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分布:

可转债因为是情绪低位,所以保持仓位,主要还是大饼,持仓56只。持仓平均价格101.100元,持仓转股溢价率19.35%,持仓到期收益率3.32%。
a股部分,市值大小依次:分众,保利,福耀,江苏银行,万科,晨鸣纸业。共15只。
h股部分,市值大小依次:腾讯,盈富基金,神华,石药,环球医疗,北控水务,民生银行,共11只。
美股部分,市值大小依次:fb,pdd,wb,futu。
基金部分,市值大小依次:中证500,沪深300,广发睿阳,兴权趋势,兴权合宜。
剩下就是现金了,现金中有约20%美元。
2021的计划?其实是没有。只能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我的世界观里是不存在什么可预测的东西,甚至有些未可知论了。预测对了,也会因为大家的行为改变原先的预测结果。世界太复杂了,大体上我不会根据短期的预测来做投资决策,事件套利什么的不是我的强项,也不敢上仓位。
大的投资思路,可能还是卖时间。下注永续的,未来确定性强,而短期“低迷”的,尽量分散。肯定有判断错的。但赔率应该还可以,因为买得不贵,就算错了,认错的成本也许还可控。大概就是这样。
要学习的部分:我很还是认可巴菲特的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合理的价格,明显是一门艺术,什么是优秀的公司,也很难判断。巴神晚年似乎在这方面的认识有些迟钝了。但是我觉得他的理论没有问题。
不好意思,我看起来似乎还是一名价投狗。。。

赞同来自: 15081625199 、妖红 、yxyifei 、happus 、甯尔 、 、 、 、 、 、 、更多 »
资本以几何级数的加速度裹挟着人们奔跑。就算是付出生命,也是“自己的选择”。
你该怪罪资本吗?不是的。这只是个简单而愚蠢的欺骗自己的方式,真实的情况可能是环顾四周,根本找不到为什么,也没有谁该为此负责。
也许错的不是世界,而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如果是这样,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安于蝇营狗苟的现状,接受弱肉强食的安排,同时笑容满面?
我可能已经与自己和解,承认了自己是个普通人,但是还没学会和世界和解,承认这是个操蛋的世界。
活在当下。是每个人能够坚持生活下去一直默默背诵的咒语。

cheahailin - 撬动地球,随风起舞,自由辽阔。
赞同来自: frank344

赞同来自: 涅槃2020 、youdanglangzi 、东郊大鹅 、萧凯 、李w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看了一点《共同基金常识》,好像是福特的首席投资官说的吧:过去的统计数据(美国股票市场扣除通胀以后每年7%的增长率)就像是我们在汹涌大海中航行的灯塔,是投资者的希望和指引;又好像是半人半鱼的海妖,在勾引着我们葬身大海。其实未来什么都不能保证。
去年人民币部分加新股收益勉强与300持平,12月和1月更是开门黑,大幅跑输300。不禁让我觉得是不是我的持仓出了大问题?同时又安慰自己,我又不是基金经理不需要拼短期排名吧?
其实还是对自己的持仓没有信心的后果。怎么会有信心?
一大把垃圾可转债
一大把看起来“便宜的”自己也搞不明白各类的重资产
一大把肉眼可见不便宜的“优质”资产
也不是没想过投降,投降300?还是投降主动基金?不管是哪一种都不符合我以合理的价格买入的基本理念。
我太难了。

赞同来自: MATX 、时间的味道 、M1nTT 、solino 、好奇心1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下午索性关了电脑去逛街,天河城好像是国内运营最成功的商业体之一,至少在广州是这样,一直都很旺。新开张的这间,地下一层老阿姨在翠华餐厅旁边跳广场舞。广州已经只有7度了,还大着大门空调直吹冷风。
先跑去最近大热的泡泡马特店逛了一下,一个人也没有。一些手办和玩具什么的,还有盲盒,属于我完全不能get到的世界。
路过乐高店,也进去逛了一下,有购买欲望,但是价格非常不美丽,心里想着京东或者亚马逊什么搞点优惠券折扣买就好。
然后决定去凑凑火锅感受一下呷哺呷哺3倍涨幅,坐了一层又一层电梯,路过一个又一个空无一人的女装店铺,终于到了6楼,居然在排队。1-5楼诺大的商场空无一人。凑凑居然在排队叫号,这是什么鬼。当然最终还是吃上了,味道却并没有让我再来一次的欲望,我还是选海底捞。
吃完火锅走出门,没有冷风也打了个寒颤,打开手机看了一下市场还是如火如荼。突然有一种被抛弃和遗忘的感觉,仿佛我已经不是地球人。
如果是5年前,我会说,这已经是一个我不理解的世界,这已经是一个我不理解的市场,那么靠什么来交易呢?信仰吗?而现在的我只会告诉自己。这是一个不需要被你理解的世界,这是一个不需要被你理解的市场。就好像地球自传一样,它只是存在。而交易嘛,还真是靠信仰。
对了,最近欧美的疫情风起云涌,伦敦据说1/30的人都感染,一个之前的同事,在股市赚了几千万,最近移民伦敦了。我不敢轻易去评价什么,你说他是理性还是非理性?人啊总是一定要给很多事情找出什么因果逻辑关系是非对错来,其实根本都是没有的。
自寻烦恼。

赞同来自: 酱油面 、daoxueyu 、天书 、夜路沙冷 、skyxjy 、 、 、 、 、 、 、 、 、 、 、 、更多 »
可能与众神赚得盆满钵满欢天喜地的感受不同。我觉得现阶段还挺难受的,一个原因是自己跑输指数的挫败感,虽然理智上很明白阶段性的比较意义不大。另一个是目前的估值,持仓也是挺难的,一个上下50%都不会觉得奇怪的位置。
满大街都开始吹港股的中字头了,核心资产史诗级别的买入机会,禁购令砸下的黄金坑。这时候我只想回忆一下2020年4月份花几百块买的帖子:《恒生国企为什么10年不涨》https://www.jisilu.cn/question/364504
也许国内基金还真获取了定价权呢,毕竟恒生国企过去10年估值下降了一半还不止。是不是应该把盈富基金切一点到恒生中国企业?纠结。
计划把减掉的仓位加到低价可转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