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记录贴

上一轮行业ETF策略算是比较失败的,只能做到跑赢大盘而已。22-23是见证周期力量的两年,我也对自己的“投资生态习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开这个帖子的目的还是:说服自己。如果做投资决策前不能很好的阐明想法,那就不要做。我也希望能在这里分享一些投资方面的思考。

一些基本参数
规模:百万
偏好:大类资产配置,偏重宏观
配置战略制定周期:季度
涉及资产类别:利率债/国债及相关基金,可转债,指数ETF及对应期权,黄金ETF
收益率目标:10%年化

起始仓位
指数ETF及期权50% 可转债2.2% 债基4%黄金2%

现阶段就突出一个怂字,总体而言,我认为2020年后,重新进入的是1970年代。
0

芝麻开花啦

赞同来自:

2025-01-14 04:03 来自江苏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ejgnejf
特总又整大活:考虑宣布国家紧急经济状态
发完就把10债从 4.733 拉到 4.680。这所谓的紧急状态当然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就是美债滞销、政府没钱,借新还旧转不下去,要爆大雷。
爆完大雷,就是投资的大机遇。要知道降息1%,能让30年债至少涨20%,而现在受限于联储缩表,这部分涨幅完全没有兑现。
几个后续推演:
1)主动爆破美股、BTC泡沫,可能还有黄金,回补美债
2)向美联储卑躬屈膝,赶紧阔表...
今天晚上的美股、BTC、黄金可能很关键,看起来像是要爆破了

一方面回吐之前降息预期太满的涨幅,一方面也是救美债

但如果这三个都大跌了,美债还是大跌,那咱就有好戏看了
2025-01-13 20:51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李乐毅

今天市场成交量万亿都没有了,我是要把中国宏观时钟拨回到 2 衰退后期-政策底以前了。



15号老美的通胀数据很值得期待。如果通胀超、经济双双超预期,可能会重演去年1季度的大宗商品行情。我会考虑把目前代替国债的银行股,换成有色金属股票ETF 和 有色期货ETF。

股票仓位的银行股持仓不动。
2025-01-13 17:56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RStone

盘前两个大事

1)周末老美的非农数据一公布,不管真假,反正市场是直接交易复苏再通胀去了,宏观时钟创始者美银美林直接宣布已经渡过了衰退期,进入复苏期。

月内多一波有色金属吧;美股的话,因为之前可能主要上涨驱动力是降息,或要回调一段时间。

2)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2025年1月13日实施。

释放稳汇率决心。

但我以为这根本不明智,海外这个利率条件,还要鼓励去境外融资,回头全是境内已经借不到了钱的人去借外债。

搞不懂。
2025-01-13 09:19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J538692039

本周四五关键事件还挺多的

央行再次喊话打压国债
600亿离岸人民币央票救汇率
财政部发布会摆明被动应对态度,但宣称后手还很多

咱也不知道在这场金融战熬鹰局中,咱是见招拆招,还是疲于应付,反正大A是又比国庆后高点回撤了20%

多看少动,耐心观望
2025-01-11 00:10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中国人民银行盘前喊话: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30债开盘跌 1.5%
2025-01-10 09:32 来自浙江 引用
2

ejgnejf

赞同来自: you123a 凡先生

特总又整大活:考虑宣布国家紧急经济状态

发完就把10债从 4.733 拉到 4.680。这所谓的紧急状态当然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就是美债滞销、政府没钱,借新还旧转不下去,要爆大雷。

爆完大雷,就是投资的大机遇。要知道降息1%,能让30年债至少涨20%,而现在受限于联储缩表,这部分涨幅完全没有兑现。

几个后续推演:

1)主动爆破美股、BTC泡沫,可能还有黄金,回补美债
2)向美联储卑躬屈膝,赶紧阔表购债,续一口;也因此他的许多百日新政在未上台前就会胎死腹中

前者应该会迎来长短债的双牛。后者相对利好短债,券商热炒的“特朗普交易”也将完全逆转。
2025-01-09 00:13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川普这地缘政治上的门罗主义倾向都爆了,还没上任就天天扬言要将加拿大和墨西哥湾都收归国土,还要征服格陵兰

地缘政治上的新门罗主义 + 经济上的新重商主义

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
2025-01-08 21:28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you123a

早盘卸掉了所有银行的融资仓位,等待形势明朗。融资仓位成本 1.4下方,也算赚了点。

黄金说要减但还没下手,最近走势出乎意料,似乎又回到了 23年 黄金-美元-美债利率 同步的状态,非常神秘。这再次提醒我们,黄金跟过去二三十年的黄金已经不是一个东西了。



美债定投已经开始。10债昨天再创阶段新高,破 4.7%,具数据是美联储依旧在维持财政缩表,自己也在减持美长债,有些预测指出1季度美10债可能要摸到5%。慢慢定投吧。
2025-01-08 12:12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午休看了下 BCA 的 25展望

宏观经济:通胀迫使特朗普总统放弃大部分承诺的减税措施,结束过去几年财政扩张导致的经济扩张。中国依旧采取被动应对的姿态,缓慢释放刺激政策。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
美股:大跌
美债:2025年春季,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到年底,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3.25%。
美元:大幅波动,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
大宗:工业金属看跌,黄金看温和上涨

2025-01-07 12:12 来自浙江 引用
2

ejgnejf

赞同来自: 李乐毅 kplaybo

短期黄金看跌,因为美债利率一直下不去,周末又上破 4.6 了;美国的银行拆借利率也不乐观,流动性堪忧;国内也处于政策真空期,不降准也不降息

基于以上原因,本周会卸银行杠杆、减半仓黄金观望,等待形势明朗
2025-01-06 14:31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0

asanoya

赞同来自:

@ejgnejf
有美股账户直接买 TLT 啊我海外账户被停用了,只能内地买 QDII 基金了
不懂啊 等我开了港卡看看
2025-01-05 17:50 来自江苏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胡润2024年财富报告。中国拥有1000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为 110万户;拥有 1 亿可投资资产的家庭 8万户。
2025-01-05 16:35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asanoya
怎么买美债呢 港卡吗
有美股账户直接买 TLT 啊

我海外账户被停用了,只能内地买 QDII 基金了
2025-01-05 16:02 来自浙江 引用
0

asanoya

赞同来自:

@ejgnejf
开年大A连续大跌三天,简直搞人心态还是决定开始小额定投美债,如没有意外,可能会花1-2年左右时间买到目标仓位30%利息+利率下降+ 汇差三重驱动的情况下,久期较高的美债基金打到10% 年收益率问题应该不大两个主要风险点:1)美联储每次降息,都伴随着经济危机。原因之一就是老美每次都要干爆某个经济体给美债充值,不然就只能加息到20%干爆自己。后者概率不能说没有,所以只考虑定投建仓。2)如果联储在特总...
怎么买美债呢 港卡吗
2025-01-05 11:14 来自江苏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2024年初,桥上做出了“回到未来”的论断;2025年,桥水做出重回重商主义的经济史断代。



除了达里奥提到的追求贸易顺差,上一轮重商主义时期,各国还认为贵金属(如黄金和白银)是衡量国家财富的唯一标准,主张通过贸易顺差来积累金银财富。

因此,贵金属可能是目前最显而易见的投资机遇。
2025-01-04 11:05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ejgnejf
圣诞后美10债继续走高,最高报4.641同时老美的隔夜担保利率sofr也飙升至 4.53,突破了4.5 美联储基准利率美国存在爆发流动性危机的可能,就看他们怎么处理了现在投资美股美债我是不敢的,继续观望
开年大A连续大跌三天,简直搞人心态

还是决定开始小额定投美债,如没有意外,可能会花1-2年左右时间买到目标仓位30%

利息+利率下降+ 汇差三重驱动的情况下,久期较高的美债基金打到10% 年收益率问题应该不大

两个主要风险点:

1)美联储每次降息,都伴随着经济危机。原因之一就是老美每次都要干爆某个经济体给美债充值,不然就只能加息到20%干爆自己。后者概率不能说没有,所以只考虑定投建仓。

2)如果联储在特总的影响下快速降息、推动美元大幅贬值,债涨汇跌可能互相抵消,白忙一场,所以只能买高久期基金或者人民币对冲份额,至少前十大持仓都要是美长债。
2025-01-03 16:56 来自浙江 引用
0

sunpeak

赞同来自:

@ejgnejf
放假几天看了本极度不正确的书。作者繁篇累椟的分析只为了证明:中国经济已经制度性达峰。如果过以人均GDP为准绳,我们最多只能做到全面市场化国家的1/3。而袭承科尔奈的他同样认同,在市场中引入计划、在计划中引入市场只会导致双重失败。正确与否只有让时间证明了。
gdp占比美国已经回到15年了
2025-01-02 22:27 来自四川 引用
2

ejgnejf

赞同来自: you123a sunpeak

放假几天看了本极度不正确的书。

作者繁篇累椟的分析只为了证明:中国经济已经制度性达峰。

如果过以人均GDP为准绳,我们最多只能做到全面市场化国家的1/3。而袭承科尔奈的他同样认同,在市场中引入计划、在计划中引入市场只会导致双重失败。

正确与否只有让时间证明了。
2025-01-02 20:08 来自北京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kplaybo

@kplaybo
楼主美债收益率那么高,是今年美债跌的很多吧
是啊,TLT 长债ETF 今年跌幅 12%

短债其实还行,主要是长债滞销下跌
2024-12-30 13:32 来自四川 引用
0

kplaybo

赞同来自:

楼主美债收益率那么高,是今年美债跌的很多吧
2024-12-30 12:18 来自福建 引用
3

ejgnejf

赞同来自: kplaybo you123a sunpeak

圣诞后美10债继续走高,最高报4.641

同时老美的隔夜担保利率sofr也飙升至 4.53,突破了4.5 美联储基准利率

美国存在爆发流动性危机的可能,就看他们怎么处理了

现在投资美股美债我是不敢的,继续观望
2024-12-29 10:29 来自北京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ejgnejf
特总当选后,国际政治方面的大消息真的不少。中东就不说了;欧洲法国、德国当届政府垮台;日韩首脑换人;加拿大财长今天早上辞职,当届政府可能也要垮台。

因而,明年Q1 可能是各种海外“百日新政”政策风险集中释放的时期;Q2 后股市可能才有趋势性机会。

如果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个比烂的世界,那么中国和美国可能真的是相对最不烂的两个了。这就是未来外资选择中国的最大动力。
这几年有许多券商分析过,如果本轮国内股市财富效应、“存款搬家”出现,4000点是起步线;如果海外投资从历史极低位复苏,7000点不是不可能。

海外投资人靠什么吸引?如果我们相信这是个比烂的世界,那么中国新上天下海的“赌场保镖”就是重要推动力。
2024-12-27 13:17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wangasus

高盛2025中国展望

1.人民币(CNY):USD/CNY预计将上升到7.4-7.5
2.利率:预计7天回购利率将下降到1.1%
3.信贷:预计2025年总社会融资存量增长为9%。
4.股票:预计MSCI中国/CSI300指数将在2025年上涨15%-20%
5.大宗商品:看震荡

2024-12-26 17:16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wangasus

JP摩根认为明年的大类投资主题是重回 2022年

需要关注各类实物商品、交通运输、宏观对冲基金的配置机会;一方面股市(美股)下行压力可能很大,第二政策和通胀的冲击不可忽视,必须依靠多元化配置来度过这一时期

2024-12-26 17:16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4

ejgnejf

赞同来自: 攀爬者2021 kplaybo 猪尾巴草77 you123a

下午出去玩啦。今年的操作算是暂告一段落。

因为所有投资大类今年的涨幅都超过 10%,今年的收益目标很轻松的达到了。反而是因为我不太会做波段损失了一些,还不如一直持有。

今年是没啥重大失误的年份,小错误一个是B股和美元判断失误,跑太早,10月16日就卖出了。翻券商的收益统计,B股光是汇差收益居然有四万多,我也是有点惊到了。一个是有色金属ETF 7-8月阶段顶部没走掉,美联储第一次降息后就此一蹶不振。

明年投资应该会很困难,看各大券商投行观点分歧之大就能窥见一二。我还是多看少动,继续以超低频、大类投资的思路渡过明年。未来 2-3 年应该都会是大类配置策略的舒适区。

2024-12-24 10:13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Mendel

@kerryrun
银行的配置逻辑是啥?
银行我这里已经加了三轮了

第一轮

924 政策大礼包直接获利的就是银行和保险,不需要等待业绩验证;国庆大涨后高波动创业板换低波动资产。

第二轮

11月券商ETF融资利率优惠,叠加化债政策出台、释放宽松预期,融资买入银行和证券保险。证券保险很快就卖掉了,银行准备长期持有。

第三轮

前几天,国债利率下跌过快,场内投资国债ETF没有性价比了。换成银行追求相对确定的高收益。
2024-12-23 17:51 来自浙江 引用
0

kerryrun

赞同来自:

银行的配置逻辑是啥?
2024-12-23 15:45 来自上海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you123a

元旦后香港互认基金限额从 50%提升到 80%,可以释放一大堆 QDII 限额

互认基金包含不少国际债券基金,比如摩根国际债券和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要我元旦后这个时间节点一步到位建仓国际债券,我还真不大敢;但是不快下手呢,额度估计一眨眼又没了





有点纠结
2024-12-23 12:37 来自浙江 引用
1

UniqueLy

赞同来自: ejgnejf

@ejgnejf
财新周刊的新文章又刷新认识了。原来自 2017年起,一级市场、风险投资市场中,国资(政府引导基金)的占有率已经突破 80%。我另外找了点资料:1)截至2022年半年报,科创板上市企业中,逾200家政府引导基金成为前十大股东。其中上海科创集团及其的子基金,至少是18家科创板企业的前十大股东。2)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中,有60家公司的最新前十大股东名单包含政府引导基金,占比高达74%3)该类投资...
一级这个趋势有一段时间了,外资大面积退出国内一级市场,国内实业和高净值个人在 LP 这个角色上还很弱小,自然而然变成国资主导了。现在业内天天自嘲投资经理是政府的招商经理,言必谈返投和落地,哪儿还有点风险投资的样子。
2024-12-23 00:37 来自北京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财新周刊的新文章又刷新认识了。原来自 2017年起,一级市场、风险投资市场中,国资(政府引导基金)的占有率已经突破 80%。我另外找了点资料:

1)截至2022年半年报,科创板上市企业中,逾200家政府引导基金成为前十大股东。其中上海科创集团及其的子基金,至少是18家科创板企业的前十大股东。

2)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中,有60家公司的最新前十大股东名单包含政府引导基金,占比高达74%

3)该类投资今年也显著下降。



好嘛,事情都连起来了。一二级市场都存在 gjmt 的现象,《短缺经济学》的经典范式也在股市中。
2024-12-22 21:56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0

gogokel - 一个普通人的投资记录,注定会有很多错误和曲折。

赞同来自:

@Monkey666
求教定投美股的思路是啥?
建议再仔细看看
2024-12-22 10:47 来自北京 引用
1

Monkey666

赞同来自: yanyanliu7

@ejgnejf
这周没啥事,在盘算明年Q1的投资策略一个基准的仓位配比可能是:500ETF 备兑卖沽循环策略,0-20%银行ETF,代替国债配置,30%黄金ETF,30%日经225,20%-40%融资仓位:银行ETF+日经225场外:定投建仓美债比较看好日本,如果说投资中国的主要理由是看明年走出通缩,实现复苏。那日本应该已经在这个过程中了。那为啥不直接去投日本?况且日行加息日元升值潜力还很大。明天如果日行加息后...
求教定投美股的思路是啥?
2024-12-22 02:46 来自北京 引用
2

ejgnejf

赞同来自: kplaybo 凡先生

今天不仅 30年债收益率新低,报 1.95

1年期也新低,报 0.98;应该也是首次破 1

就有句话叫战报会骗人,战线不会骗人,战线就是抹平一切确定性收益

估计很快股市风格又会回到炒高股息了吧
2024-12-20 21:59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结果日本没加息,日元/美元已经157,马上要突破前高。

不知道明天市场会给出什么样的反应。建仓机会可能不会这么快到来了。
2024-12-20 00:09 来自浙江 引用
5

ejgnejf

赞同来自: kerryrun you123a 凡先生 灵儿吾爱 kolanta更多 »

这周没啥事,在盘算明年Q1的投资策略

一个基准的仓位配比可能是:

500ETF 备兑卖沽循环策略,0-20%
银行ETF,代替国债配置,30%
黄金ETF,30%
日经225,20%-40%

融资仓位:银行ETF+日经225

场外:定投建仓美债

比较看好日本,如果说投资中国的主要理由是看明年走出通缩,实现复苏。那日本应该已经在这个过程中了。

那为啥不直接去投日本?况且日行加息日元升值潜力还很大。

明天如果日行加息后,日经不跌反涨,我觉得这个配比就可以干。如果再来一次8月似的大跳水就更好,立刻买入建仓。
2024-12-19 16:35 来自北京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ejgnejf
现金后面可能的去处:
回补黄金、有色ETF仓位场外美债基金,新增的品种买入银行股
以上操作都在12月19日后美日央行决议后进行,现在耐心持币观望。 会议前也会把黄金、有色减半仓避险。

美日实际利率利差对全球金融流动性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直观的例子如下图:

日央行加息很可能会戳破美股泡沫,并使黄金和商品大跌。
虽然我也不知道为啥,常理来看不应该这样,但是美国降息 0.25 后,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大贬至7.31,美债大跌,黄金直线跳水 50美刀

只能理解成之前降息预期打太满了,现在美联储达成通胀目标 2% 的时间已经被推迟到 2027年(没有特朗普干预下)

准备开始场外缓慢定投美债,提前备战2027年,黄金有色再观望一段时间
2024-12-19 09:20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30债午后直线跳水。小作文是央行找机构喝茶。

2024-12-18 13:19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peter
国债etf今天跌了,见顶还是回调?
我估计还没,毕竟开大会前,如果不是央行喊话降温,10年期也到过接近2的位置

我卖了的主要原因是我觉得ETF方式参与国债投资已经没啥性价比了
2024-12-18 08:47 来自浙江 引用
0

peter

赞同来自:

国债etf今天跌了,见顶还是回调?
2024-12-17 21:41 来自北京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老李2019

特总当选后,国际政治方面的大消息真的不少。中东就不说了;欧洲法国、德国当届政府垮台;日韩首脑换人;加拿大财长今天早上辞职,当届政府可能也要垮台。

因而,明年Q1 可能是各种海外“百日新政”政策风险集中释放的时期;Q2 后股市可能才有趋势性机会。

如果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个比烂的世界,那么中国和美国可能真的是相对最不烂的两个了。这就是未来外资选择中国的最大动力。
2024-12-17 12:40 来自浙江 引用
1

牵牛子

赞同来自: ejgnejf

@ejgnejf
来看看证监会理解的稳股市是什么个意思: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强调,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重要要求,提升市场监测、预警和应对的前瞻性、主动性,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管,加强对融资融券、场外衍生品、量化交易等的针对性监测监管,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持续用好稳市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市场预期管理,着力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证监会网...
我的理解,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联动。应该是针对的富时A50指数对于A股的指向作用,确实有坏人在利用这一指数套利。增量政策就是引进增量资金,选择经济新增长点。最主要还是基本面,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割韭菜,做深度的价值发现。
2024-12-16 10:40 来自北京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luyisa

来看看证监会理解的稳股市是什么个意思: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强调,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重要要求,提升市场监测、预警和应对的前瞻性、主动性,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管,加强对融资融券、场外衍生品、量化交易等的针对性监测监管,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持续用好稳市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市场预期管理,着力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证监会网站)

没看懂。但似乎他们最想要的股市,是跟死人心电图一样走平的股市。
2024-12-16 09:50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国债继续大涨,场内两个30年国债基金都给炒溢价了。早盘抛了一点。

大会结束,用词确实很积极。但是具体多少数呢?没有的。我发现中国特色经济跟中医、中国菜差也差不多,涉及到量的问题都是什么适量、少许、较多。

治不好、做不好都是看的人执行坏了。

那么我们应该期待一个怎么样的数?按华创张瑜的说法:明年9.6%的广义赤字率可能是“有效”政策的下限,可能对应的是3.5%的预算赤字率+4.5万亿新增专项债+3万亿特别国债(其中1万亿补充银行资本金),体量大概在12.5万亿。

这是一个断定政策底的底线数据。具体数值如果没有特别强的外部压力,可能要等到明年3月两会才能揭晓。
2024-12-13 11:25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leader

国债超绝快牛,可能已经一次性计入了 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 0.2-0.3% 的幅度

我准备开始卖 30年国债换银行股了
2024-12-12 12:30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纳斯达克 20000 点新高

黄金接近前高

30年国债高开,利率破 2
2024-12-12 09:39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Monkey666
离开股市吗?
当然是指国债。

这个利率情况下,个人没有什么正回购高倍加杠杆的手段,我感觉已经有点鸡肋了。

国债这部分大类配置我考虑都换成银行股。
2024-12-10 20:05 来自浙江 引用
0

Monkey666

赞同来自:

@ejgnejf
早盘 30年国债拉爆了,交易货币宽松短期压过对财政发债、巨额供给的恐惧。近期可能是个离场机会。如果30年债下破 2 我会离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认为银行股这些更具有投资价值。
离开股市吗?
2024-12-10 19:29 来自北京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早盘 30年国债拉爆了,交易货币宽松短期压过对财政发债、巨额供给的恐惧。

近期可能是个离场机会。如果30年债下破 2 我会离场。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认为银行股这些更具有投资价值。
2024-12-10 12:09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牟一凌的 2025年观点:
  1. 我们预测明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为-1.46%
  2. 实物资产行情2025年下半年启动
  3. 低估值策略会在明年重新占据主导
  4. 我们无意否定新兴科技投资,但是请始终记住中国作为赶超国,科技企业的社会意义大于股东意义,因此请始终关注下一个接棒者是否存在

具体行业推荐:服务消费(航空、快递、在线旅游平台),资源股红利股,低估国企
个股:头部制造业企业
2024-12-10 09:35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haglz

@ejgnejf
最近化债概念比较热门,低价债也快速回血,我的帝欧和中装居然都盈利不少了。化债概念乍一听还蛮搞笑的,来分析一下。众所周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那么对付债务的手段无非就是:
1.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
2.变卖资产,减少负债
3.直接获得债务减免
4.想办法高估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低估负债
首先“化债”不是“还债”,就没人指望这些烂摊子企业能自己填上。因此大家期待的就是第四点,而且这是只有国家层面...
来了来了:这是只有国家层面出手才可以做的事情,系统性的高估所有者权益(拉高股票、资产价格),系统性的贬值本币债务(人民币贬值、低利率债务置换等)。

2024年12月9日,政治局会议确认政策底,“系统性高估资产”的部分估计要正式启动了。

这就是机遇。
2024-12-09 22:06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股票部分9月底大涨后一直在缓慢抛创业板,换银行ETF 和 500ETF,今天已经全换完了。融资仓位目前全是银行。

以后ETF期权准备主做500了。创业板、50这种某个股票占比过大,300接盘侠,都不太有利于把握股市的贝塔收益。还是500这种中规中矩的好。

我估计卖沽-备兑循环将迎来很长一段的舒适期,下有政策托底,上有基本面和海外因素打压,正是放心吃theta的时候。
2024-12-09 10:45 来自北京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sunhao5573
请问有没有店名,下次逛的时候去买几张。
似乎没有名字,室内摊位二楼角落的一个小摊位。
2024-12-08 14:04 来自北京 引用
0

sunhao5573

赞同来自:

@ejgnejf
北京出差,去逛潘家园。
有一家卖旧股票的店,翻了翻老板的丰富收藏:民国股票、民国对外发行的外资股票、伪满洲国股票、合作社股份、老美国铁路股票、南美种植园股票…… 每张股票后面想来都有一段精彩的经济史商业史。
最后看中一张1950年北京兴业投资公司发行的股票。股票票面价十万元人民币一股,现价600元人民币。甚至远不如第一代人民币纸币的售价贵。
这家公司不仅是新中国第一家投资公司,投资建造的王府井、和...
请问有没有店名,下次逛的时候去买几张。
2024-12-08 00:14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hjndhr

北京出差,去逛潘家园。

有一家卖旧股票的店,翻了翻老板的丰富收藏:民国股票、民国对外发行的外资股票、伪满洲国股票、合作社股份、老美国铁路股票、南美种植园股票…… 每张股票后面想来都有一段精彩的经济史商业史。

最后看中一张1950年北京兴业投资公司发行的股票。股票票面价十万元人民币一股,现价600元人民币。甚至远不如第一代人民币纸币的售价贵。

这家公司不仅是新中国第一家投资公司,投资建造的王府井、和平饭店也是建筑史上的重要作品。但随着政治风向的转变,它大概是并入某个国有机构了,没查到具体。而股票这个东西再次出现,也要等几十年后了。
2024-12-07 14:02 来自北京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央行11月重启购买黄金,同时美债继续到期不续

黄金长期有支撑
2024-12-07 10:44 来自北京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后面做国债我可能准备从 30年国债换到基准国债ETF

按做债的人说法,就是看牛平到牛陡,肯定是基准国债更合适;缺点是这个ETF还不是融资标的。
2024-12-06 09:31 来自北京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现金后面可能的去处:
  1. 回补黄金、有色ETF仓位
  2. 场外美债基金,新增的品种
  3. 买入银行股

以上操作都在12月19日后美日央行决议后进行,现在耐心持币观望。 会议前也会把黄金、有色减半仓避险。

美日实际利率利差对全球金融流动性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直观的例子如下图:



日央行加息很可能会戳破美股泡沫,并使黄金和商品大跌。
2024-12-04 14:36 来自北京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达里奥在领英又发了新文章“即将发生的事”

大意是全球新冷战格局的形成不可避免,并且这轮格局的塑造会非常快速,可能会在特总的“百日新政”或头两年成型。

矛头首先直指国内的“深层政府”,然后就是其他国家 —— 明确划分盟友、敌人、不结盟国家。

要求国际资金从中国和其他敌国全面撤资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而较为强大的不结盟国家在未来将长期受益。

日韩的政治动态非常关键。成为世界霸主所需要的成本可能是中美目前都难以负担的。
2024-12-03 22:42 来自北京 引用
3

ejgnejf

赞同来自: 积少成多66 luyisa you123a

早盘转债卖完了,只剩帝欧、中装、美锦各100张,毕竟溢价低。

搞到最后今年收益率最高的品种是转债。
2024-12-03 12:40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ejgnejf
昨天有两个重磅消息。一是 M1M2 统计口径修改。像是微信支付宝、部分货币基金后面要计入M1了。这个倒是改得好,符合时代发展。但就是统计数据连续性会出问题。这块前瞻指标的跟踪,按张瑜的说法可以换成企业存款居民存款增速差,但是我还没找到在哪里查。二是易纲又出来讲解利率走廊。中央银行利率体系方面,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以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为上限、超额准备金...
七天逆回购 1.5 ,MLF 2.0

是不是可以视为直接降息了 0.5 呢?

看十债下达 1.5 ,三十债下达 2.0 ?
2024-12-03 09:36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昨天有两个重磅消息。

一是 M1M2 统计口径修改。像是微信支付宝、部分货币基金后面要计入M1了。这个倒是改得好,符合时代发展。但就是统计数据连续性会出问题。

这块前瞻指标的跟踪,按张瑜的说法可以换成企业存款居民存款增速差,但是我还没找到在哪里查。

二是易纲又出来讲解利率走廊。中央银行利率体系方面,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以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为上限、超额准备金利率为下限的利率走廊机制。

7天期逆回购明确替代 MLF
2024-12-03 09:27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结果今天国债几乎破前高 2.14 了

30债收益率 2.17
10债收益率 1.98

债市会再度迎来央妈的铁拳吗?
2024-12-02 19:22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买低价转债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着他们解套翻身,叮一声条件单触发卖出,甚至比 130 块的转债涨到 260 块还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之前因为大会避险减了半仓国债,这部分后来买了化债概念的几个转债也赚了点,但普遍低于同期 30年国债涨幅。有机构将最近 30年国债涨幅归结为年末行情,我大概是同意的,因为红利高股息没涨。

现在转债整体水位触发预警,再换回国债好了。
2024-12-02 09:44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Mendel

美苏冷战时期诞生了一种很流行的经济学说:库兹涅茨曲线。曲线统计了美国税务记录,发现1913~1948年收入不平等现象急剧缓解。他认为,工业化早期,收入不平等情况的加剧是因为只有少部分人从中获益;随着进一步发展,收入不平等自动减缓,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分享工业化成果。收入不平等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自动降低,资本主义比你苏联老大哥的社会主义更能实现平等。

遵循库兹涅茨曲线必然得到的结论:发展就是硬道理。

而现在似乎又到了这样一个时刻,U型曲线的左端。AI 发展、新能源发展能否惠及大众尚未可知,我只是没有随着寒武纪、赛力斯先富起来的局外人。而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尖锐的程度,老美对外搞再分配,挥舞关税大棒,美国优先;中国经济学家天天许愿要搞民生、促消费,但国计向来大于民生。

投资选择会越来越看政治信仰。
2024-12-01 21:39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ejgnejf
找了一圈没找到适合短线做美国国债的基金,C类的几个美元债基金全部单日限购100、1000,真的是绷不住了不然现在买入,12月19-20日日本央行会议前卖出,应该是个不错的操作窗口。
美债从高点4.5 回到 4.2左右。如果12月会议后能稳住,我会考虑开始场外定投美债。

倒不是说我看涨美债,我是看美债收益率 4-5 % 之间波动,同时看人民币贬值。

它可能跟中国房地产有点像,再涨或者再跌都可能出大问题,维稳动力很高。
2024-11-29 12:45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今天早盘又炒小垃圾,100元以下可转债数量已经低于 5% 了

近日准备清仓最后十来只低价高溢价的个券,后面的钱不挣了
2024-11-28 10:59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小廖

高盛和摩根大通的2025年度关键词





我感觉指导意义不强,就不翻译了。报告里关于中国的内容普遍偏谨慎。

高盛:中国市场与新兴市场曾经走势一致,但疫情后开始显著分化。这种增长分化可能在2025年进一步扩大,因为更有利的人口动态和供应链转移可能更倾向于新兴市场(不包括中国)国家。

小摩:新兴市场中,印度、印尼、台湾和墨西哥等市场是股票投资者最有希望的领域。
2024-11-27 09:27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我觉得政策推动的行情就不可能是慢牛

关于资产理论价格的经典定义是: 对未来现金流的一次性折现

在理论价格上,还要叠加对未来预期的折现,以形成市场价格

而这必定也是一次性的快速折现

除非市场高度控盘,能让股价翻倍的预期砸下来,非得控盘成一年走完;要不就是政策挤牙膏,缓慢释放预期

这不现在政策就开始挤牙膏起来了,据消息(东南大学华生)3000亿和5000亿的两个再贷款项目,一个月过去,已经签约的只有2000亿和300亿,实际使用的更少

政策底可能又要打一个问号了
2024-11-26 12:53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ejgnejf
找了一圈没找到适合短线做美国国债的基金,C类的几个美元债基金全部单日限购100、1000,真的是绷不住了

不然现在买入,12月19-20日日本央行会议前卖出,应该是个不错的操作窗口。
周末大概是特朗普拟任命的财长发布了“降息太早”的言论了,美十债收益率大跌,美债利率又长短倒挂了。他还说日元应当对美元升值 40%。总之是传递了一种重回紧缩的倾向。

12月美日央行会议前该减仓减仓,特别是黄金有色这些国际定价的东西。
2024-11-26 09:22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langlangcha

倒向大类配置的根本原因还是个人现实情况。我能够花在投资上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由于工作关系,交易时间经常断网失联;有房贷要还;个人性格和风险偏好...... 种种原因,所以倒向超低频、绝对收益是很自然的事情。
2024-11-25 11:58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langlangcha

@langlangcha
根据楼主的指引 也看了华泰的资产配置方法论 ,
里面提到了中国资产宏观的风险因子:经济增长/金融条件/通胀/海外,并进行了对应1:1:1:1配置 各风险因子根据均值-方差模型计算底层资产的权重…
进一步构建利率防御策略(1311)、通胀进攻策略(1131)、海外进攻策略(1113)
相当于股债60/40组合的进阶版 给出了相关理论框架和筛选方法路径
结合其他类似股市...
我倒不是按经济增长/金融条件/通胀/海外来分配,我的策略构建是从收益来源出发的:
  1. 收租:股指ETF期权Theta
  2. 周期(β):股指ETF现货/期权Delta、黄金、商品类ETF、债券类ETF、可转债
  3. 超额(α):对冲基金(公募都是一坨,攒钱买私募)
  4. 与发行人利益一致的产品:(原本可转债放在这个位置)

当然一种大类资产可能对应多个收益来源,我只列出我想挣到的。可见 3、4部分还有很大的空缺。按照达里奥的说法,投资的圣杯是找到 15个或者更多低相关性的投资项目,我后面可能会重点发掘 3、4 部分的项目。

经济增长/金融条件/通胀/海外这几个都是属于周期性因子。
2024-11-25 11:47 来自浙江 引用
0

langlangcha

赞同来自:

根据楼主的指引 也看了华泰的资产配置方法论 ,
里面提到了中国资产宏观的风险因子:经济增长/金融条件/通胀/海外,并进行了对应1:1:1:1配置 各风险因子根据均值-方差模型计算底层资产的权重…
进一步构建利率防御策略(1311)、通胀进攻策略(1131)、海外进攻策略(1113)
相当于股债60/40组合的进阶版 给出了相关理论框架和筛选方法路径
结合其他类似股市长期有效因子(价值/成长/规模/低波等)体系知识,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从长期来看 行业指数是不是有效因子是有争论的,但不耽误类似E大主仓宽基,卫星仓行业波动套利的模式,虽然他本人也分享了策略思想,奈何野路子的跟随者(比如我)缺乏系统思维 很容易陷入偏车状态(比如重仓医药)
说回资产配置,券商的某些研究确实增加了一些思考方向,但方向是否正确还得自己进一步洗数据回测…楼主的行动力好强!!!
从战略上看,这种配置楼主是否持相同看法呢?
2024-11-25 10:11 来自四川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ejgnejf
【华泰资产配置】风险平价的理念与国内实践 -- 资产配置方法论系列
我自己也算了下波动率指数与股价的相关性,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沪深300 不像文章中说的,跟波动率指数正相关,而是负相关。而同样是商品期货ETF,有色ETF价格跟长期波动率高度负相关,跟短期波动率高度正相关;能源化工却完全反过来。

太怪了
2024-11-22 21:15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Monkey666

找了一圈没找到适合短线做美国国债的基金,C类的几个美元债基金全部单日限购100、1000,真的是绷不住了

不然现在买入,12月19-20日日本央行会议前卖出,应该是个不错的操作窗口。
2024-11-22 16:04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xyz330

@xyz330
在涨了通深度研究没有找到这份研报,请问楼主这个文章全名是? 正好最近需要调整全天候策略配置比例
【华泰资产配置】风险平价的理念与国内实践 -- 资产配置方法论系列
2024-11-22 11:49 来自浙江 引用
0

xyz330

赞同来自:

@ejgnejf
华泰刚发的一篇"全天候策略中国化"的文章很有参考价值
由于达里奥进行资产大类配比的基准是波动率,基础假设是高波动率与风险收益比负相关;然而中国资产大幅升波却与暴力拉升相关,依据波动率调仓必定会损失大量收益;华泰经过回测,发行使用下行标准差来衡量更加合适
最终得到的基准大类资产配比如下,年化 8.6%


当然个人不可能按照这个操作。在多股空债的上行周期,死拿着债券毫无意义;在下行周期死拿着商品也不...
在涨了通深度研究没有找到这份研报,请问楼主这个文章全名是? 正好最近需要调整全天候策略配置比例
2024-11-22 10:41 来自广东 引用
5

ejgnejf

赞同来自: langlangcha xyz330 wangasus neverfailor 我心安然更多 »

华泰刚发的一篇"全天候策略中国化"的文章很有参考价值

由于达里奥进行资产大类配比的基准是波动率,基础假设是高波动率与风险收益比负相关;然而中国资产大幅升波却与暴力拉升相关,依据波动率调仓必定会损失大量收益;华泰经过回测,发行使用下行标准差来衡量更加合适

最终得到的基准大类资产配比如下,年化 8.6%



当然个人不可能按照这个操作。在多股空债的上行周期,死拿着债券毫无意义;在下行周期死拿着商品也不明智。黄金我认为也不能和商品混为一谈。

总之这篇文章还是提供了一个量化再平衡的思路,能够减少拍脑袋决策的情况。
2024-11-22 09:30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外网最近热搜话题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起因是乌克兰向俄罗斯境内发射了美国提供的导弹。目前多个西方国家已经宣布关闭基辅大使馆,提醒公民准备撤离,预测俄罗斯很快会做出“重大回应”。

大的要来了?明天起来或许世界都不一样了
2024-11-20 20:38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11月大幅降波+下跌,创业版备兑赚麻。23年 2600 高位接货以来,收获的权利金大概是 12%。不算很赚钱,但作为吃 Theta 的策略似乎也很可以了。

总结经验,对卖沽-循环备兑策略做一个修正,就是认清收益来源,及时退出策略。

周期持有 “现金 + 卖沽” 与 “现货 + 备兑卖购”,实质上是温和看多策略,在横盘和温和上行周期有超额 Theta 收益,下行周期和暴力拉升时期需要严格控制 Delta 风险,别像我一样本金套这么久。

上行周期:卖平值沽,可以行权接货;接货后卖备兑,如果接货后标的下跌幅度超过一个标准差,止盈备兑止损现货;如暴力拉升,应当直接持有现货

下行周期:开仓档位落在虚 0.68-1倍标准差内的卖沽合约,不可接货
2024-11-20 11:24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讲个笑话,宽财政利好白酒



华创张瑜的2025年展望基本沿袭此前观点

情景一:经济复苏(以PPI转正为重要标志),前期持有非银金融、科技、消费等,后期持有顺周期股票,系统多股空债

情景二:没有复苏,强化版2024年,做多长债+高股息



盯住周期。
2024-11-20 10:58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sunpeak

没有等到足够的刺激政策,大摩已经开始狂爆唱衰了,预测25年GDP增长4%,26年4%以下;与此同时BofA数据显示,过去五周中国主动型基金净流出创历史纪录

这波行情可能真的就这样了吧

早盘回补了黄金平衡仓位,大类仓位我一般只在重要事件将至或者波动率显著偏离时调整,否则就是做做再平衡
2024-11-18 20:03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财新早报说“车企集中度暂时下降时暂时现象,车企苦战尚未有尽头”。咱中国的事情总是这样,补贴时一窝蜂上,不补贴了就行业拼多多化,薄利苦熬。钢铁、房地产、光伏、新能源车无不如此。未来的半导体、新质生产力肯定也会这样。逃不过苏联一脉相承的“短缺经济学”范式。事实上对于半导体来说,中低端制品可能已经过剩了。



因此我其实不太认可许多券商和高盛讲的,要看过剩制成品向南方世界出口的机会,这某种程度上只是企业求存的手段。要在投资上挣钱,问题在于如何找到下一个大力补贴,下一个GOV犯投资饥渴症的地方,提前布局。

我的初步预判是出海采矿的企业。
2024-11-18 09:32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ejgnejf
券商投行年度大戏之2025年展望开始了。来对比一下海通证券和高盛的。
【海通策略】鲲鹏击浪从兹始——2025年A股展望
1. 展望明年,随着货币和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内需有望持续提振,我们预计25年实际GDP同比增速或在5%左右。
2. 展望25年,居民及长线机构配置力量将推动资金面改善,增量政策落地推动宏微观基本面改善,A股延续上行趋势。
3. 家电、汽车、机械等中高端制造供给占优、外需有韧性,未...
如果再简化下结论,就是说中国的对外的当务之急是找到新的消费市场,这是重要增长点;对内就还是刺激内需。但似乎对后者已经偏保守悲观了,不然也不会唱多红利。
2024-11-17 12:51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shoooliu

券商投行年度大戏之2025年展望开始了。来对比一下海通证券和高盛的。

【海通策略】鲲鹏击浪从兹始——2025年A股展望
1. 展望明年,随着货币和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内需有望持续提振,我们预计25年实际GDP同比增速或在5%左右。
2. 展望25年,居民及长线机构配置力量将推动资金面改善,增量政策落地推动宏微观基本面改善,A股延续上行趋势。
3. 家电、汽车、机械等中高端制造供给占优、外需有韧性,未来景气度有望延续。随着增量政策逐步落地,地产和消费有望继续改善。
4. 股市中期行业主线将明晰,重视政策和技术双重利好下的科技制造、兼具供需优势的中高端制造,此外关注并购重组受益领域及红利资产。

【高盛】中国2025年展望——逆风前行
1. 预计2025年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实际关税税率将提高20个百分点,负面影响将在25年中达到顶峰,中国实际GDP增速将从2024年的4.9%放缓至2025年的4.5%。
2. 尽管中国出口商可能继续在新兴市场国家获得市场份额,但随着美国关税的大幅提高,总出口增长可能会急剧放缓。增长动力从出口转向政策支持,中国决策层预计将在2025年实施大幅降息(40个基点)并提高广义财政赤字率(GDP占比提高1.8个百分点)。
3. 预计2025年中国的CPI和PPI通胀分别为0.8%和0%,低于市场预期。
4. 存在政策不确定性和关税风险,实际经济表现可能与预测有较大差异。中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转向技术驱动和自立自强,预计2025-2035年实际GDP增速均值为3.5%,较2000-2019年的9.0%有所下降。

除了具体数字上的差异,其实结论大体上是相同的。比较有确定性的机会就是对东盟和一带一路的中高端出口。低增长、低利率下红利资产也比较确定。
2024-11-17 09:35 来自浙江 引用
3

ejgnejf

赞同来自: 风过树梢 you123a Monkey666

我的这波单 低价可转债策略,从2024年2-3月建仓以来,买入约40只低价转债的大饼,套死快一年。终于在最近依靠炒小垃圾的风潮解套盈利,并因重仓了中装和帝欧大幅获利。一路上还是有很多波折和担忧,差点没跳车中装,但最后证明这次还一样。

我是单低价因子策略的死忠,如果有下一轮机会,我会这么做——

建仓时机:当 90 元以下转债多于 5%时,开始建仓(市场过度计入违约风险,2024峰值违约率1%左右,低价债违约率3%左右)
买入:排除按低价排序的前 5%转债,价格100元以下的等量买入摊大饼(按2024年峰值计算,最多需要买入约 160只转债)
卖出:脉冲卖出;超跌至低价前5%时规避风险卖出;转债整体高估时退出

虽然可能会因此失去中装、帝欧之类的机会,但持仓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肯定能得到改善。这对我很重要。
2024-11-15 09:37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社保基数又涨了,而且又是追缴年初至今的提升部分的差额

我不明白,涨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追缴这种让最多人怨声载道的做法
2024-11-14 21:12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这波黄金大宗和非美股市下跌,有点前几年加息紧缩时期的感觉了,加之12月19日日本可能还要搞个大的,未来一段时间的全球流动性情况可能不太乐观。

开始止盈融资仓位、可转债,减仓创业板,筹措现金。
2024-11-14 10:36 来自北京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百度出了两个基于“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选股的指数。一个是稳健50,一个是大盘策略。每月调仓,换仓率超高。稳健50大体上走得是低估值+高股息的配置,所以21年来收益不俗。大盘策略就不太行,感觉跟50、300没啥大差别。



稳健50选样方法:
1. 对样本空间内股票,综合宏观经济数据、上市公司新闻、财务报告指标、市场交易数据等公开信息,通过“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对各股票进行展望评估,生成大模型评分;
2. 对样本空间内股票,计算各股票的现金股息率因子、超额波动率因子、贝塔因子和估值因子;
3. 计算样本空间内所有股票大模型评分、现金股息率因子、超额波动率因子、贝塔因子和估值因子的综合得分,选取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50只股票作为指数样本。

不知道大模型评分占多少权重,从超高的换仓率来看可能占比还是比较大的。准长期关注一下。
2024-11-13 15:22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特总和马斯克又来活了:埃隆·马斯克与企业家维韦克·拉马斯瓦米将在他就任总统后共同领导其拟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简称DOGE,DOGE 同时也是狗狗币的代号)

这可能将给技术中立 vs 技术集权的争论画上一个句号。如同《单向度的人》中所描述的,技术从那个时代开始,就先天的与大资本和大政府站在一起。

另,炒币的人或有福了。
2024-11-13 10:29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今日持仓除国债全面下跌,有点惨。黄金居然直接跌倒 2600 真是始料未及;但是另一边,“数字黄金”比特币又创历史新高,差点突破 9万刀。

看吧,海外也早就是靠天吃饭的政策市了!谁叫特总支持BTC呢。

说到政策。这一轮中国的宽松周期已经启动,这是可以确信的。然而美国的宽松周期是否会启动,则是在最近一段时间成了迷。特总的所有政策都是利多通胀的,那么美联储降息与否,阔表与否就无法确信了。这可能就是黄金和大宗最近不太行的原因。
2024-11-12 17:38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慧生

上周担心大会可能披露增发国债消息,打压国债价格,所以减了半仓避险。

事实证明是想多了。但是增发国债这个事情总归是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国债的头上,30债收益率目前是回到了2.26,离924的2.14恐遥遥无期。

另一方面,化债举措下,相关转债反而具有了更高的确定性,如建工、大禹这些地方国企背景的债券。我觉得把原来原来的国债仓位配置到这些转债上也未尝不可。
2024-11-12 09:08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相比化债政策比较单一,10月CPI、PPI 可能对市场产生更大的冲击。

10月CPI同比涨幅收窄至0.3% PPI同比降幅扩大至2.9%。 924政策大礼包还未起效。
2024-11-11 08:24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我自己对这波政策的预期肯定是打太满了,彩票期权愿赌服输。

对岸老美居然只降息,维持缩表,也是比较不及我个人的预判的。

后续投资节奏要再保守一点了。大体上近期最重要的节点还是 12月日央行决议。之前无论创业板有没有回到23年时的2600接货价格,都要减仓了。
2024-11-08 20:01 来自浙江 引用
1

ejgnejf

赞同来自: luyisa

@ejgnejf
黄金 2天狂跌一百多美刀,回到 2650

不慌,我猜美联储明后天马上开始降息+阔表,黄金很快就会反弹回去

可惜手头没闲钱,不然应该是加仓好机会
美联储降息 25 ,黄金一夜收复 2700

国内这边,手头的彩票期权已经翻倍了,看看今天能不能再爆个大的,毕竟彩票期权的合格线是 5-10倍
2024-11-08 09:12 来自浙江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千军万马来相见
如果是你,买什么,黄金etf?
ETF
2024-11-07 14:09 来自浙江 引用
0

千军万马来相见

赞同来自:

@ejgnejf
黄金 2天狂跌一百多美刀,回到 2650不慌,我猜美联储明后天马上开始降息+阔表,黄金很快就会反弹回去可惜手头没闲钱,不然应该是加仓好机会
如果是你,买什么,黄金etf?
2024-11-07 11:18 来自北京 引用
0

Mendel

赞同来自:

用关税替代所得税(加征关税,取消所得税,美国曾经实行过,maga)
2024-11-07 10:34 来自新疆 引用
0

ejgnejf

赞同来自:

@gogokel
请教个问题。有一点没太想明白。
就是特朗普上来有比较大的原因是因为美国民众对现在经济不满意,通胀高企,掀了蓝营的桌子,但特朗普主张的加进口关税、降息这些政策却又都是进一步推高通胀的,至少在制造业回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之前,短期内是会进一步推高的。
所以特朗普会这么做吗?国内通胀就先不管了么?没太想明白。。。。
我也没太想明白,特朗普制造业回流计划需要巨大成本,现在的老美(指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几乎要赶上军费、通胀还高)肯定支持不了这个计划。

一个可能的路径就是暂且不管通胀,先大幅降息发债筹措资金,然后暴力加息到20%+压制通胀,就像1970年代一样;掠夺外部资源应该是必要的,是广场协议和苏联解体帮助美国走出了滞胀。

另一个可能的路径就是先来一场经济危机,不破不立。

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极度危险,对岸巴菲特早就开始囤现金和美短债了。我们小散就胜在一个船小好掉头了。
2024-11-07 10:24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0

gogokel - 一个普通人的投资记录,注定会有很多错误和曲折。

赞同来自:

@ejgnejf
黄金 2天狂跌一百多美刀,回到 2650

不慌,我猜美联储明后天马上开始降息+阔表,黄金很快就会反弹回去

可惜手头没闲钱,不然应该是加仓好机会
请教个问题。有一点没太想明白。
就是特朗普上来有比较大的原因是因为美国民众对现在经济不满意,通胀高企,掀了蓝营的桌子,但特朗普主张的加进口关税、降息这些政策却又都是进一步推高通胀的,至少在制造业回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之前,短期内是会进一步推高的。
所以特朗普会这么做吗?国内通胀就先不管了么?没太想明白。。。。
2024-11-07 09:27 来自北京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1-14 04:03
  • 浏览: 137526
  • 关注: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