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卡窿ssszx
城里的人想要事少钱多离家近,有积蓄的想躺平。。。。。。
欧美日的人,做三天玩四天。。。。。。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shishikan 、mosaka0517 、kolanta
有没有一种可能,开心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逃避了家务?我听过有些人说宁愿上班也不愿做家务的。我们家没啥家务,用扫地机器人,弄不到的地方,周末我和我妈一会就搞完了。家里也不缺钱用,我妈单纯就是闲得没啥事

赞同来自: chentu888 、happysam2018 、股精灵 、哦豁与哟喂
把這裡當讀者文摘編故事呢?要不这样,你来武汉我们这一片,顶替一下这位师傅。如果没这个师傅,我赔你十万,如果你干的和他一样,拿不到一万,我给你十万。要是我说的属实,我也不要你的钱,你随便找个慈善机构捐一万就可以了。帖子在这里,我也是老集思录ID,大家都可以作证。
開個三輪車一隻眼,聽力也不行, 問題來了、他的駕照怎麼來的, 即時當時眼睛 耳朵都沒問題身體體檢過了,換證體檢又怎麼混過去的…..
你不會不知道送快遞電動車三輪車也是需要相關的駕照吧

把這裡當讀者文摘編故事呢?我又不拿津贴,跑这里编意林干什么。说实话我不知道他弄的那车要不要执照,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能拿执照,我只是说这个事实。
開個三輪車一隻眼,聽力也不行, 問題來了、他的駕照怎麼來的, 即時當時眼睛 耳朵都沒問題身體體檢過了,換證體檢又怎麼混過去的…..
你不會不知道送快遞電動車三輪車也是需要相關的駕照吧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a82007777 、jadepan
我妈找了个保洁的工作,早7晚7,每个月休4天,月薪4000。工作量每天2-3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就是睡觉听小说看短剧玩消消乐,下班后麻将打到12点回来。她觉得这个班上得挺开心的...有没有一种可能,开心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逃避了家务?
我听过有些人说宁愿上班也不愿做家务的。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玩保龄球的公户
谢谢回复~请问具体是什么呢?上网查了人社局的文件,没看到写具体补贴有什么。问了DS,DS洋洋洒洒一大篇,其中提到一条就是24个月的失业金可以延长至36个月,再继续问就死活没下文了,可能触发了关键词。。。这个是不是真的也不一定。挠头具体有啥好处呢?就业困难人员交医保和养老保险可以申请财政补贴,补贴率60%,最多3~5年

ericlule - 满招损 谦受益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花过水无痕 、kolanta
偶周围的亲戚朋友大家都在努力的工作、生活,维持一个个家庭的运转~
想了想周围30个样本里面,最多有3个吧
1是老公年薪百万,老婆单位半死不活,索性居家拿着最低工资全职带娃
2是老婆年薪百万,老公之前做做小生意,现在全职在家炒股,人虚的不行
3是老爸重病,朋友辞职照顾,送走老爹后,又找工作上班了。
其他人都是努力工作着,有些还会做做副业等

把這裡當讀者文摘編故事呢?開個三輪車一隻眼,聽力也不行, 問題來了、他的駕照怎麼來的, 即時當時眼睛 耳朵都沒問題身體體檢過了,換證體檢又怎麼混過去的…..你不會不知道送快遞電動車三輪車也是需要相關的駕照吧一只眼视力正常可以考驾照,听障也是可以的,我打滴滴就打到过司机是听障的。没必要上来就杠,何况自己也不是真了解。

seeker24680 - 你并不普通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adepan
请问,你是说层主懒惰还是中国底层懒惰?虽然都没有用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明显你的回复更加没有逻辑性啊我在反驳层主关于躺平是最好选择的观点,这么主观的事情要什么数据支撑啊,数据是个好东西,但不是万能杠。另外请别动不动就带着中国底层说事,上纲上线要不得。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Lee97 、wjwdxh 、freetstar89 、sybil03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成都主城及近郊,最低工资标准2330元/月,兼职23元/小时。但两千多元是招不到青壮年的,小区保安最低也得3000元起。像朴朴这样基本只有中青年男性才做得下来的,5000都算是少的。能接受低于3000工资的,也就是已经办理了退休的大龄女保洁了吧。我妈找了个保洁的工作,早7晚7,每个月休4天,月薪4000。工作量每天2-3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就是睡觉听小说看短剧玩消消乐,下班后麻将打到12点回来。她觉得这个班上得挺开心的...

可以申请社保补贴谢谢回复~请问具体是什么呢?上网查了人社局的文件,没看到写具体补贴有什么。问了DS,DS洋洋洒洒一大篇,其中提到一条就是24个月的失业金可以延长至36个月,再继续问就死活没下文了,可能触发了关键词。。。这个是不是真的也不一定。
挠头具体有啥好处呢?

孔曼子
- 一名普通的职业投资者。本人没有公众号等自媒体和微信群,请勿上当。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newbison 、blueo 、跑路皮皮 、franckC 、 、更多 »
成都最低工资是多少啊?成都主城及近郊,最低工资标准2330元/月,兼职23元/小时。
但两千多元是招不到青壮年的,小区保安最低也得3000元起。
像朴朴这样基本只有中青年男性才做得下来的,5000都算是少的。
能接受低于3000工资的,也就是已经办理了退休的大龄女保洁了吧。

这个工资的定义方法也和题主一样的思路。成都最低工资是多少啊?
现在社会招聘给出的价格都是包含了加班的工资,例如车间工是1月两休,早上9点到晚上9点,包含了加班的工资。
那些市场、销售、保险的招聘广告的工资也是用他们公司业绩最高人的收入来做广告,但这些人的资源人脉你根本没有,没业绩,你的实际工资连招聘广告中的最小值的1/2都达不到。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西瓜橘子圆圆
GPT关于美国失业率统计问题的回答,确实是存在这个问题的。做事认真,标准清晰,可以量化。值得我在投资工作中学习借鉴。
美国(以及大多数国家)在统计“失业人口”时,遵循了国际劳工组织(ILO)设定的标准,其核心逻辑是“失业”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美国失业统计的三项标准(由美国劳工统计局 BLS 制定):
年龄在16岁及以上;
当前没有工作;
过去4周内积极寻找工作,并且具备立即工作的能力与意愿。
很多人批评这种统计方式“低估了真实的失业问题”,因为:
有...


这个工资的定义方法也和题主一样的思路。
现在社会招聘给出的价格都是包含了加班的工资,例如车间工是1月两休,早上9点到晚上9点,包含了加班的工资。
那些市场、销售、保险的招聘广告的工资也是用他们公司业绩最高人的收入来做广告,但这些人的资源人脉你根本没有,没业绩,你的实际工资连招聘广告中的最小值的1/2都达不到。

没有就业意愿的人不算在失业率里面才是正常的。例如以下场景:1,丈夫工作收入10000,妻子工作收入5000,5000请一个保姆带小孩。2,丈夫工作收入10000,妻子在家带小孩,保姆干了妻子原先那份工作。如果所有人都要计算失业率的话,场景1失业率0%,场景2失业率33%,这合理吗?妻子原来5000元的工作,被另一个人替代了,总就业率一样


现在国内生活还不算特别绝望,你要是指望勤劳发财,那难度比较大,但愿意吃苦,养家还是有很大可能的。我住的小区,送快递的是一个只有一只眼睛正常的,感觉听力可能也有点问题的中年男士,风雨无阻,态度也好,现在有口碑了,就承包了我们这一片几个小区的除了邮政,京东,顺丰外所有快递,辛苦是辛苦,人晒的黝黑,但应该生意还很不错。所以躺平我觉得当然也是选择,但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不愿意吃苦。把這裡當讀者文摘編故事呢?
開個三輪車一隻眼,聽力也不行, 問題來了、他的駕照怎麼來的, 即時當時眼睛 耳朵都沒問題身體體檢過了,換證體檢又怎麼混過去的…..
你不會不知道送快遞電動車三輪車也是需要相關的駕照吧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stickying 、西瓜橘子圆圆 、红糖饼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西瓜橘子圆圆 、火星兔 、慢慢变富就好 、哦豁与哟喂更多 »
美国(以及大多数国家)在统计“失业人口”时,遵循了国际劳工组织(ILO)设定的标准,其核心逻辑是“失业”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美国失业统计的三项标准(由美国劳工统计局 BLS 制定):
年龄在16岁及以上;
当前没有工作;
过去4周内积极寻找工作,并且具备立即工作的能力与意愿。
很多人批评这种统计方式“低估了真实的失业问题”,因为:
有些人找不到工作但灰心了,停止找工作 → 他们被从失业人口中“剔除”;
有些人迫于经济压力打零工或兼职 → 他们被算入“就业人口”,哪怕收入极低。
因此,美国劳工统计局BLS还会发布更广义的失业率,如:
U-3失业率:官方标准(上面说的)
U-6失业率:包括气馁者、兼职者等,通常高出官方失业率不少。
截至 2025 年 5 月,美国官方统计的最新失业指标如下:
U-3(官方失业率)
4.2%(2025 年 5 月)——连续保持该水平三个月
这是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的“官方失业率”,仅统计那些无业并在过去四周内积极找工作的人。
U-6(广义失业 / 劳动力利用不足率)
7.8%(2025 年 5 月,季节调整后)
这个指标不仅包括 U-3 的人群,还额外统计了“边缘劳动力”和“因经济原因从事兼职工作但想全职的人”等。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a82007777
对,如果你拿着3000的工资,天天被别人指使干这干那,慢一点就各种pua,你也干不了,不然去送外卖的都蠢啊,每月上万那心里难受就忍了,3000很多人忍不了,其实工资3000块如果工作氛围好一点,这种工作很不好找。赞同,现在新的就业主力军不像8070后,他们更在意主观感受,宁可少点钱,也希望工作更舒心些。这也是好事情,希望以后都别那么卷了,官方引导也把精力转一部分到幸福感上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luckych 、一投照进生活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长红姐 、西瓜橘子圆圆 、哦豁与哟喂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luckych
不知道脑子里是否有贵恙,按照这种逻辑,世界上大多数问题都不是问题。比如说,饥荒问题,世界上其实不缺食物,本来没有饥民,泥巴树皮也是食物,那些所谓的饥民,只是吃不上理想的食物而已,于是就“躺平”挨饿了,他们其实可以吃泥巴啃树皮,泥巴也能填饱肚子,树皮也含有维生素,树皮还含有粗纤维,不会便秘,你吃泥巴啃树皮跟别人吃牛肉啃鸡腿,其实是一样的。是的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有没有可能一部分“躺平,啃老”是心灰意冷呢 同一个工种的工作时间、收入、社会福利等 或者编内和外包的待遇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Lee97 、pppppp 、西瓜橘子圆圆 、il7x771更多 »
我感觉你说的没问题啊,为啥这么多喷的,有很多家里有家底,存款理财,房租收入,哪怕是父母退休工资3w在家啃老,,为啥要去一些工作十几个小时,收入三四千的工作,,这部分人统计的时候是失业了,但是不影响他可以马上找一份收入,不影响他也在吃喝拉撒消费。难不成只有上班朝九晚五的人花的钱才是消费?不上班,也饿不死,还到处逍遥的,一定有其他收入喷很正常,集思录已经很好了,其他地方早被喷成筛子了,现在互联网的底色就是这样。我主要是觉得基于大家的信息,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些机会。虽然有后视镜嫌疑,但我想着很多年轻人处于这种假失业状态,是不是利好宅经济,比如游戏、文创,体育这类未来会不会真的开始有机会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打不过就跑 、homanking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孔曼子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失业显然是结构性的,事实上薪水偏低的工作以及重体力劳动仍然是缺人的。这个价格其实还可以,但是大学毕业生们是绝对不会去做的,做了这个失去应届生的身份就掉价了
我最近经常买朴朴的商品,每个塑料袋上都贴有下图所示的广告,按理说我家小区档次还行,我的消费也不低,完全不是这广告的目标人群。只能说他们招不够人后,有点病急乱投医了。
我收盘后喜欢到处闲逛,工作日在公园和河边休闲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外地游客,本地年轻人无所事事的比例真的很低。和我在各大旅游博主那里看到的亚非拉很多地...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流沙少帅 、lilmaize 、孔曼子更多 »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失业显然是结构性的,事实上薪水偏低的工作以及重体力劳动仍然是缺人的。我最近经常买朴朴的商品,每个塑料袋上都贴有下图所示的广告,按理说我家小区档次还行,我的消费也不低,完全不是这广告的目标人群。只能说他们招不够人后,有点病急乱投医了。 我收盘后喜欢到处闲逛,工作日在公园和河边休闲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外地游客,本地年轻人无所事事的比例真的很低。和我在各大旅游博主那里看到的亚非拉很多地区,...确实,后边是不是就会有更多为人提供情绪价值的岗位出现,比如艺术,体育,文创。特别是体育,之前想买个相关ETF都没有…板块也只包含了4只票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失业显然是结构性的,事实上薪水偏低的工作以及重体力劳动仍然是缺人的。年轻人会去公园和河边闲逛吗?听说是去酒吧迪厅或者在家打游戏
我最近经常买朴朴的商品,每个塑料袋上都贴有下图所示的广告,按理说我家小区档次还行,我的消费也不低,完全不是这广告的目标人群。只能说他们招不够人后,有点病急乱投医了。
我收盘后喜欢到处闲逛,工作日在公园和河边休闲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外地游客,本地年轻人无所事事的比例真的很低。和我在各大旅游博主那里看到的亚非拉很多地...

孔曼子
- 一名普通的职业投资者。本人没有公众号等自媒体和微信群,请勿上当。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御女雪千寻 、ryanxzqn 、Lee97 、魂斗罗 、 、 、 、 、 、 、 、 、 、 、 、更多 »
我最近经常买朴朴的商品,每个塑料袋上都贴有下图所示的广告,按理说我家小区档次还行,我的消费也不低,完全不是这广告的目标人群。只能说他们招不够人后,有点病急乱投医了。
我收盘后喜欢到处闲逛,工作日在公园和河边休闲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外地游客,本地年轻人无所事事的比例真的很低。和我在各大旅游博主那里看到的亚非拉很多地区,大群年轻人四处游荡,寻找挣小钱的零工是完全不同的。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土豆鸡蛋 、一投照进生活
失业率只是一个统计指标,你当然可以给这个指标不同的定义。实际上你去研究美国的失业率定义,比你这个定义还要瞎扯。但是,只要指标的定义一致,数据一致,那失业率指标的同比和环比,也依然是有意义的。。。其实我在思考的是这个问题,跟人口出生率一样,人口出生率某种程度上反应的是人们的生育意愿,就业率某种程度是不是也是反应就业意愿。而意愿这个东西,主观程度占比挺高。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我想吃蛇羹 、rj45 、homanking
我观察周围失业家庭有一个现象,子女在家躺平,老一辈退休之后还返聘继续上班

赞同来自: coding 、深圳的小财迷 、caopanshou日记 、万兽无缰 、SmartWangza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比如说,饥荒问题,世界上其实不缺食物,本来没有饥民,泥巴树皮也是食物,
那些所谓的饥民,只是吃不上理想的食物而已,于是就“躺平”挨饿了,
他们其实可以吃泥巴啃树皮,
泥巴也能填饱肚子,树皮也含有维生素,树皮还含有粗纤维,不会便秘,
你吃泥巴啃树皮跟别人吃牛肉啃鸡腿,其实是一样的。

赞同来自: Jkfivezero 、御女雪千寻 、ahelloa 、zhangs1 、happysam2018 、更多 »
任何数据都是用来比较低,得出的结论或分析原因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失业就是失业,在统计数据看来,富二代不工作当然是在失业人口中统计,但你可以得出结论说富二代变多了,随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