跌的中位数高达1.82%。今天这一跌,使得本来个股涨幅的中位数由正变成了负0.86%。
在申万新的31个板块中,今年这4天涨的好的房地产、家用电器、建筑装饰、石油石化、银行等板块都是相对估值比较低的,而跌幅大的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基本都是估值相对高的。这个趋势是否会引领今年全年的走势?现在不敢说,但至少有这个可能。去年炒高的新能源等板块,今年继续走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再说说我们小散的操作,今年我的账户4个交易日跌了1.78%,和指数比虽然不算多,但在可转债里也算多的了,按照统计,小于130元价格的可转债今年4个交易日都是正收益,我在雪球上的微辣和不辣组合也是正收益,而大于130元的收益平均是-1.82%,基本上和我的实盘相差不大。
上面是可转债4年多的回测数据,回测条件还是排名前20,一个月轮动一次,所有可转债的平均年化是18.24%,和集思录上的数据有点不一样,主要还是在细节处理上,但基本不影响结论,我目前持有的可转债平均价格在158元左右,对应的阈值大概在250元左右,算是比较激进的,所以本周跌的多了一点。从目前来看,代表可转债正股的国证2000,虽然调整了一点,但在本周一还创了5年历史新高,上升趋势线还没有破坏,所以目前我还不想调整任何可转债的仓位。即使趋势破坏,我可能会把大部分仓位调整到130元甚至更低阈值,如果这个时候已经选不出130元以下的可转债了,那我会转移战场选择相对未来上涨可能性最大的板块而不是最低估的品种。毕竟130元阈值4年年化也能到49%,如果今年还能有49%的一半的收益,我都已经很满足了。
晚上和远在澳洲的儿子视频聊天了半天,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去他们也不能回来,好在视频现在还很方便。

赞同来自: vanilla7 、zyp1988 、newbison 、zzczzc666 、dhzwcnm1000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可转债的强赎是可转债命中注定的大概率事件,按照集思录统计,从2011年到现在已经有222只可转债退市,其中200只是提前强赎的,占比高达90%以上,其他的退市原因都是正常到期或者余额不足2000-3000万。我们投资者其实不希望可转债正常退市,而是希望能提前强赎,因为只有提前强赎,才能使得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
222只退市可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平均值是161.83元,平均到期时间是1.86年,如果平均买入价格是130元,那么总收益率是161.83/130-1=24.48%,年化收益率是(1+24.48%)^(1/1.86)=12.50%,而从2018年年初开始到现在平均年化收益率大概是19.82%,如果把平均买入价格调低到117元左右,那么差不多接近19.82%这个数字了。
强赎的条件都是事先公布的,一般都是在最近30个交易日里有15个交易日正股价格超过强赎触发价,但也有例外,比如同和转债,最近30个交易日里已经有17个交易日正股价格超过触发价了,但还是没满足强赎条件,主要原因是这只可转债的强赎条件不是15个交易日而是20个交易日正股价格超过强赎触发价。
而强赎触发价一般都是转股价的130%,但一样有例外,比如说飞凯转债,转股价是15.56元,但强赎触发比不是130%而是120%,所以强赎触发价=转股价15.56元*120%=18.67元,正股目前是25.2元,已经有4天超过强赎触发价了,济川转债,强赎触发比是125%,所以强赎触发价是29.25元,目前已经有2天满足条件了。
但绝大部分可转债的强赎条件是30天里15天,正股价格超过转股价格的130%,准确的说,不是可转债价格大于130元就满足条件了,因为有溢价率。
一般来说,30天里有10天满足条件后,公司就会发提示可能强赎公告,但满足条件后,有一半多的公司会延续。那我们就要做个概率分析,如果溢价率过高,满足条件后发了强赎公告,第二天开盘大概率的会把这个溢价率全部跌去,风险相当大。而躲避这些高溢价而且过几天就满足强赎条件的可转债,只不过付出一点点交易费用。所以躲避这些可转债还是非常值得的。
那么发了强赎公告后我们的策略是什么呢?我们先上一个数据,按照统计,发出强赎公告后到最后一个交易日大概26.69个交易日,平均下跌3.66%,下跌的比例是65%,只有35%的胜率,还不考虑时间成本,所以如果无脑操作,遇到了强赎公告,理性的投资者在第二天就应该清盘。当然如果开盘跌成严重的负溢价,可以等价格走平后卖出,亏损肯定是心疼的,但长痛不如短痛。
举几个例子,钧达转债是1月5日收盘后公布强赎的,当时还有4%左右的溢价率。1月6日开盘,正股下跌了1.71%,而可转债下跌了1.84%,在430元上还堆积了大量的买单,市场给的那么好的逃命的机会,而且溢价率竟然还没有缩小,我就毫不犹豫的挂出了大量的卖单,结果大部分都成交在430元,这个价格也几乎是当天的最高价格了。到收盘,4%的溢价率全部跌去,昨天又因为受正股影响大跌11.56%,到周五收盘钧达转债跌到了355元,和两天前430元相比整整跌去了17.44%。
如果你不幸买进钧达转债过高,那是否还是要卖出呢?当然,忘记成本是最好的办法,在交易系统面前是人人平等,不管你是200元买进的还是500元买进的,强赎公告后卖出是最理性的操作,特别是周四开盘都溢价率都没有受影响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跑更待何时?
有人可能会问是谁在买进呢?我猜一部分是不明真相的群众,一部分是赌末日轮的赌徒,毕竟公告后还有35%是上升的,而且不断的转股使得盘子越来越小,赌徒们就是喜欢这样的末日轮。
再说一个新天转债,典型的高波动,正股不是涨停就是跌停。目前30个交易日已经有12个交易日满足强赎条件,强赎触发价是15.11元,目前新天的正股是22.18元,远远高于强赎触发价,不出意外的话下周三就满足强赎条件了,而且公司也已经发了强赎提示公告,目前新天溢价3.26%,持有的还能等两天看看,已经清仓的再进去意义不是很大了。
核能转债,30天里已经有14天满足条件,但因为最近跌幅较大,结果正股7.43元还低于强赎触发价的7.45元,目前还折价了0.08%,即使强赎,可转债的影响也不会特别大。但目前可转债剩余规模还有近30亿,占了流通市值12%,这些投资者转股后绝大部分都不会长期持有而是会卖出的。比如占了20%的基金投资者,他们即使转股,最后也是会因为投资标的的限制而卖出后去买其他可转债。所以综合来说还是躲避的好。
我自己也是从不懂到懂了一点,吃了几次亏才慢慢重视强赎这个问题的。

赞同来自: vanilla7 、hippohippo 、硬核韭菜 、jisabao 、you123a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今天算是普涨行情,宽基指数中除了创业板指微跌0.04%外,其他指数全部上涨,涨幅最小的中证500涨0.22%,涨幅最大的科创50涨0.98%。板块上农林牧渔、IT设备、家居用品等大部分板块上涨,公告交通、通用机械、军工等少数板块下跌。北上资金净买入47.58亿。
虽然今天大小盘整体是上涨的,但盘中依然呈现出跷跷板现象,特别是银行和国证2000的走势,上午有一段时间是完全相反的。
中证银行指数下半年创出5972的阶段性新低后,经过了5次波动,高点越来越低,低点越来越高,收敛在一个狭小的区间内,按照技术派的观点,应该到了选择方向的时候了。最终到底如何还是市场说了算。
今年5个交易日,虽然国证2000跌了1.74%,但可转债等权指数上涨了2.56%。我的多因子模型最近表现欠佳,只有中辣(https://xueqiu.com/P/ZH2863835)涨了0.36%、微辣(https://xueqiu.com/P/ZH3026536)涨了1.21%,不辣(https://xueqiu.com/P/ZH3026542)涨了1.20%,其他两个(https://xueqiu.com/P/ZH2104509、https://xueqiu.com/P/ZH1783962)跌幅分别为5.93%和2.56%。
看了一下个债,比如排名前面的同德转债,正股今天涨了0.76%、可转债却跌了0.53%;星帅转债,正股涨了0.80%,可转债跌了0.35%,这些正股上涨可转债下跌走势相反的可转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赎计次都是从今年1月4日第一个交易日开始重新算起,虽然还有10个交易日才有可能满足强赎条件,但在市场弱势的时候免不了受影响。
所以从结果来看,最近价格低的可转债相对强势,这强势也就是相对价格高的可转债来说,上涨基本上也是受正股的推动而不是溢价率的提升导致的。好在国证2000指数目前还算不弱。
作为一个策略,走强走弱太正常了,只要能在一段较长时间能跑赢标的就可以了,每一段都强势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我们只能在以年度为单位的波动中捕捉大的机会,短期的跑输只能接受。

赞同来自: vanilla7 、newbison 、卢训 、哈利BABY 、lia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市场普遍还是弱,板块上只有医药、银行、钢铁、电力、房地产等少数低估板块上涨,军工、互联网、农林牧渔、半导体等大部分板块都是下跌的。北上资金也是一路卖出,最终净卖出了40.26亿。宽基指数中最强的上证50和国证2000分别下跌了0.67%和0.75%,昨天最强的科创50指数今天成了最弱的宽基指数,下跌了1.81%。
表现最靓丽的还是银行,昨天兴业银行公布了靓丽的业绩,成为今天银行的领头羊,兴业银行的业绩为大家打开了想象空间,甚至有人把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发行套上了银行数字经济的概念,真是一涨就会找理由啊。
今天可转债等权指数下跌0.72%,对应的正股平均下跌了0.53%,但如果看即将满足强赎条件的可转债,下跌就惨多了,最近30个交易日里已经有10个交易日满足强赎条件的一共有10只可转债,正股平均下跌1.87%,但对应的可转债平均下跌了3.95%,除了还有5个交易日才能满足强赎的晶锐转债,可转债跌幅比正股跌幅小一点,其他9只可转债的表现均远远不如正股,特别是新天转债,正股涨了9.43%,可转债才涨了0.77%,结果弄出了转股溢价率竟然是负的3.08%。而节能转债,正股才跌了1.97%,可转债却大跌9.73%,即使这样,还有7.94%的溢价率,在未来4个交易日是否会消化掉。风险最大的天康转债,明天即使正股跌停都能满足强赎条件了,而目前还有18.75%的溢价率,好比是高悬在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其他如长信转债、正元转债、嘉元转债,分别溢价了17.42%、21.65%、20.67%,还有2到4个交易日大概率满足强赎条件,市场会因为对未来强赎的恐惧而在未来几天杀溢价。
虽然满足强赎条件后不一定公告强赎,比例大概是一半对一半,但即将满足强赎条件后的高溢价的杀溢价还是风险不小。至少不要再去买入赌这种不太值得的赌局。
我自己的账户今天继续缩水,把去年12月份的盈利也还给了市场的。不过我看的很淡。来日方长,至少去年狠狠的赚过,今年亏损也亏得起,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赞同来自: vanilla7 、低处流 、newbison 、丢失的十年 、大y阿飞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创业板连续下跌7个交易日,其中创业板指最大仓位宁德时代也是连跌7天。市场一片恐惧声音,就在大家一片唉声叹气的时候,市场迎来了大反攻。
今天宁德时代足足涨了5.28%,创业板指也大涨了2.64%,就在以宁德时代为首的创业板欢天喜地的时候,前几天涨的不错的低估板块钢铁、建材、房地产、银行、保险则开始下跌了。跷跷板行情非常明显,虽然今天北上资金再次净买入了70.18亿,但基本还是市场的存量资金在场内折腾。捉襟见肘十分明显。
今天国证2000也大涨了1.62%,全市场可转债平均上涨0.95%,对应的正股平均上涨了1.37%。其中可转债价格在110元以下的平均下跌了0.02%,110-120元平均上涨了0.16%、120-130元平均上涨了0.25%,而130元以上的平均上涨了1.65%。高价债前期下跌厉害,今天上涨得到了补偿,我的实盘也回血了1.12%。
今天可能满足强赎条件的四只可转债最终结果是:核能因为正股继续少2分钱而没有满足最后一个强赎条件满足日,明天还将继续观察,新天、天康今天已经满足了强赎条件,但直到写文章的时候依然没有看到这两个公司的发文,既没有说要强赎也没有说延期,而同和转债已经发了延期强赎公告,一颗高溢价炸弹暂时拆除。
明天可能满足强赎条件的除了有核能转债外,还增添了一共长信转债。长信转债目前溢价率高达16.88%,一旦公布强赎风险还是非常大的。
目前我还是重仓可转债,等这波行情差不多走完后会把一部分策略的阈值调低到130元,根据4年历史数据的回测,多因子策略无阈值年化72%,170元阈值年化70%,130元阈值虽然年化只有49%,但在杀高价时的风险会小很多,而且买入价小于130元心理安慰也会好很多,而且和所有可转债平均年化18%相比多了31%的阿尔法收益,如果实战能做到已经相当不错了,即使有几个月份的回撤比较大,因为买入价没超过130元而具有很强的盈利硬逻辑。
如果真的130元以下找不到可转债了,这个时候可能才是我退出的时候。
最近Q债的机会也非常多,一大把房地产的Q债,很多ytm都时3位数的。我在2个月前买的20金科01(149037),不到2个月足足上涨了20%,昨天又出了回售公告,还有1个多月时间,税后ytm高达66%。昨天公告一出,今天就放量大涨了1.77%,估计这几天还会上涨。
但这些Q债大部分都时房地产债,有一定的风险,分散投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最新消息,融创中国拟以每股10港元的价格配售股份,筹资5亿美元。多头的最后一点信心被老孙这样的致命一击给击破了。孙宏斌难道不知道吗?肯定知道,只不过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下不得已出的下策,对融创本身肯定有很大影响,是否会波及到刚刚出现好转的房地产板块,有待明天揭晓。

赞同来自: vanilla7 、文升元泓 、newbison 、apple2019 、丢失的十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融创中国昨天公布了以每股10港元的价格配股,筹资5亿美元,结果今天开盘毫无悬念的低开低走,最终收盘9.13港元,一天跌破配股价,跌幅高达22.63%。
孙宏斌面临的危机不是第一次了,当年的顺驰,也是因为资金链问题导致最终卖给了香港路劲基建公司。当时有个顺口溜是这样说的:八个锅七个盖,只要转得快,锅上都有盖。后来七个盖变成六个盖,五个盖,四个盖,盖子越转越快,最终飞掉了。
后来孙宏斌二次以融创起家的时候对资金链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但好日子过惯了,开始又忘记这个事情了,不管是不是地产界的问题,他总是以白衣骑士的身份出现,在金科万达新湖中宝甚至他的山西小同乡落难的时候,他总能驾着“五彩祥云”做最帅的“接盘侠”,不过这次轮到他自己了。
以老孙的阅历何智商,难道会不知道这样配股会引起股价暴跌?可想而知融创的资金链紧张到什么程度。不配股马上死,配股马上跌。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就是我们看到的结果。
今年的行情就是涨一天跌一天,昨天普涨后今天又变成普跌,主流宽基指数跌幅都超过了1%,56个板块只有石油、煤炭、酒店餐饮、银行4个板块是上涨的。酿酒领跌,茅台放量100多亿下跌4.56%再次回到1800元上。半年多前我以2000多卖出了当时我的第一重仓茅台后重仓可转债,虽然有点晚,但毕竟在茅台上多赚了大概10%,可转债上多赚了30%多,一进一出差了40%多,事后看还是非常值得的。
融创这个事情使得我再次想起去年的总结我用的题目:《拒绝成功路径依赖》,不管是当年顺驰还是后来的融创的高速发展,首先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杠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同样去年我的成功也是因为下半年全仓了可转债而且用了激进策略。在今天可转债的高位,是否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宁可少赚也要控制风险。这几天我的可转债正在不断的朝着相对低风险的130元阈值多因子策略移仓。毕竟130元阈值相对高阈值是有比较硬的逻辑的。即使遇到类似去年年初这样的暴跌,抗一下也过去的,毕竟策略提供了超越基础20%多的阿尔法收益,打个对折我都能接受。
在市场里最重要的还是要比谁活得更长,巴菲特其实细看每年的收益并不算高,但像他这样能在市场里活几十年的不倒翁还是比较少的。本来以为孙宏斌三起三落是中国企业家的罕见的,有那么丰富经验的还是很难走出这个怪圈,但愿这次孙宏斌能走出来。毕竟我自己还有一点他们家的Q债。

赞同来自: vanilla7 、chrisharn 、等时间认输 、曹樊12 、songshubab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今天一开盘上证指数就低开在接近年线的位置上,9:30就马上跌破3540的年线位置,除了上午有一小段时间还在年线上,下午就一直被3540的年线压着。
虽然上证指数不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指数,但毕竟有着最长的历史,普通人一说指数默认就是上证指数。年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2018年2月份上证指数跌破年线后一路下滑,整整一年多都在年线下运行,一直到2019年3月份才回到年线上;时过两年,2020年2月份上证指数再次跌破年线,又经历了整整4个月才回到年线上。
但也有反例,2021年7月27日,上证指数大跌2.49%,直到收盘也没收复年线,但仅仅过了4个交易日就收复失地,并一路向上;2021年11月5日,上证指数跌了1%,收盘没有收复年线,但又是经过4个交易日再次收复失地,2个多月后的今天再次跌破年线。
所以跌破年线其实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能收复也可能一段时间不收复。最近2次都是经够了4个交易日收复,也不代表这次也会经过4个交易日收复。影响的因素众多。
从前面两次跌破年线来看,一次比一次的低点高,这次的低点又高于前2次。年限也在缓慢的上升中,收复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4个交易日就不好说了。
今天涨的最好的是双创指数,其次是中证1000禾国证2000。今年真的是一天开大一天开小,今天一开小,以银行为首的大票跌了稀里哗啦。
但今天的可转债表现也不好,我按照可转债的价格按档统计了一下,可转债对应的正股平均下跌了0.23%,虽然和国证2000上涨0.14%相比是弱了,但和全体A股的涨幅中位数下跌了1.13%相比还是强了。关键是可转债跌了更多,平均跌了0.83%。当然从长期看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平均溢价率从35.07%跌到34.32%。
如果按照可转债的价格大小分成5档分别统计来看,今天的特点和今年前几天差别很大。大于170元的可转债有61只,正股平均上涨了1.20%,可转债只有上涨0.38%,而120元以下的98只可转债,正股平均下跌了1.38%,而可转债反而平均下跌了1.55%。和今年前几个交易日低价债比高价债强恰恰相反。
记得我在几年前总结过十六字真言: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过强转弱,过弱转强。长期来看高价债平均强于低价债,这从4年的回测数据中就可以得出结论。但高价债过强后就会转弱,低价债过弱后就会转强。今年前几个交易日就体现了这个转换。而今天的行情再次走到它们各自的反面去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万事万物生生不息,正如《道德经》开卷说的那样:道可道非常道。对我们做投资的,最难的是要量化出什么时候会走向它们各自的反面,就是这个临界点。
今年开局不利,连续两周负收益,最大的安慰是今年两周比除了国证2000外的其他宽基指数少亏了一点。虽然最近换了一部分高价债到低价债上,今天又受到蹂躏。但我对今年整体的行情还是比较悲观,低价的可转债虽然跌但至少有个债底在保护你,不像股票,再穷尽所有的理论都无法算出低部在什么地方,即使下跌50%,再跌50%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就像融创,2020年下跌38.27%,2021年下跌55.80%,很多人总以为到了十八层地狱低部了,偏偏老孙一个配股,一天跌去22.63%,在十八层地狱下修建了违章建筑了。如果你相信PE,融创的PETTM只有1.03,如果你相信股息率,融创的股息率高达20.59%,什么概念:就是一年的投资可以几乎在一年后的归母净利润全部回收,如果靠股息率还本,5年收回投资白得一个融创。可惜这些数据都是静态的,并不代表将来。

赞同来自: vanilla7 、钟爱一玉 、文升元泓 、心之使然 、滚雪球20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不管是工作还是投资,都是为了更加幸福的生活。但为了这个目的,传统的观点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过程的痛苦为了结果的幸福。在过去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付出这样的代价肯定是值得的,但也是无奈的选择。
有一则故事最能说明问题,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美国老太太说我终于在临死前还清了银行的住房贷款,中国老太太说我终于在临死前赚够了钱住进了新房子。
投资股市也是这样。今天我看到有个35岁的年轻人,为了实现财富自由,竟然全仓了融创中国,还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其中一条就是因为年轻需要快速发财。我想大部分正常的人都不会觉得这个过程是幸福的,更不要说结果的幸福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除非你学元为南,天天在网上卖惨。
那么怎么使得结果幸福,过程也幸福呢?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把投资目标适当降低一些,将投资方法适当简化一些,将投资回撤的容忍度适当提高一些。本来投资的目的就是要使得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代价太大像故事里的老太太一样直到快要进天堂了才刚刚住进新房子太不值了。
比如你研究股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最新的要知道新能源碳中和元宇宙,要会算PE、PB、ROE,会读季报年报半年报,简直是要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但如果你把要求放低,放弃股票,只研究370多只可转债的价格、转股溢价率等几个因子,甚至根本不知道这370多家公司做的什么主页,更不看年报季报,一个月无脑轮动一次,把回撤宽容大一点,同样可以很轻松的获得相对满意的投资结果和投资过程。
今天我统计了今年上市交易的11只新股,竟然有4只破发,亏损最大的周五刚刚上市的翱捷科技,一签竟然亏损27770元。而且整体的收益率是亏损的。
如果全年还是这样的结果,那打新就可以不参与了,至少创业板科创板10亿市值以上的全部剔除,可以避免绝大部分破发。如果你要把目标定在提前精准的判断这11只股票哪只会破发哪只不会破发,我是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精力去研究,我相信大部分人也和我一样。
今年主板也要和双创一样实行注册制,金身不败也将成为历史的神话。如果真的是这样,用来打新的底仓是否值得持有都是一个问题了。
我真正用90%的重仓做可转债也就是半年多的时间。感觉比当时持有股票压力轻很多了。因为一个仓位不到5%,即使跌停也就是影响了0.5%都不到,最多关心一下总市值的变化。甚至有好些正股的利好利空都是网友在群里告诉我的。而且相对价格比较低的可转债还有债底的保护,不会和股票一样跌起来是个无底洞。
将来不好说,我担心的不是将来可转债的下跌,而是将来可转债的上涨,如果涨到找不到一只130元以下的可转债了,那这个风险真的是大了,这个时候才会考虑撤出这个品种。如果下跌最多跌个10%到20%,把去年一年的收益全部跌完是极限了。还是因为可转债这只可以“合法出老千“的变色龙,使得我们的投资过程相比较股票简单的多。

赞同来自: 集思广益丶 、vanilla7 、harold11 、lwjgk03 、wangf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今天不说投资,说说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的上一代、下一代人的不同。
为什么会说起这个话题呢?是因为今天中午和我两个关系最好的同学聚餐,说起40多年前的往事,1976年第一年念技校半工半读一个月13元的工资,第二年加到15元,第三年工作满师转正后有2%的名额因为表现好而多了3元钱,39元一个月的工资,还引来了不少非议。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50后,如果说不幸,那么正好是中小学的十年就是文革十年,荒废了我们人生中最好的学习时间;如果说幸运,那我们工作的四十年,正好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我们这代人完整的经历了中国从封闭到开放的整个过程,也经历了自己的收入高速增长的这几十年。记得我们在76年刚念技校的时候,非常羡慕有些老工人的保留工资高达3位数,还和同学说到我们退休前能拿到3位数的工资就人生圆满了。没想到过了几年就到了,甚至后来几乎每过10年收入就加了个0,真正意义上的十年十倍。
但回想起整个过程,其实还是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只不过和我们的父辈相比,同样的努力有着不一样的回报。我的父母解放初在华东师大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好儿女志在四方,去了天津的河北师大,后来河北师大又整体搬迁到更加落后的石家庄,虽然是两个教授,但生活质量和今天相比真的是非常底下。记得我小时候去石家庄看我父母,两个人住在一个筒子楼里,长长的过道里放着家家户户的煤炉,烧饭的烟火味始终在过道里散发不了。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南方人做菜常用的酱油,当年石家庄是没有卖的,还要从上海或者南京带过去。
但当年我们的父辈是有非常高的理想的,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的人民政府和国民党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记得我的舅舅告诉过我,上海解放的那天晚上,屋外响了一个晚上的枪声,第二天早上一片寂静,我舅舅推门出去一看,我们家门口的马路边上睡满了解放军战士。我舅舅大学里受进步学生的影响,早就听说不一样的军队了,出于这种强烈的反差,舅舅一个班级的同学几乎全部报名参军,大部分都去了朝鲜,因为当时我舅舅学的是医科,抗美援朝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最后因为在沈阳体检没有及格,我舅舅就留在沈阳的部队医院直到今天。我母亲后来也是受我舅舅影响,去了条件更加艰苦的北方。
我的一个姑妈更是如此,解放前在杭州的大学里参加了地下党,解放后因故蒙冤几十年,做了一辈子铁路上的售票员,并开除出党,直到胡耀邦执政的时候平反并恢复党籍并享受离休待遇。前几年在世的时候因为她的孩子都不在身边,我经常去看望她,在我印象中她从来没有半句抱怨的,而且非常乐观,80多岁的时候还学电脑,和战友一起去旅游,和邻居打麻将脑子还非常好使。我后来在想正是因为她的乐观,才造成了她的长寿,否则蒙冤几十年,早就抗不过了。
甚至在老的一代人,比如我的外公,在解放初期也是随着他们的建筑公司到处转战南北,记得外公在世的时候和我说起过当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他们公司去洛阳建造东方红拖拉机厂,去年去洛阳我还问过他们当地人,只不过路途太远没有去。
我们的上一代人,扛着更加艰苦的条件,享受着更加差的待遇,但他们都是有理想的一代。我的父母、舅舅舅妈、姑妈姑父,甚至我的外公,都很早加入的共产党。最近我看了《觉醒年代》,更加体会到理想的力量。
我们这代人其实刚开始工作的几年,条件也是相当的艰苦,只不过和我们的上一代相比,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显著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条件。说实在,我们这代人的绝大部分财富都是来自我们自身,我们的上一代都没有矿。年轻人可能不理解我们这代人为什么那么拼命。那是因为我们除了自身这条命,就没有什么多余的了。当出现了一个机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时候,我们不拼命还能做什么?
我们的下一代就有很大的不同了,毕竟我们这一代的很多人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们比我们有更多的选择。记得我儿子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一个国外的NGO工作了2年,NGO的待遇其实非常低,但他喜欢。从到内蒙古去植树,到安徽金寨的山上的小学去支教,都是我们这代人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后来又去了携程、唯品会工作了几年,再后来觉得他的周围不是博士生就是硕士生,本科生很难有机会提拔,所以提出去国外留学。为了考雅思,先把工作辞了闭门苦读,终于后来考出后去了国外读研,参加了几次大数据竞赛都名列前茅,最近又要想去读博了。
我承认,我们的下一代人,因为有我们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所以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可以不像我们那样为五斗米折腰,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做选择。这样的条件是我们这一代所不具备的,更不要说我们的上一代人。但他们也绝对不是垮掉的一代,也不是躺平的一代。像我儿子那样花了2年时间去做NGO,我们这一代人根本想都没想过,我们当年想的最多的就是通过我们的不懈的努力,尽快改变我们的人生,甚至付出多少代价,包括健康的代价我们都愿意,不是我们太功利,而是当年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至少今天我理解了我们的上一代为什么这样,我们也理解了我们的下一代更多的多元选择,同时也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理解我们当年的选择。

赞同来自: vanilla7 、潜行ex 、孤独的长线客 、予之取之 、iwatc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一天开大一天开小的规律在今天被打破了,周五上证50跌1.42%,国证2000涨0.14%,小票比大票强。但今天上证50涨0.28%,国证2000则继续大涨1.88%,打破了一天开大一天开小的规律。不仅如此,国证2000今天一涨,今年变成了仅仅微跌0.04%,很有可能成为今年第一个出坑的宽基指数。
受消息面影响,今天数字概念股票几天飙涨,数字认证、海天瑞声、新点软件、零点有数、神思电子、新开普、数字政通、天源迪科等都是20CM涨停。但这种概念操作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我持有的岱勒转债,因为正股20cm,可转债也大涨了17.23%,但你要事先精准潜伏,那是难上加难。
去年我就说过,今年相对还是小票强,理由就是大票强了4-5年了,不太可能靠去年一年彻底扭转,即使今年普跌,小票还是相对跌的少。今年10个交易日的行情虽然很短,但国证2000确实是在弱势的一堆宽基指数中相对跌的最少的一个。
昨天公布强赎的正元转债,溢价率高达18%多,本来想肯定跌的厉害。结果正股正好是因数字经济概念大涨8.41%,即使这样,可转债也跌了4.04%,如果正股不涨,至少要跌10%都不止。经过今天可转债和正股一跌一涨,溢价率缩小到4.48%,还有一个月时间,这4.48%的溢价率还是偏高,明后天大概率还会缩小。
今天四只可能强赎的可转债:核能、朗新、节能、嘉元,全部满足了强赎条件,核能非常有戏剧性,正股强赎触发价是7.45元,好几天就差了2分钱,结果今天收盘7.46元,精准的多了1分钱满足了强赎条件。目前这四只可转债分别溢价了-0.16%、4.69%、14.26%、13.23%。虽然核能的溢价率是负的,一旦强赎不会杀溢价,但75亿的可转债转成正股,这些投资者肯定不会长持,所以强赎后正股的压力也非常大。
截止到我发文,核能公布了提前强赎的公告,明天的看点就是看正股是否承压。还有三个可转债暂时没有消息。
今天可转债涨的不错,但主要还是靠正股。376只可转债对应的正股平均上涨1.55%,而可转债平均才涨了1.18%。
如果看可转债的不同价格的表现,就更加清楚了。上涨的时候一般都是高价债涨的好。价格大于170元的60只可转债,正股平均上涨2.39%,可转债平均上涨2.52%,而93只120元以下的可转债,才涨了0.60%,而正股平均上涨了1.09%。
高价债比低价债涨的多,这个好理解。为什么高价债对应的正股也比低价债对应的正股涨的多呢?我觉得这也是趋势的力量,在没有发生反转的时候,正股涨的好才推动了可转债价格的上涨,所以这些正股本来就是强势股,反之一般低价债的正股都是弱势股。
例外就是发生了反转,就像今年年初前几个交易日,低价债的正股反而比高价债的正股涨的好,但长期来看,趋势是在大部分时间内发生的,反转只不过在小部分时间内发生的。所以最终表现为长期看还是高价债的表现优于低价债。
经过今天的反弹,我的账户合计还亏损1.62%,希望春节前把这个坑给填满,迎接虎年。

赞同来自: vanilla7 、孤独的长线客 、丢失的十年 、鱼子酱o0 、jod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去年小盘明显跑赢大盘,今年刚刚开始了半个多月,大小盘跷跷板行情特别明显,以上证50和国证2000每天涨幅对比来看,从1月4日到1月12日连续7个交易日,一天开小一天开大,跷跷板效应特别明显。直到1月13日后,连续4个交易日2000战胜50,而且平均跑赢了不少。直到今天,被2000压制了4天的50终于来了一次大幅度跑赢2000了。
今年11个交易日,虽然50跌2.65%,2000跌1.31%,2000比50跌的少很多,而且K线趋势一个向下一个向上,但不好说今年2000的表现一定超过50,只不过这个概率会大一点。毕竟2000被50压制了4-5年,也就是去年跑赢了一年。
今天不仅仅国证2000跌的多,全体A股的跌幅中位数高达1.32%,超过了所有的宽基指数,68.87%的个股下跌。领跌的新冠检测板块大跌7.33%,代表股票奥泰生物,上周五暴涨20%早早的封在20cm的涨停板,今天早早的封在-20cm的跌停板上。几天里基本面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吗?概念炒作这个A股的顽疾改变了了,苦了后面追涨的小散。
今天还有几个瓜蛮有意思的,第一个是有个九安医疗的投资者,因为前期涨的不错,昨天在董监高平台上说公司的股票大涨了几倍让他赚了很多钱,问可以给工具卷(捐)款用来奖励公司员工吗?这个凡尔赛确实是前所未有的高级,没想到话音刚落,今天九安医疗就来了个跌停。有网友说“卷“款立马生效,只不过是被市场”卷“走了,没到公司员工手里。看来再高级的”凡“也不能瞎”凡“的。
第二个是非著名的獐子岛又出大消息了,说因为汤加火山爆发导致扇贝涌入獐子岛,业绩有望翻番增长。继上周五獐子岛涨停后,今天一大早獐子岛再次涨停。这要证监会调出卫星监控图像看看,扇贝到底往哪里去了,会不会因为汤加火山爆发的暖流把獐子岛的扇贝都吸引过去了呢?
今天其实可转债的正股还是低价跌的多高价的正股跌的少,但低价比较抗跌,整体来说平均跌幅不大,但我持仓的可转债最近不太走运,虽然有岱勒转债和吉视转债的正股表现非常不错,但这两只可转债也没涨多少。
今天受强赎影响核能转债早上大跌,甚至出现折价率超过3%,正股也一度被严重拖累。早上趁机抄底买了点核能转债,尾盘卖出大概赚了3%。即使这样,抵不过持仓的鸿达、特一、寿仙、宏辉等3%以上的跌幅,导致最终账户合计还是跌了0.51%。
今年可转债等权指数几乎没有跌,半个多月跑输了2%多,再好的策略都会有跑输的时候,我还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