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躺平,努力学习投资,记录投资思路。

中年男,一线城市某垄断国企,本分老实。躺平原因:
1、接下来拼命努力也晋升渺茫,而且晋升后收入增加不多;接下来躺平划水,收入基本不变。去年各种收入+公积金40W,能活;----奋斗动力不足
2、公司内卷非常严重,现在招聘985硕士起步,清北博士很多。-----能力有限,性格也不喜内卷,不讨领导喜欢
3、遇到雄心勃勃但能力有限的关系户领导,去年底连续几个月每天疯狂加班,到头来但各种荣誉都归关系户。-----委屈心寒
4、宝宝机灵可爱、老人身体渐衰,夫妻都是独生子,需要我照顾家庭
5、关注投资大概2年,认真思考大概半年,不过很有信心通过投资在长期让家庭收货超过薪资的财富。
~~~~~~~~~~~~~~~~~~~~~~~~~~~~~~~~~~~~~~~~~~~~~~~~
关于投资的思考,信奉分散投资,目标20%+的年化收益,用这个帖子记录自己思考以及投资情况。目前本金很少,思考学习为主,菜鸟一个,欢迎大家提出建议。
投资方案,多策略并行,分散放鸡蛋,股票基金可转债为主(未来也许有期货),房产一类的不打算投资,也不在此讨论。下面策略基本都是抄来的,觉得还不错。

1、指数基金策略
2、AH比价策略
3、可转债策略
4、股票策略
5、滚IC,9债1购

1、指数基金策略
这个思考最多,觉得最为可靠,计划采用50%仓位。其中30%仓位投长期高收益指数(估值过高的排除),20%仓位投长期较高收益但低估指数。
1.1哪些指数的收益率高?
统计了常见指数的年度回报率,对基期较短的指数不考虑,对新能源、电池不考虑(个人认为不可持续),同类指数选最强的(各种食品、饮料)。最终选入我的基金武器库中的指数有:
长期高收益指数目前有,网红消费红利和中证白酒备选,两个回报率都在25%以上,都为消费大类,但相关性并不高。目前而言,中证白酒估值过高不敢买,网红消费红利估值偏高尚可。
长期中高收益指数目前有,smartbeta类型:500质量、红利低波100、深证红利,创成长; 行业类型:医疗保健、互联网50、科技100;这些指数用全收益计算历史回报率均在17%以上。
关于是否低估的判断,这个事情让我纠结了很久,第一步要知道PE,第二步要知道是否低估。对于PE,现有的wind、choice或者各种app的计算方式个人认为都不太正确。部分公众号计算正确但没有覆盖我的指数,无奈自己重新计算。

假设某指数情况为A、B两个股票:
A市值10 盈利3 权重30%
B市值100 盈利1 权重70%

大部分算法PE为(10+100)/(3+1)=27.5,这种算法是默认市值占比等于起在指数里面的权重,对于按照市值加权法的指数而言,比较准确。但是对于红利、质量等指数偏差较大,个人认为正确的PE为=1/(30%*0.3+70%*0.01)=6.25。
个人编程水平很渣,勉强用excel做了一个模板,计算自己认为正确的PE,不会插图片,文字记录几个我计算的PE:消费红利-36 500质量-13 红利低波100-7。
消费红利wind计算为48偏差较大的原因是温氏等农业企业市值很大,按照wind算法权重更高,然而温氏上个财报很差,所以wind计算PE高了好多。解决了PE到底是多少的问题,就要解决PE是否低估的问题。

1.2PE是否低估?
PE是否低估一般用估值百分比判断,但是目前认为大部分数据的PE都不正确,他们的百分比也就不正确。这里,我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看指数的前十权重的股票,一个一个看PE分位。结合计算的整体PE,大概给出结论。
1.3用PE评估是否合理?
对于周期性很强的行业,需要结合PB来看,医疗类指数因为此次疫情也可以算个周期行业,因此被排除。
1.4结论
最终的结论就是,消费红利、500质量、红利低波100、互联网50入选。
1.5是否考虑趋势?
我做了一些测算,考虑趋势择时的话,我无法取得额外收益;所以只看估值和成长
1.6选择基金
尽量选择规模小的,打新收益高的;消费红利、500质量、红利低波100均有不错基金;互联网50没找到靠谱的,暂时用中概互联

2、AH溢价策略
进行回测时,偶然发现一个简单粗暴的AH比价策略,近12年年化33%+,且每年都跑赢沪深300;仅11及13年为负收益;但是最大回撤为40%;目前按照策略主要仓位是平安和招行,比较稳,且先用着,30%仓位。不会插图片。。尴尬

3、可转债策略
这个话题很大,我能力有限,目前大体有3个思路,最终采用了第三个思路:
3.1低溢价率策略
选溢价率最低的10个可转债轮动,收益惊人;去年封基老师采用类似策略收益颇丰,对于我而言不是很理解这个策略的原理,只是感觉是一种趋势追随策略,对于原理不懂的,回撤又大的拿不住,去年赚了20%跑路了。
3.2抄作业
931411 以及 931340,抄前十仓位,收益惊人;但目前很贵,不想买。
3.3光大转债
采用凌大的策略,赌银行不还钱,买了光大银行正股;时间还有1年,试试看,也许有惊喜。没有采用轮动的方法,就光大银行吧,能成的话收益率挺满意了。
个人问题在于光大银行和AH比价筛选出的平安招行都是金融类资产,搞得总仓位很重,有点难受。不过抗跌,就先这样吧。20%仓位。

4、股票策略
个人认为市场有效,没办法选股赚超额的钱,我财务基础薄弱、对行业没有特别信息渠道,基本放弃研究股票。但是,可以抄作业,目前看来大家认为唐书房的作业不错,我近期看了很多他的公众号,感觉学到不少东西,暂时先不抄,再学学再想想再说。

5、滚IC,9债1购
目前还在学习,用模拟仓各种测试,努力学习中。

希望这几个策略搭配可以获得20%的年化收益吧,虽然难的不太现实,但是还是要有梦想的。
5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碧海之子 xgjxgq skyblue777 kissne 知非丶更多 »

年终总结。
(1)小市值股票账户:6月29日开始实战,收益率13.56%,略满意,实践下来也比较容易跟踪。
按照果仁的回测,这半年的收益率为19.5%。为拯救可怜的IF,持续割肉,影响收益率。具体分析,19.5%中有8.7%由策略内小市值整体增长带来,剩余的则有系统波动带来19.5%-8.7%=10.8%;年化的话10.8%*2=21.6%,符合预期,也比较满意。
遗憾的是,目前整体水位已经很高,距离警戒线20亿大约还有5%的空间。
(2)可转债账户:4.2%,年初开始到8月底结束该策略,不太满意。
期间进行了多次策略调整。目前心态已经非常平和。庆幸的是,年中突然开窍。找到相对靠谱由非常小众策略。按照回测,23年年化17%,最大回撤7.2%,几乎赚的都是波动的钱。目前可转债水位较低,24年空间较大。预计该策略收益20%。
(3)基金账户。年度收益-7%,超过33%的投资者。整体仓位较低,消费+医疗+中概为主,没啥说的的,等风来吧。
(4)IF。惨败,大幅回撤逼近极限,导致清仓可转债,压力小市值仓位避免爆仓。可以说在意料中,但是是意料中比较极限的哪一种吧。我的极限大概是就是3200点。对于24年,还是觉得问题不大。可惜了小市值和可转债两个靠谱策略了,没办法IF的诱惑太大了。

对于24年。
感觉目前是大小票跷跷板的状态。
如果24年大票发力,我当然很开心。毕竟IF放了那么重的仓位。
如果24年小票发力,我就很尴尬了,可以劝自己说验证小市值策略吧。
可转债和小市值都是吃波动的好策略。IF和基金是吃水位的策略。
22、23吃水位的策略都挺惨的,但是吃水位的策略整体收益波动大,涨起来无法无天。所以,当市场风平浪静,没有太大波澜的时候,买波动,当市场逼近大票极值的时候,买IF和基金,譬如现在。
希望24年大票不要暴跌。
就酱。
2024-01-01 01:04 来自广东 引用
3

williamkang

赞同来自: 小会砸 srdqc 邹大仙女

这个多策略,估计都是亏本手艺,投资大道至简,烦不如精!超过三个,基本就等亏钱了……
2023-07-26 21:51 来自上海 引用
3

fengqd

赞同来自: 硕硕鼹鼠 srdqc 邹大仙女

@a416236737
半年小结:
1、收益情况
2、上半年做了什么
3、投资思路情况
4、下半年计划
1、收益情况
账户A,1%
账户B,-7.7%
账户C,-5.6%
如果按照A:B:C= 3:2:1的比例计算,上半年-4.9%
2、上半年做了什么
年初的构想,是坚持3个策略并行,可转债轮动;低估优质股票;消费红利基金;
低估优质股票目前是招行、五粮液、药明康德、迈瑞,中概互联;很不幸,这5个今年都是亏损的。也许是年...
专注于可转债吧,其他策略已经证明没办法打赢公募或者私募资金的。可转债是中国最适合小散的品种,没有之一。
2023-07-26 18:23 来自广东 引用
2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happus yizhouhit

研究了一下午小市值策略,结论若干:
1、将小市值的收益来源拆分为 股票市值的整体提升(水位)+轮动收益如若策略2023年1月选取的小市值市值平均值为50亿,2023年2月为55亿,就认为整体市值提升(水位)带来10%的收益,因为小市值就没什么业绩,市值的变化可以认为纯粹PE驱动,可以认为越高越危险。轮动收益就是两个周期内如果整体市值无变化,比如2023年1月和2月的小市值都是50亿,那么策略这段时间的收益率就是轮动收益。
2、回测了最近13年。轮动收益如果不考虑极端年份,大概在每年25%左右,最低一年13%,非常可观。也就是如果某一年小市值整体(水位)下跌小于13%,那么该策略应该是不亏损的。
3、历史上小市值整体波动非常大,多个年份超过40%,在整体水位下跌超过40%的年份,小市值的轮动收益无法弥补。
4、大票的话收益=PE+个股内在价值的提升;小市值的话收益=PE+轮动策略;其实两者差不多,但是大票个股内在价值提升并不会实时体现在股价上,而小票的轮动几乎无周期性,直接体现在股价上。
5、具体深究轮动策略收益的来源,发现主要源于整体水位下跌时,策略下跌较小,整体水位上涨时,整体策略勉强跟得上。有点类似可转债吧,跟涨不跟跌。
6、当前水位,还OK,略高。
2023-07-26 17:47 来自广东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思考了一下,似乎可以放弃白马股的策略了。
1、白马股策略的核心是优质资产利润不断增多,例如茅台每年利润增长15%,如果PE不变其股价相应应该增加15%,复利起来相当客观。
没毛病。

2、但是使用策略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
(1)从风险角度考虑:白马股基本面是否变化,作为普通小散,不可能知道,谁知道会不会明年净利润-15%,鬼故事一来,心里很慌。
应对策略倒是不复杂,多买一些不同领域白马,砸了1、2个,还有更多靠谱的,但是总归会影响收益。
(2)从周期角度考虑:白马股也是有周期的,周期应该是各品类中最短的,但是动辄3-6年。买了白马,只要时间够长,会得到很满意的回报,年化15%应该可以保证,但是问题在于,动辄3-8年相当难熬。这段时间内,回撤50%也是非常普遍的。不仅考验信仰,也意味着中途资金不能撤回。
应对策略也不难,绝对低估时候买入。一方面,绝对低估距离下一个周期比较近,另一方面,绝对低估的回撤相对不会那么多了。
3、如果白马股的正确操作方法是极度低估时买入的话(价值派主流观点),那么为啥不买股指期货。(1)白马存在暴雷问题,个股极度的低估不知道是终点还是中点,我不知道恒瑞和长春高新未来如何,也只能猜测药明康德和迈瑞未来会更好,而股指不存在爆雷问题。极度低估后,我对股指的回弹比对白马更有信心。(2)讨论杠杆。股指的风险从杠杆角度远大于白马。但是认真的想,买了低估的白马之后可能暴跌,买了低估的股指暴跌的概率小很多。亏损=亏损幅度*倍数,白马倍数低,股指幅度低,只要控制好不爆仓,股指的回撤未必大于白马的,别的不说沪深300历史上回撤50%的貌似没有过,回撤30%以上的都是上一轮掉下来的,。(3)盈利能力。这个没啥说的,白马盈利能力肯定强于沪深300,但是绝对干不过沪深三百的股指期货。
4、从风险、周期、盈利能力来考虑。似乎股指都更占优势。
5、那么大盘不低估的时候干什么?毕竟一年能低估一次都是奢望。目前看,做小市值,做可转债。

记录一下,给予上面的思考已经清空大盘股票,买了IF,同时持续做小市值,做可转债。同时学习一下趋势相关的策略。感觉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一个靠谱的ETF趋势策略了。
2023-07-21 17:35 来自广东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1、当一个股票处于极端低位,未来有两种可能:反弹或者继续下跌直到退市。当一个宽基指数处于极端低位,虽然也有两种可能,但是极大概率是反弹,继续下跌到退市不是不可能,概率极小。出于这个逻辑,买入极端低位的宽基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2、如何买入极端低位的宽基?各种ETF当然可以,但是股指期货买多当然效率更高。天赐良机要抓住。
3、我手里有一些不太贵的白马股:五粮液、招行、药明康德,迈瑞等,我丝毫不怀疑他们的未来,所以选择持有他们。
4、这些白马股虽好 ,但是它们属于宽基的重要成分,他们的涨跌是要跟随大盘,而无法走出独立行情的。
综合1、2、3,4,那么思路成型::
(1)买入不太贵的白马,尽量分散行业,尽量代表宽基又超越宽基。
(2)这些白马如果涨了,开心;涨到很高,卖了
(3)这些白马如果跌了,等;等到涨了,开心;等到继续跌到极端,更开心,换成股指期货;
(4)横盘怎么办?横盘本身就是白马股不断低估,耐心点,不怕。

扩展思路,基于如下认知:大票的选股逻辑似乎应该是持有抓业绩;小票的选股逻辑似乎应该是轮动刷波动。那么,类比于白马策略,小市值轮动似乎更靠谱,原因是小市值策略本身的超额收益很高,且几乎稳定的每年对中证1000的超额收益。按下面操作,如果中证1000横盘或者微跌,小市值的超额能力都可以拉回来,如果中证1000持续暴跌,天赐良机就来了:
(1)小市值轮动策略
(2)如果中证1000、国证2000高了,空仓;
(3)如果中证1000,国证2000横盘,小市值应该是赚钱的;
(4)如果中证1000、国证2000暴跌,清仓小市值,多IM。
2023-07-11 21:38 来自广东 引用
0

sunpeak

赞同来自:

@a416236737
半年小结:1、收益情况2、上半年做了什么3、投资思路情况4、下半年计划1、收益情况账户A,1%账户B,-7.7%账户C,-5.6%如果按照A:B:C= 3:2:1的比例计算,上半年-4.9%2、上半年做了什么年初的构想,是坚持3个策略并行,可转债轮动;低估优质股票;消费红利基金;低估优质股票目前是招行、五粮液、药明康德、迈瑞,中概互联;很不幸,这5个今年都是亏损的。也许是年龄大了,我现在都是用一...
r15波动也特别大,不一定能做到15%年化
2023-07-06 18:50 来自广西 引用
2

慢着慢着就快了

赞同来自: sunpeak fengqd

年化20%很难很难。光指望etf,五粮液,平安,招行等很难。
2023-07-03 07:52 来自山东 引用
0

西施惠 - 比较喜欢研究周期股。

赞同来自:

心有所向,日复一日,必有精进。
2023-07-03 00:44 来自马来西亚 引用
9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yizhouhit dingpenglei xineric 海啸何求 gaokui16816888 好奇心135 我心飞扬33 jlmscb 西施惠更多 »

半年小结:
1、收益情况
2、上半年做了什么
3、投资思路情况
4、下半年计划

1、收益情况
账户A,1%
账户B,-7.7%
账户C,-5.6%
如果按照A:B:C= 3:2:1的比例计算,上半年-4.9%

2、上半年做了什么
年初的构想,是坚持3个策略并行,可转债轮动;低估优质股票;消费红利基金;

低估优质股票目前是招行、五粮液、药明康德、迈瑞,中概互联;很不幸,这5个今年都是亏损的。也许是年龄大了,我现在都是用一种阿Q式的视角来看待亏损。
招行、五粮液、药明、迈瑞的下跌全部都是因PE下降引起的,基本面并未出现问题(财报来看),除了招行都保持2位数的增长,招行一季报7%。
从阿Q的角度来看,10%的增长意味着他们只要估值不变,股价势必要增长10%;而目前的估值距离5年内的平均估值至少50%的增幅,也就是说如果认为5年内他们能回归增长的估值,考虑到业绩增长,各股票收益率至少年化20%才可以保持正常状态,未来可期。
中概,有点复杂,不过今年纳指都涨成这样了,中概应该或多或少有肉吃吧。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半年太短,持仓全亏,姑且认为是周期问题吧。别的不知道啊,至少我没买在周期高点。

消费红利,本质上和五粮液一样的情况。周期中。

可转债轮动。
1-4月上旬坚持三低轮动,效果还行,4个半月9%的收益。
4月下旬到6月中旬,真金白银尝试各种奇奇怪怪的策略,损失惨重,可转债半年收益不足4%。学到的东西就是,没逻辑的策略不敢用,一跌就懵逼。

3、投资思路情况
4-6月份思考了很多。收益不谈,收获似乎不少。
首先万物皆周期。简单来说,各类投资都存在周期性,或长或短,有一些过去十年都百试百灵,我们当做常识事情,实际上只是某个长周期的一部分。典型的如AH股策略,如房价,过去十年都很优秀,未来似乎不太行。

其次在国内,价值投资周期性很强。最近5年,五粮液估值低的时候15,高的时候60。坚持价值投资,就要给自己做好按摩工作,不断的在低位的时候告诉自己:是周期问题,不是基本面问题。很累,而且究竟是不是基本面问题又有谁说的清。好在,另一个角度看来,既然周期很强,即便基本面真的很差,周期来了,也起得来,等就好了。所以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低价买好的,等,即便基本面变差了,也没关系,继续等就好。真心觉得,等得起,耐得住寂寞,找靠谱的策略,类似于R15这种,年化15% 应该问题不大。核心就是过去一直优秀,未来大概率优秀。类似于,把某个过去5次考试都是全校前10%的学生进行标记,假设有10人。那么下次考试这10人中,至少有7人应该还是10%吧。这个思路的缺点就是,好股票好找,低估时刻可不好等。单纯赚成长的钱,其实不多。要赚估值变化的钱,就要耐心等。对于这类策略,就是抓住机遇,没机遇千万别硬熬。

再次,既然万物皆周期,那么能否摸到周期的规律?
左侧交易,就是试图找到周期的拐点;右侧交易,就是试图确认周期的到来。
只说左侧交易,我觉得容易一点。
从股指的角度去找个股周期应该是最难找的,行业周期应该容易一些,大盘的周期相对最容易找。
个股估值到了历史1%的低位,这很正常,很有可能是这个股票经营有问题,或者大股东清仓式的卖,这个估值没法说明是底。
行业估值到了历史1%的时候,不太正常,大概率是国家打压这个行业,例如教培和互联网、地产,这个估值是否是底,其实不难判断,但是如果据此投资,虽然一定会赚,是大概率要等而且等待时间未知。通常会把人等待到崩溃。
宽基股指到了历史1%的时候,就极不正常了,国家一定会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资金也一定会嗅到味道而疯狂涌入。这个可以等,而且不必等很久,只是涨幅相对较小。
也就是从股指低估程度判断左侧:
回报率 个股>行业>宽基
胜率/时长 宽基>>行业>>个股
4月开了股指期货,等宽基的极端情况吧。如果目前沪深300跌5%就差不多了。

再次,短周期真香。
所谓短周期,我觉得1年左右的就可以。年度不亏,中间亏损,可以接受。
有什么短周期的东西?
我找到的答案是散户。散户的钱包,不受各种宏观政策影响,不收利息、贷款利率影响。稳定的,在那里,乐此不疲的交易,本质上是没有周期的。可以说,机构越少的地方,周期越短。
目前我发现的两个几乎没有周期的天堂:可转债、小市值。

最后,关于可转债、小市值和量化。
1、最简单的思路,买3低 宏观择时(中位数低于120买,高于125空仓),稳赚,年化15% 。
2、小市值股票 业绩或者质地
3、小市值可转债 业绩或者质地
4、关于量化:没有逻辑的个股、个债、行业ETF策略、轮动也好长持有也好,不管量化多美好都不实盘。

4、下半年投资计划
1、短周期的标的:小市值+质地(30%);可转债小市值+质地(40%)
2、低估优质行业、优质股:低估白马(30%)
3、等宽基极端情况,卖1、2买股指
4、卖出消费红利;成长性用白马代替;抗风险用可转债小市值+质地代替
2023-07-02 23:42 来自广东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西施惠

一些思考。

股票的价格最终由买卖双方达成一致的价格决定的。这个价格,简单粗暴的可以认为由三个因素决定,国家、机构、散户。

打个比方,对于一片农田,农作物涨势看下雨、看浇水,看熊孩子撒尿。
雨水多,农作物长得好。但是雨什么时候来,没人知道----类似于国家和国际金融政策。
没有雨水的时候,农民浇水就很重要,但是一次只能浇水一片土地,然后去下一片土地。没有人知道,下一片土地是哪里,也没有人知道,这次的浇水要浇多少----类似于机构,作用就是各题材间轮流炒作。
还有一些熊孩子,喜欢到处撒尿,永远也不知道他们接下来去哪里,只是知道大人吓唬一下,他们就跑了,以及喜欢去一些人少的地方玩---类似散户吧。

那么,水来了,怎么判断是下雨,还是浇水,还是熊孩子?
宽基涨了,就是上天下雨了。行业涨了,就是机构浇水。至于熊孩子,永远都在,无需判断。

所以,看起来比较明智的方案是,遇到上天的机会,一定要抓住,没人勾心斗角,大盆装水就好了。看到宽基极端低估时,上股指。
对于机构轮动浇水,我的想法是,不知道哪次是真的浇水,也不知道水有多少。不碰刚浇灌过的农田就好了,反正农民不回短时间浇第二次。也就是机构炒过的行业,短期别碰。机构在炒的行业,尽量别碰。有一个靠谱的办法就是找到一块涨势良好的农田,然后耐心等;比如消费、医疗。那么,一方面不会等太久,一方面来了之后会涨的特别好。熊孩子们就好玩了,他们总是去边边角角的,下雨不容易浇到,浇水很少去的地方。和熊孩子玩,没那么多心机,也很刺激。

总结下来:1、等大盘宽基极度低估上股指,此诚天赐良机;2、行业火热不要碰,行业刚冷下来哪怕极度低谷也不要碰。冷下来比较久(3year+),又比较低估的时候,买好行业:医药、酒、游戏、医美、奢侈品,以及高股息金融。3、和散户博弈,最有名的就是小市值策略。4、国际国内的大环境机会不止是股指,还有大宗商品,关注有色金属、油气煤炭等,等待极度低估。
2023-06-26 09:48 来自广东 引用
0

知行悟到

赞同来自:

关注一下!
2023-06-15 20:42 来自山东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ynliuwq
"排除剩余规模小于10亿" 是选择规模>=10亿还是选择规模<=10亿的?
笔误,原则小于10亿的
2023-06-15 18:43 来自广东 引用
0

ynliuwq

赞同来自:

@a416236737
毫无营养,自己记录。
细化可转债投资策略,不出意外,应该不在瞎折腾了,最多调整一下买卖的阈值。
1、首先确定一个目标,跑赢等权指数就是牛逼,跑赢等权就是目标。
2、确定一个投资思路:将可转债视为整体,高抛低吸。实现方式是,买入多个转债,暂时10个。持有期内不断轮动;市场波动+轮动收益的钱。
3、用可转债中位数作为一个锚。突然发现这个锚很好,很稳定,比起股票的PE锚好用很多,不必看股票行业,不用管他...
"排除剩余规模小于10亿" 是选择规模>=10亿还是选择规模<=10亿的?
2023-06-15 17:51 来自北京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似乎想明白小市值策略的逻辑了。想通了之后貌似挺简单的。
总结起来,三句话:1、因为性价比有资金流入 2、没有资金流出 3、市值小稍微流入一点资金就起飞

“我都小市值了,哪里还有资金可以流出呀“
“虽然你小市值,但是股份又没少,怎么会没有资金?”
“股份确实没少,但是我都小市值了,这些股份都是大亏的呀,流出就是割肉,哪里会流出。”

“我都小市值了,明显质地很差,你怎么还要资金流入啊”
“1块钱买这么一大一堆垃圾,看着就不亏,再垃圾里面也是各种微量元素组合的,谁知道市场那个微量元素就价格上天了呢“”、

“我都小市值了,怎么一下价格就起来了”
“就你这点小池塘,随便下个雨水位就起来了”
2023-06-15 16:57 来自广东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毫无营养,自己记录。

细化可转债投资策略,不出意外,应该不在瞎折腾了,最多调整一下买卖的阈值。
1、首先确定一个目标,跑赢等权指数就是牛逼,跑赢等权就是目标。
2、确定一个投资思路:将可转债视为整体,高抛低吸。实现方式是,买入多个转债,暂时10个。持有期内不断轮动;市场波动+轮动收益的钱。
3、用可转债中位数作为一个锚。突然发现这个锚很好,很稳定,比起股票的PE锚好用很多,不必看股票行业,不用管他历史PE,绝对数值很爽。市场中位数低于120买,高于125卖,持有期间轮动,轮动周期看心情,暂定一周,多轮也无妨。
4、轮动方案超级简单,买115-130之间,双低,10只。只买A类及以上;排除剩余期限小于1年;排除剩余规模小于10亿。
5、回测从22年8月至今的情况。不到10个月,等权亏6%;策略赚12%。拆开来看12%,7%是高抛低吸,5%是轮动收益。最大回撤6%。心满意足。

2023-06-15 15:49 来自广东 引用
3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henji01 jlmscb hnhaiou

自己记录,毫无营养,股票选择:
黄、赌、毒、医、奢、游;这几个行业妥妥刚需,可以随意提价。但是好行业,未必有好股票;
黄,除了医美,别的都不靠谱,医美又不懂,爱美客貌似可以的,但是PE我下不去手;抖音啥的。。。也算吧
赌,想来想去证券公司算是,但是竞争太过激烈,没得选,看看这ROE,可怜;非要选就东财吧,等PE再降降;
毒,白酒,简单粗暴;
医,好行业,但是太复杂;简单的就是中药,就那几个,不过现在太贵;其他的,就是卖铲子的和医疗器械,迈瑞和药明康德;药店也是卖铲子的,但是竞争太激烈;
奢:高端白酒,老凤祥也许算;不知道有啥高尔夫配套的股票...比音勒芬?从逻辑来看,有钱人还是喜欢国外的东西,国外的东西,股票也不在咱这里上市呀...
游:腾讯爸爸;有铲子有产品

大概就在这里面挑选低PE的吧。
2023-06-14 11:11 来自广东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最近工作很忙,无心轮动转债,另外4、5月轮动收益不好,更不想轮动。
所以可转债的事放一放,算是走出这座山,到了6月,回头看山,很多事突然想明白了。

首先,不要妖魔化可转债,可转债也好、股票也好也罢,既然是自由流通市场,凭什么可转债就会更优秀?有下修、有回售、有强赎等多种多样规则,但是这些规则最终还是会体现到价格上。23年已经充分证明了,当前想用可转债做出超额收益,还是要落到选债上,可转债作为一个整体,并不会整体性的优秀了。作为选债弱鸡,这个市场对我已经没有超额收益了。

其次,既然承认不会选债,得不到超额收益,怎么办。鱼塘鱼少了,可以精进捞鱼技术,但是很难;我决定去别的鱼塘走走,等这里鱼多起来,再回来。
将可转债视为一类资产,抓大类资产的波动,我还是有信心的。所以,接下来对可转债的投资方向,将会异常简单,但是又充满信心。

1、反映整体的指标迅速下降时入场;拍脑袋定等权指数回撤10%时入场,按照双低买高等级可转债。或者看中位数溢价率、中位数价格、中位数双低等到20%分位入场。
2、反映头部转债的指标迅速下降,直接购买转债ETF;可转债ETF和各类可转债基金其实是无法反馈整体转债市场的,但是确实反映了一些板块。相对来说,是更有保障的板块,购买方式同1,可转债ETF下跌10%入场。
2023-06-13 10:54 来自广东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小路之歌

可转债轮动的小坑,有点烧脑,有点微操:
4月可转债亏损严重,复盘后,发现了一个小坑,触发几率不大,却是4月份亏损的重要来源。

设想某个轮动策略是日轮动,排除溢价率高于30%,排除价格高于135,按照溢价率排名,收盘时买入。
设想某一个转债,价格125,溢价率34%,这个转债不会被轮入。
某日次日该转债价格上涨5价格,同时溢价率下降5%(正股涨停),那么该转债就是130的价格,溢价率29%,会被轮入。
次日转债价格下降5价格,同时溢价率上升5%(正股跌停);那么该转债就是125的价格,溢价率34%,会被轮出。
这两天,正股价格不变,转债价格不变,溢价率不变。
策略亏损了5,因为130买入,125卖出。

4月可转债是震荡市,对于我的策略而言,反反复复造成上述情况。上涨买入,下跌卖出,没迟到上涨的幅度,下跌的幅度全吃。

解决方案比较容易想到的是,只买因为下跌轮入的。
设想轮动策略是日轮动,排除溢价率高于30%,排除价格高于135,按照溢价率排名,收盘时买入。
设想某一个转债,价格138,溢价率10%,这个转债不会被轮入。
某日次日该转债价格下降5价格,同时溢价率上升5%(正股跌停),那么该转债就是133的价格,溢价率15%,会被轮入。
次日转债价格上涨5价格,同时溢价率下5%(正股涨停);那么该转债就是138的价格,溢价率10%,会被轮出。
这两天,正股价格不变,转债价格不变,溢价率不变。
策略赚了5,因为133买入,138卖出。

这个思路可行,也不复杂,只需要增加一个收盘价<前收盘价的条件,回测来看,对4月收益有明显的提升。在一直震荡的市场,可以充分吃差价。
但是显然,只轮入下跌的转债是对动量的不尊重,在转债行情好的时候,收益率异常平庸。
2023-05-06 16:04 来自广东 引用
3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东少 jlmscb 何必当初

碎片想法,关于可转债:
1、量化转债的坑
如果家门口有10个超市,我需要买可乐,理性的选择是买最便宜的。
这句话的成立有一个隐含前提,每个超市的可乐都一样,毕竟可乐是标准品。

如果有一些可转债溢价率一样,那么买最便宜的。
这句话的成立有一个隐含前提,所有转债都一样。显然这个前提不正确。
而实际上这句话是双低转债策略的逻辑基础,默认所有可转债本质上都一样,买便宜的,不考虑其他因素。

最近双低策略失效了。实际上是市场更加有效了,可转债之间出现了分化。分化的原因是可转债整体行情不强,但是正股个体行情很强,个股分化带来转债分化。

低价的转债自然有他低价的理由,或者有暴雷风险或者惰性债不会涨。低溢价的活性债债往往价格不低,并非是资金看漏了,没关注。在一个热闹的市场,轮动策略最终都趋于失效,因为市场越来越有效。怎么轮动都一样。

既然轮动策略迟早要失效,那么轮动出来的都是啥?
假如要买一辆二手车。可以限定年限短、公里少、外观漂亮、豪华品牌,然后在满足条件的车里面选择最便宜的。结果大概率是一辆事故车。
如果严格限定年限特别短、公里特别少、外观特别漂亮、品牌特别豪华,然后在满足条件的车里面选择最便宜的。结果大概率是一辆极其惨烈事故车。

例子是说明,筛选条件越多越苛刻,挑选出来的性价比高的可转债肯定有哪里毛病越大。比如搜特和正邦,性价比无敌,本金可能没有。精挑细选的可转债,往往会严重暴露在某个风险之下,比如搜特和正邦暴露在正股没了的风险之下。按照溢价率、价格、规模、评级等多因素筛选出来的可转债,很有可能暴露在动量因子之下,也就是选出来的很有可能是正股持续暴跌的。4月份转债收益很差,总结原因就是通过严格的筛选,把正股持续下跌的、有暴雷风险的全部纳入造成。另一个值得说的点,就是如果筛选可转债的条件本身可能是有市场周期性偏好的。比如,小规模的可转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大规模抛弃。

综合来说,(1)量化选债条件不宜过多过于严格,选过之后分散持仓、不要追求极致性价比。否则会暴露在未被纳入条件的风险之下。(2)量化选债条件本身就带来一定暴露,选择小规模转债就暴露在市场对规模喜好的风险之下。

就双低策略而言,采用分箱测试,双低最低的一组收益小于第二、第三低的。双低策略踩的雷的亏损大于其本身便宜带来的收益。

2、关于临期债

可转债平均强赎时间为上市之后2年。
这句话是对的。
按照这句话操作,买入上市时间1年左右的可转债,持续轮动如果3年还未强赎就卖掉,似乎可以。
实际上不行,按照上市时间筛选,暴露在了牛市熊市风险之下。
仔细看强赎情况,20、21、22强赎非常多转债。而116、17、18加起来也没有强赎几个。不可以刻舟求剑。

如果笃定可转债大概率强赎。是不是可以买入临期债正股,比购入转债多吃到溢价率?这么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正股会下跌,如果笃定可转债大概率强赎,那么正股会下跌似乎也不是大问题。二是可转债会下修,可以认为下修的目的是强赎,下修之后想要强赎也需要正股一定幅度的上涨。粗略回测了一波,收益还不错。即便不强赎,110+低溢价逼迫转股正股也有一定涨幅。除非笃定还钱那种正股,否则都还OK,而笃定还钱的正股,底气十足一般也不会跌的太惨。。。

初步搞了实验仓位:
1、购入临期0.5-2年的转债对应正股,溢价率<0.5
2、到达强赎线1天之后卖出
3、每月轮动

试一试先;
想了想风险在于一方面,现在企业资金太便宜了,可转债强赎要稀释股权,不如重新借钱。不过换个角度,企业想强赎的话,借钱买股票容易很多。
另一方面风险在于,持续不断的大熊市,企业想强赎也做不到,,目测不会这么惨
2023-05-04 15:35 来自广东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xgjxgq

1、关于可财报季的可转债套利思考
首先,踩雷润禾转债,吃一堑长一智,未来重仓转债财报前尽量轻仓。
开个脑洞,既然财报季随着财报公布,会有较大的波动,那么财报公布前日买低价债,如果财报开奖中奖会涨一些,如果财报开奖雪崩会跌一些,毕竟低价债,似乎盈亏比不错。实测一下,结果不太好,一方面是低价债转股溢价率太高,不跟涨;另一方面低价债本身问题比较多,彩票开奖不好的结果居多。
由此,可以开个脑洞,既然财报季低价债大概率下跌,那么是不是说明这是一个好的加仓节点?如果坚信105的低价债稳定一定可以突破130,那么财报季买到103的低价债岂不是一个好机会?
操作逻辑就是关注财报季,发布财报后1-2天,如果低价债下跌,就买入,简单粗暴,二季报可以操作一波。
2、关于趋势
之前不懂趋势,也不想懂趋势。
主要受雪球影响吧,不想择时。
仔细想来轮动也是一种择时。
尝试拥抱趋势。
先从ETF和大票开始。
消费ETF为例,在当前的震荡市的运动规律似乎是横涨跌的不断循环。
有的ETF是涨跌的循环,这个比较难,先努力挑选有横盘过程的,小资金试试看。
按照趋势买了中广核和红利100,目前看还不错。
2023-04-28 09:25 来自广东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jlmscb

最近一些契机触发了对可转债收益的思考,将思考的结果进行记录。
1、低溢价率策略,赚的是什么钱?
本质上是低溢价率收敛的钱;
低溢价率要收敛,无非就是转债涨价或者正股下跌;具体来说,收敛过程就是正股涨,转债涨的更多,或者正股跌,转债跌的少;
2、注意低溢价率的陷阱
溢价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转债相对正股的优越性。但是如果某个转债不存在这种优越性,他就不应该存在溢价率的优势,也就是对应的溢价率本就该很低。如果没有分辨出来,盲目采用低溢价策略,可能会落入陷阱。典型的低溢价率陷阱,评级差(债底不稳,如假设没有债底,理论上溢价率应该为0)、转债规模(转债波动性)、强赎意愿(强赎意愿强烈的话,130以上的时候溢价率应该极低)。
3、剩余规模因子,作用是什么?
剩余规模因子显著的可以提升各类策略的收益率。剩余因子小可以排除惰性债,提升策略池的内转债的波动性,也就剩余规模因子类似于给可转债打鸡血,让他们不断的上蹿下跳,但是能否提高收益率的核心还是是否手里有一把锋利的镰刀。类似于杠杆的作用吧。
低溢价+剩余规模小的组合类似于,一把轻快的镰刀和一袋生猛的化肥。
4、似乎所有正股相关的参数都不是非常有效的因子。
2023-04-07 17:32 来自广东 引用
2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xineric 御女雪千寻

股息率是不是防守指标?

今年上半年高股息的股票被热捧,个股的中国神华、长江电力、交通银行,基金里的中证红利、恒生高股息似乎也似乎都还行。
喜欢的人说,高股息的股票很棒,持续分红,持续降低成本,高分红几乎等于低估值,所以比较稳。
我之前的理解,高估值的股票防守性比较强,一方面估值低,一方面股息相当于有一个债底。
下半年情况有所变化,恒生高股息暴跌,银行风雨飘摇。股息率带来的防守属性似乎不见了。

股息率,是分红/市值,高股息率是高分红或者低市值。
分红是利润中拿出一部分。那么高分红,要么就是利润高,要么就是从利润中拿出来的比例高。
对于企业而言,利润高是好事,企业拿了利润,大概率是把利润投入生产,明年创造更高利润。拿出较多利润分红而不是生产,就意味着企业发展要不然是不需要投入利润就能发展,要不然就是企业没啥发展。
不需要投入就能发展的企业,典型就是茅台,都是好企业。
企业没啥发展,利润大量分红的,公共事业股比如大秦铁路也许算吧。
前者虽然分红高,但是估值也高,市值高,股息率不高;后者估值低,市值低,股息率很高。
也就是按照股息率去筛选,留下的结果就是很多目前有利润,未来发展堪忧的企业。

那么,有利润,爱分红,没发展的企业真的防守性强么?
看电力股,似乎是正确的,中国神华、长江电力稳得很。
看银行股,招行崩盘,河南各村镇银行的事件让银行稳定收息,股价稳定不涨。
看地产股,就惨了,一大堆高股息,又摇摇欲坠的。

我能力不够,只是大概感觉高股息率的一个陷阱是高杠杆率,高杠杆率=高风险=低PE=高利润=高股息率,也就是高杠杆率在好的年份天然的就带来高股息率,比如地产。但是高杠杆率在不好的年份带来的就是毁灭,比如地产。

也许,低杠杆率+高股息率才是防守吧。
2022-07-20 14:54 来自广东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nicemeat
说实话,我觉得在A股,你这些策略都已经很难实现200w本金长期年化20%。还是定个10%的目标吧。毕竟GDP增长都只有5%了。
确实比较难,但是选股和择时我都不会。。。先摸索着吧
2022-07-04 21:10 来自广东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sirouni
一个普通人搞这么多策略忙的过来吗?
哈哈,除了双低转债其他策略两个月都不用操作一次。每天看5分钟就行,不算累。
主要是我也不知道哪个策略靠谱,多用几个做观察,留下好用的,去除不好用的。
2022-07-04 21:09 来自广东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张霸气
931411,这种跟券商合作开发的,过度拟合的,联系还是多看看。
嗯,谨慎对待。这个是2020年发布的,2021收益40%,2022至今有盈利,而且看编制说明还是有一定参考性的。
2022-07-04 21:07 来自广东 引用
0

pwysy

赞同来自:

拜读
2022-07-04 18:43 来自辽宁 引用
0

张霸气

赞同来自:

931411,这种跟券商合作开发的,过度拟合的,联系还是多看看。
2022-07-04 18:13 来自湖北 引用
1

nicemeat

赞同来自: 白沙湖

说实话,我觉得在A股,你这些策略都已经很难实现200w本金长期年化20%。还是定个10%的目标吧。毕竟GDP增长都只有5%了。
2022-07-04 18:09 来自上海 引用
0

sirouni

赞同来自:

一个普通人搞这么多策略忙的过来吗?
2022-07-04 18:00 来自北京 引用
0

南方的惊鸿

赞同来自:

关注
2022-07-04 17:59 来自广东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531和630恰好都没有空做月底的总结。
想着730做,这里趁着有空大概记录下。

看到很多V收益翻红,或者接近回本。
挺羡慕。

630当晚大概算了下,亏11-12个点,跑输沪深300大概2个点。
亏损其实没啥,看的是亏损的原因是否可以接受。
1、对年初策略的修订,止损造成的亏损。
主要是对科技100ETF、深红利、医疗ETF的止损。-----这个操作现在看来问题不大,首先没有很亏,第二个就是想清楚了卖出去这三个的逻辑。
2、招商银行的加仓
试图对招商银行做T,结果仓位最终做到了65%,且招行银行不断下跌。-----难以饶恕的错误。难以饶恕的错误。难以饶恕的错误。
3、五粮液、中证白酒的做T------赚了一些钱,感觉操作有点多余。一直拿着赚的更多,但是白酒和五粮液确实没到买点,只能说这个钱我赚不到。
4、年初没动手的创成长轮动策略5月份开始--------赚到钱了,但是仓位低,而且是比较晚才想明白,小加分吧。

如果不犯错误的话,上半年应该收益亏3-5个点,可惜重仓了招行,偏偏招行又不太行。
······································
下半年计划,坚持几个策略并行:
1、个人版本的双低---120以下15%;130以下15%
2、AH溢价-----17.5%
3、创成长轮动(无标的时,投入120以下转债或者消费红利)----17.5%
4、极度低估行业,目前是中概(无标的时,投入120以下转债或者消费红利)-----17.5%
5、消费红利----17.5%

策略逻辑:资产属性兼顾攻+守,分散资产相关性。
说下自己的逻辑:
1、双低转债---攻+守,不必多说。目前看来跑不赢等权指数,争取跑赢931411---相关性主要是国证2000
2、AH溢价----跟随大资金,而大资金本身就是攻+守的组合---相关性主要是中美利差
3、创成长轮动----创成长本身的攻击性不必多说,防守的话,采用轮动策略,看20天动量,单看今年,防守效果出类拔萃。-------相关性主要是创业板+上证50的走势
4、极度低估行业-----这个攻击性很强,防守能力很差,所以不跌到高点的40%不要动手,可能会错过,但是不要乱动。-----相关性主要是行业政策或者不知道什么黑天鹅。
5、消费红利----红利=守,消费=攻----相关性算是沪深300和中证500的结合吧

综合来看,有的跟踪小盘,有的跟踪中盘,有的跟踪创业板,有的跟踪中美利差,有的跟踪场外因素,似乎还行。创业板+中盘+小盘本质上是联动性很强的,上半年就一起跌,创成长轮动通过空仓来避免,双低通过债底来避免,消费红利就只能硬撑着了。

操作的话,因为现在AH溢价超配,所以慢慢降仓位到正常水平,逐步加到其他几个策略上,争取年底的时候基本达到目标仓位,年底在重新平衡。如果招行年底可以回本,今年翻红是妥妥的。
2022-07-04 17:23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hantang001

一些想法。

炒股炒的是概率,静态概率无人知晓,动态的概率变化相对容易判断,在赚钱概率增加时持有或加注是正确的做法。

动态概率变化主要受事件驱动,对于普通人,所有的事件在得知时,大资金至少同时得知,瞬间就可以反映到资产价格上,无超额收益可图。
但是存在一些事件,大资金被迫动作,大资金也知道自己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下,普通投资者如果抓住,就可以增加胜率,也就是有信心择时增加收益。
这种机会也许很多,我能力有限,列举我认为市场经常“犯错”的领域,一些值得择时的事件。
1、小概率、历史发生很少或无从参考的负面消息事件。这意味着,大资金和我一起看到事件的发生,也和我一样一脸懵逼,面对未知,资本第一反应通常是跑路,会创造一些捡飞刀的机会出来。比如突然发生的疫情、比如莫名其妙发生的战争。
2、资金层面的政策变化。加息、降准等各种金融政策的变化,会造成资金被迫的流入流出,对于做短期的人而言,无论是避险和投机都是机会。对于做长期而言,资金政策永远是中性偏宽松的大趋势,抓住加息的机会抄底,很难得。
3、资产价格迅速下降造成资金被迫平仓出逃。很多金融产品都有一个“安全线”,贴近安全线就会被迫平仓。散户融资也好、私募基金也好,公募基金也好,都一样。
4、对长周期的无奈短视。公募也好,私募也罢,考核压力是按年的,而很多股票的收益明知很可观但是周期是未知的,很多股票明知道有机会但是不知道合适有机会不敢下注。典型的就是资源股,有色也好、煤炭石油也好,股票峰谷差都有300%,如果是20%的收益为目标,那么6年内达到一个周期就好。
5、长短期投资者的相互套利。以茅台为例,对于打算持有10年的投资者而言,3000以下任何价格买入都是对短期投资者的套利;对于短期趋势投资者而言,任何年份上涨超过30%的茅台卖出都是对长期投资者的套利。
6、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和萧条,通常和第二条相关。
2022-06-18 23:07 引用
0

摇语牛 - 价值投资

赞同来自:

学习下
2022-05-25 18:29 引用
0

wangningchn

赞同来自:

@a416236737
如果认为10年年化14%的,也就是净值1.14^10=3.7;如果认为估值拔高了50%的话,也就是合理收益为2.47,那么2.47^(1/10)=9.4%。虽然不多,也还OK。如果估值下降三分之一的话,我还是会入手的,当前的估值,我也下不去手。
是的,目前估值高,我不会入手,行业低位会出手,到那时候大家都会说“这次不一样,这次回不去了”
2022-05-24 12:56 引用
3

ganggu

赞同来自: 口口夕口木 ASC1975 a416236737

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大盘指数上涨,大部分人的投资收益都还不错.有的跑赢指数,有的没跑赢.

大盘下跌,很多人也是,有的亏的多.有的亏的少.不亏少亏都可以封神.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你赚钱总觉得是自己努力了.你亏钱总觉得是自己没努力够.投资并不是搬砖,搬一块就离目标进一块.

很多时候你发现投资赚钱的人,其实他的事业也还不错...那些工作赚不到钱,混日子干啥啥不行的人即使股票在努力也很难取得好的结果.
2022-05-21 21:47 引用
0

榆木嘎达

赞同来自:

不用搞这么复杂吧,资金不多搞一个策略就可以了
2022-05-21 21:22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jian
同在一线城市某垄断国企,比你炒股资历老一点,但水平一般。
在年初有一个平躺组合,比我实际操盘收益好,说明躺平是可行的。
元旦后竞价买入,差不多等权重,14万元本金,仅供参考。
仔细看了下兄台的账号,您也太谦虚了吧。。。已关注,膜拜大牛。
2022-05-21 20:59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wangningchn
楼主的文章基本上零零散散的全看完了吧,看的也不是非常仔细,对于其中一些观点比较认同,有一些则不然。我认为消费和白酒诸如此类的股票所谓的长牛只是一个投资者内心中的幻想。这10年里边消费一直在拔估值,我粗略测算了一下,消费在年化14左右,且未剔除拔估值因素。
如果认为10年年化14%的,也就是净值1.14^10=3.7;如果认为估值拔高了50%的话,也就是合理收益为2.47,那么2.47^(1/10)=9.4%。虽然不多,也还OK。如果估值下降三分之一的话,我还是会入手的,当前的估值,我也下不去手。
2022-05-21 20:51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阿戒1899

@jian
同在一线城市某垄断国企,比你炒股资历老一点,但水平一般。
在年初有一个平躺组合,比我实际操盘收益好,说明躺平是可行的。
元旦后竞价买入,差不多等权重,14万元本金,仅供参考。
加油吧~最近这经济形势感觉到躲在体制内挺幸福的。
2022-05-21 20:41 引用
1

jian - 淡淡的名贵

赞同来自: a416236737

同在一线城市某垄断国企,比你炒股资历老一点,但水平一般。
在年初有一个平躺组合,比我实际操盘收益好,说明躺平是可行的。
元旦后竞价买入,差不多等权重,14万元本金,仅供参考。
2022-05-21 19:47 引用
2

wangningchn

赞同来自: 渴了可乐 topiceman

楼主的文章基本上零零散散的全看完了吧,看的也不是非常仔细,对于其中一些观点比较认同,有一些则不然。我认为消费和白酒诸如此类的股票所谓的长牛只是一个投资者内心中的幻想。这10年里边消费一直在拔估值,我粗略测算了一下,消费在年化14左右,且未剔除拔估值因素。
2022-05-21 19:31 引用
0

hark2000

赞同来自:

投资要能解决问题的话,本金过小没有意义,承担风险获得相应收益,熊市播种,静待收获的季节。
2022-05-21 19:02 引用
2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传达室李老伯 灿烂的阴天

对消费红利基金和双低可转债的对比,粗浅思考,仅指导自己投资。双低可转债数据采用931411的数据,编制方式基本与双低相同。
收益与回撤:
消费红利指数和双低可转债都是很优秀的投资方式,消费红利05年以来年化25%,如果看全收益指数的话年化27%,17年年化27%啊!双低可转债可溯时间比较短,近6年年化20%。难得的是,消费红利近10年年度最大回撤14%,发生在今年,不考虑尚未结束的今年,最大年度回撤为11%,发生在2018年;双低可转债年度最大回撤是4.8%,发生在2017年。
构建思路:
消费红利是一种攻 守的思路构建的基金,红利基金保证低估值,也就保证了回撤可控,消费赛道保证高成长。在泥沙俱下的今年,因为红利因子的存在,跌幅低于中证消费、高于中证红利,低于沪深300。在19、20的消费大年涨幅弱于纯消费基金。
双低转债的构建思路一致,攻 守,低价保证了防守,低溢价主导进攻,在今年的环境下双低也是收益高于低溢价,弱于低价格。
更细致来看:
在“守”这个方面,债底因子和红利因子相比,显然债底更强。债本身的确定性就强于股。更稳定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红利反映的是过去的情况,而可转债的价格是实时的。
在“攻”这个方面,在不考虑妖债的前提下,消费的低溢价比周期性更强。
消费类股票的收益来源很清晰,持续的增长的eps 估值的提升,对应一块固定收益 一块不靠谱收益。
低溢价转债的收益来源很复杂,按照某位大佬所言低溢价转债收益来源为:低溢价对适当溢价的收敛 对应正股涨幅,对应一块固定收益 一块不靠谱收益。(似乎和IC收益来源类似)
就固定收益而言,消费股更依靠宏观,低溢价看整体溢价,孰优孰劣,我没办法比较,不过推测似乎都是12%左右的年化收益。
不靠谱收益部分,消费股看是否是消费股票的风口,可转债则看市场对小盘股的风口。但是这里,其实低溢价是更为优胜的,因为整体转债市场的溢价看小盘股,但是对于低溢价的转债来说,对应的股票不是看整体的小盘股而是看处于风口行业的小盘股(风口才会低溢价)。相当于消费股票的估值只看市场风口来不来消费板块,而低溢价股票是紧紧跟随市场风口的。
从我的投资角度来说:
双低转债更稳,消费红利波动更大。对于我而言,目前都有投资,不择时则选好比例定期平衡。择时的话,大部分时间投资双低,遇到低估时则配置消费红利。
但是如果能承担更大波动的话,显然更好的方式是用双低和纯消费基金(比如白酒)做定期平衡(股债平衡)或者择时等白酒低估。
我计划逐步降低消费红利仓位,挪至白酒和双低转债。
2022-05-21 18:57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零零散散的想法,碎碎念。

1、市场有效 和 价值投资,两个名词是相互否认对方的。一个人为市场没有便宜货,一个认为要买便宜货,即便扩大价值投资定义合适价格买好货,那么本质上也是对市场有效性的否认。那么今年市场暴跌,似乎很多便宜货,那么是否真的便宜呢?

2、如果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假设某个股票5PE,另一个股票20PE,用相同的资金买入,那么最后的收益期望是一样的。意味着,市场认为5PE的股票的成长性不如20PE的股票,但是目前5PE的股票盈利基数大,所以最终收益是一样的,推广来说,买任何股票,最终收益都一样。

3、股票价格包含其价值因素和价格因素。价值因素也就是基本面,这个即便认为市场不是有效的,那么也必须承认是比我有效的,毕竟大资金定价,大资金有大智慧。但是大资金有大资金的限制,这些限制就是偶尔我能比市场有效的时刻,也就是机会所在。
我目前发现的限制就是大资金不敢长期考虑企业经营状态,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太没谱了。。。而且大资金短期业绩压力也很大,对应的机会就是那些长期可以经营的比较好的企业存在一定低估。长期可以经营的比较好的企业,这个看看中国有哪些老字号就好了,大部分都是食品和医药。另外,分红多的企业一般经营的更好更长久,对于这个的原因,我觉得就是同行衬托,市场对所有企业的定价都包含一定的财务造假的怀疑,长期高分红的企业财务造假很难,也就是会被低估一点点。

4、价格因素起起落落,很有趣。这个判断也很简单,看大盘就好了,大盘的波动反应的就是资金的情况。资金大幅流出的时候,买入就好了,如果认为市场有效,那么买啥都一样,买指数挺好。如果按照第3条,那么买食品、医药、红利似乎更好一点。

5、关于周期,这个想了挺久。
想到一个循环,乱世出英雄-英雄造盛世-盛世多享乐-享乐出昏君-昏君造乱世,也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到国家,小道家族都一样。
切换到股票市场,底部造就小牛市-小牛的赚钱效应引发大牛市-逐渐没有新资金进入、没有赚钱效应-资金慢慢撤出,大牛变小熊-亏钱效应让小熊变大熊-大熊变底部。
挺好玩,反正,既然资金有周期,把握周期就好。

6、关于净利润的增长,大概可以认为是企业内发型增长和货币超发两个因素造成的吧。货币超发这事比较好分析,不管放多大的水,如何放水,最终都要流向富人,毕竟富人赚钱能力强嘛。那么,服务于富人的行业赚货币超发的钱的能力就更强;中国没有LV这种股票,姑且用茅台这种高端消费品代替吧,本质上券商也是类似的逻辑,有钱人炒股,股市资金增长速度大于老百姓收入增长速度,不过券商周期太强了。

7、所以说,目前想来,买股票的话,最好就是(1)活的长的企业(2)卖给有钱人的企业(3)好周期的时候买;目前(3)很多企业都满足;长期看,还是消费牛股吧;

8、看了编程浪子的R15回报率,真牛逼,10年24%的年化。简单粗暴,逻辑是连续好10年的,大概率继续好下去,大概就是10年来一直不生病体检很优秀的,大概率活的更久。当然存在突然性意外的风险,多买几个就是了,整体性寿命还是比偶尔大病一场的强。比如今年的恒瑞和海康,即便暴雷,也不是自己生病了,而是遭遇车祸了,不是他们的锅。即便买了这两个货,一方面投资比较分散的话,两个暴雷的其他几个扛着,只要不都暴雷,其他的都是现金奶牛,扛得住;另一方面,暴雷了,明年就踢出去了,本质上是一个指数,挺靠谱。
ROE的选股,看好负债率很关键。一冲动,买了健帆医疗和海康威视。健帆医疗各方面都不错哈,不多说;海康威视纠结了一下,姑且认为市场很有效,给予了合理的估值,虽然继续雷的风险不小,但是都这个PE了。。。

9、不记得谁说的,ROE看企业质地;PE看贵不贵;挺有道理。

10、思考做T想到的:做T的风险在哪里:1、卖飞了;2、买了继续跌;
本质是什么:1、卖飞了-机会风险;2、买了继续跌-本金风险;
两者取平衡就是可转债的双低策略:低溢价避免错失机会、低价格避免本金风险;
两者取平衡同样也是(9)的内容,ROE避免错失机会,PE避免本金风险;
2022-05-12 11:31 引用
5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梅书果 要饭的 XXWWJJ isaachhz 狂奔的奶牛更多 »

关于如何看待消息。

3、4月份,海印和招行两个股票都很惨。
海印消息频出,几乎都是中性偏好的消息,利润暴增等。
招行消息主要是年报12%的利润增长和行长被抓。

我重仓招行,感叹加仓后,传出行长被抓的消息。
有海印仓位,感叹为啥这么多利好消息股价依旧下跌。

突然就想通了。
所有的消息都可以认为是中性的,行长被抓可以解读为铲除毒瘤,开展下一轮改革前奏;可以理解为坏账将要爆发,上层将要频繁动荡。
海印一样,暴增的利润可以理解为困兽之斗,也可以理解为未来可期。

之前有人说过,牛市所有消息都是利好,熊市所有消息都是利空,很对。

想清楚了之后得出结论,消息就像是发令枪,作用是让股价开始动,至于是向上还是向下,早就由之前的点点滴滴积蓄了能量。消息虽然什么时候出不知道,但是一定会出。

发令枪响,招行开始下跌,发令枪可能是行长出问题,可能是年报,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消息。
发令枪响,海印毫无反应,因为发令枪开的太多了,早就没有积蓄的能量了。

想通了这个点,就是该涨的必然会涨,该跌的必然会跌,和消息几乎没有关系。
亏了别怪消息,赢了别得意,怪自己没发现积蓄能量的变化。
2022-04-29 17:42 引用
2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yizhouhit 狂奔的奶牛

记录4月情况。
股票账户 -9.13%,仅跑赢创业板和中证500。
基金账户预计 -2%,应该跑赢所有指数。

回顾这个月的操作和想法:
1、五粮液和酒ETF做T,赚了14%。现在看来,没啥必要,买了拿住收益差不多。
2、清仓海印股份,亏14%,赌输了,没啥说的,以后筛选转债要求剩余年限>1.5.
3、招行做T,结果遇到暴跌日,越做越亏,卖了中概加仓,越加越亏,卖了可转债加仓,越加越亏。最终仓位接近7成,严重操作失误。
4、白酒和迈瑞始终没有到买点。虽然赚了钱,白酒还是不该买。没啥说的。
5、消费红利月度-7%,低吸了一些,月度亏损-5%。
6、研究了美股杠杆基金,感叹他们真会玩。

下个月计划;
更新了可转债操作逻辑,采用换手率代替规模参数,本质上差不多,换手率更优秀一些。排除剩余年限小于1.5的末日转债。轮动周期不定,随时看心情。
招行或者中概有大涨的,就平衡下仓位。

最终的目标还是 AH-消费红利-酒-可转债:3:2:2:3的结构。这一波过后,酒的估值下来不少,消费红利PE似乎上去了一些。继续观察。
2022-04-29 16:05 引用
3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大y阿飞 XXWWJJ 小叶子啦啦啦

关于投资心态的事情。

最近疫情比较头疼,被单位要求在家办公。
在家办公嘛,就是半休假状态。
每天有很多时间看股票。

19日招行暴跌7%,可怜的是我因为时间比较多,之前招行日内波动也比较大,打算做T练手。开盘看到招行跌了1个点,兴奋不已,加仓;又跌了1个点,加仓;又跌了1个点,卖了可转债,双倍加仓;就这样陆陆续续把可转债仓位几乎卖光,将招行仓位加至4成仓位,成本降低并不多。然后绝望的看到招行最多跌了8个点,我却没有子弹了。整个上午,非常非常难受。

关于仓位管理的事情,想清楚了,以后补仓,不跌10%不动,同时不做T,没那个能耐,没那个心态。

后来给自己做心里按摩,想着当初买招行的逻辑是否变化,答案是没有变化,自己投资策略回测10年最大回撤是多少?32%。所以这点暴跌不算事,而且即便这样,今年招行依旧跑赢沪深300。再看看自己净值比起3月15日如何,比那时候还好上不少。

然后就反思,为什么心态比3月15日时候低落这么多?

答案就是,在家太闲了。突然领悟到心态这东西,有点像仓位。当只做一件事的时候,做成了无比的爽,做不成极度低落。就像重仓一支股票,成了爽翻天,跌了难受要死。在家待着,全身心用来炒股,自然心情会全部注入股票市场,被他引导者涨跌。3月15日的时候,在上班,和同事聊聊天,骂骂领导,股票的涨跌对心情的影响不大。

结论就是,如果不想让股票影响心情,找点别的做,给情绪这个资金多安排几个仓位,看看书打打游戏关注球赛,什么都好。

然而人生的特点就是专注一个事才更容易成功,投入更多精力才更容易开花结果,对小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好在股票长期投资的话,似乎是少有的精力投入和回报相关性不大的事情。
2022-04-21 17:12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3.1-3.31,股票账户-4.97%,跑赢同期所有指数。
2022年股票-9.55%,场外基金-7.55%,勉强跑赢同期所有指数。

回顾这个月,操作比较混乱:
1、可转债定期轮动
2、赌博海印强赎
3、赌博酒ETF超跌
4、场外陆续卖掉各种基金加仓消费基金

赌博酒ETF 3天赚了6个点,事后想来,还是错误的操作,估值不到,没管住手。
赌博海印强赎胜负犹未可知,逻辑没问题,未来有机会还是会参与这种赌博。
两个赌博仓位不大,影响不大。
场外基金也没问题。

4月操作计划很简单,可转债继续轮动;海印会有结果,无论结果如何,全都买入可转债;
中概如果爆发性的增长就盈利撤,否则继续熬着。
招商银行不动。
消费类如果跌,就卖可转债加仓,如果涨继续维持仓位。
2022-04-02 14:56 引用
0

幸运88

赞同来自:

加油
2022-04-02 09:36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yizhouhit

最近写了2个帖子,3天内2上集思录公众号推荐,美滋滋。
2022-04-01 08:43 引用
5

番茄老爷 - 耐心等待

赞同来自: huron 雾锁楼台 TuesFool 天心明月圆 a416236737更多 »

一线城市某垄断国企 "去年各种收入+公积金40W,能活".....
看的我心哇凉哇凉
2022-03-24 17:31 引用
2

御女雪千寻

赞同来自: xineric a416236737

对于转股溢价率很低的转债,存在一个溢价率收敛的额外收益。转股溢价率理应是一个合理的数据,比如20%?)。凡低于这个溢价率的,转债都有向这个溢价率收敛的趋势,这也是低溢价率转债的重要收益来源。
溢价率我的理解就是指数的估值,好行业的转债往往溢价率会高一点,行业没那么性感的转债往往溢价率会低一点,正如好行业的估值通常较高,相反估值通常较低一样。

同一个行业中,好公司的转债往往溢价率会高一点,资质平平的转债往往溢价率会低一点,正如好公司的估值通常较高,相反估值通常较低一样。

所以溢价率并没有一个普适的值,不过从统计学的角度去考虑的话,还是能找到溢价率的锚的。
2022-03-24 16:24 引用
1

御女雪千寻

赞同来自: a416236737

比较乐观的一点是,转股溢价率和价格的相关性并不是很高,也就是并非不能兼得。
有一些转债的溢价率和价格相关性是挺高的,这类转债的特点是公司解决转债的意愿非常强烈,例如银行转债、数日子发强赎公告的转债。

这类转债的溢价率和价格基本上就是跷跷板,价格涨溢价率就收敛、价格跌溢价率就提高。价格+溢价率*100 大部分时间维持在130-150之间。
2022-03-24 16:11 引用
1

李白爱酒

赞同来自: a416236737

恭喜下决心进入人类最卷的产业
2022-03-24 14:29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wjxxj

记录可转债的想法,很粗糙,很多是感性认识。最近看了很多可转债的文章,增加了很多理解。

如果单纯的用可转债作为底仓,类似现金的用法,追求低回撤拿着高于理财的收益的话,低价转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追求高收益的话,门道就有点多了。
看了一些回测文章,可转债各因子中,收益率最相关的是转股溢价率,回撤最相关的是价格。这个也符合预期认知。
比较乐观的一点是,转股溢价率和价格的相关性并不是很高,也就是并非不能兼得。另外集思录一直说的剩余规模确实是一个有效的因子,而且和转股溢价率以及价格相关性都不高,筛选的时候可以纳入。
所以选则逻辑是 低溢价率 低价 小规模;

一些更深入的认知。对于可转债的收益以及轮动的意义,我之前一直没想清楚,也是我不愿意配置的原因,最近似乎想通了。
part1:
大家都是知道正股上升的时候,转债上升;正股下降的时候,转债下降。
对于正股上升的时间段,转债上升的慢,实际上是跑输正股的。
而对于正股下降的时间段,转债下降的特别慢,是远远跑赢正股的。
综合来看,可转债的收益来自正股的上涨,对正股的超额收益来自于正股的下跌。这个是很悲哀的事实,转债要想有收益,还是要看大盘。在大盘不好的时候,虽然转债对正股有超额收益,也不过是跌的少罢了,不如空仓。

part2:
对于可转债对于正股跟涨不跟跌的情况,自然很爽。但是在正股狂跌之后,转债跌不动了之后,积累了大量的转股溢价率,此时就不跟涨也不跟跌了。
这时候,轮动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当积累了大量的转股溢价率之后,通过轮动更换一些转股溢价率低的转债,相当于不断的更换免费的安全垫,将积累了很多伤痕的安全垫换出,永远保持跟涨不跟跌的状态。

part3:
对于转股溢价率很低的转债,存在一个溢价率收敛的额外收益。转股溢价率理应是一个合理的数据,比如20%?)。凡低于这个溢价率的,转债都有向这个溢价率收敛的趋势,这也是低溢价率转债的重要收益来源。

part4:
下修可能造成可转债暴击,但是如果选择标准是低溢价率,自然与下修无关。

part5:
从结果来看,可转债大部分要强赎的,但是强赎时间是不确定的。曾经试图默认在转债最后一天达到强赎标准来计算到期收益率选债。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样选出来的都是快到期的,而快到期的转债的到期还款概率极高。。。。这个思路无法无脑执行。
不过针对快到期的转债,比如小于8个月的,可以认真的关注,非常仔细的剖析,也许有大机会,比如现在的海印和洪涛。未来几年股市不会很好,这样的机会可能非常多。

part6:
看大佬回测,剩余时间越长,回报率越差,不过相关性不是很高,原理到期时间特别短的就好。
2022-03-24 10:48 引用
1

天心明月圆

赞同来自: TuesFool

本金很少是多少? 年入四十万至少应该有1000万吧
2022-03-24 10:25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yht_82
谢谢楼主回复。看了楼主帖子,心有戚戚焉。我也在一线城市,不过没在大国企,在私营企业,也是努力拼搏得不到晋升,但是无奈年龄已大,跳槽不了了。现在工作就是鸡肋。遂发精力于投资。投资更难啊!
我还刚入投资的门,估计大概率也是和职场一样,努力拼搏不得收获。
不过还是试试看先吧。
2022-03-24 09:40 引用
1

yhtyht

赞同来自: a416236737

谢谢楼主回复。看了楼主帖子,心有戚戚焉。我也在一线城市,不过没在大国企,在私营企业,也是努力拼搏得不到晋升,但是无奈年龄已大,跳槽不了了。现在工作就是鸡肋。遂发精力于投资。投资更难啊!
2022-03-24 09:19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yht_82
请教一下楼主,你的AH策略,还是持有平安和招商银行为主吗?今年自从俄乌冲突后,全球化进程被打破,外资持有的较多的股票,是不是会反而风险更高,从而影响到AH策略?
似乎回复失败了一次,再重新码字一次。
风险一定有,但是AH的定价情况已经反应了风险状态,比如现在就是招行和平安。。。
下面的内容是讲给自己的听得,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1、18年的时候,川普毛衣战,各行各业哀鸿遍野,外资撤资风险比现在大。当年沪深300指数-25%,AH策略收益为正。
2、俄乌影响很大,外资疯狂跑路,即便如此今年的平安和招行还是跑赢了沪深300。当然可以说平安和招行属于金融企业,抗跌。但是这两个股票又不是我选的,是策略选出来,相当于外资推荐的。
3、参考中概。外资短期流入流出确实会带来吓人的波动,但是最终定价的还是资产本身的价值。中概疯狂跌的时候,外资疯狂流出,中资实际在疯狂抄底,只不过通道原因,资金流入的慢罢了,就算没有高层定调子,估计一年内中概也能回复正常估值。所以如果外资疯狂抛售平安招行,确实是一个好的加仓机会。
2022-03-23 13:03 引用
0

yhtyht

赞同来自:

请教一下楼主,你的AH策略,还是持有平安和招商银行为主吗?今年自从俄乌冲突后,全球化进程被打破,外资持有的较多的股票,是不是会反而风险更高,从而影响到AH策略?
2022-03-23 08:41 引用
6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东少 丢失的十年 日积跬步 听歌不说话 传达室李老伯 wjxxj更多 »

最近似乎想通了一些投资逻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近期大幅调整投资框架。
1、指数投资--30%
彻底放弃各类smartbeta基金,因为突然发现A股的风格切换很少是从“成长”切换为“红利”或者“低波动”切换为“质量”这种,很少针对某种风格的低估或者高估,即便有也是非常长期周期。也就是smartbeta基金的低估其实就是宽基的低估,其周期基本等同于宽基的周期,从周期角度来说,太过漫长,同时也无法抵御整体趋势下跌带来的风险。
目前的想法,指数投资仅 专注于 中证白酒和消费红利,两个指数周期短,成长高,自带暴击属性。唯一的问题是,两个指数很少低估,按照我的计算目前消费红利估值为31,勉强进入投资取,中证白酒估值为38,无法下手;若是近期财报频出利好叠加大环境暴跌,估值在33以下时入手。
2、AH相关投资--30%
最近重新回测AH相关策略,近10年年化25%且除2013年外均为正收益,且除2013年外跑赢沪深300至少15%(2013年跑赢4%,2022年目前跑赢7%)还是很优秀的策略。唯一的问题是回撤较大,从另一个角度说,回撤大的策略很适合抄底。
3、底仓资金的配合
对于两个指数,除了高估的时候(PE>35)其实都可以加仓,对于底仓的需求就是大盘暴跌时加仓,这种机会很少。
对于AH投资策略,高收益高回撤,需要一定量的底仓进行抄底,鉴于这个策略无法构建出一个靠谱的估值锚,只能用高点回撤作为指标,用底仓进行投资。
4、底仓资金的选择---30%
采用低价可转债作为底仓资金,满足下跌时相对稳定,没事摸个彩票中奖就开心。其实无论是指数基金还是AH策略,他们暴跌的时候,可转债也难以幸免,不过大概率跌幅是小很多的,从小跌幅置换大跌幅品种,心里也过得去。
5、打野资金--10%
这部分资金投注极高风险品种,从高点跌50%的各类品种,比如目前中概、20年的华宝油气、中证煤炭等。这类投资以70%以上的盈利为目标,周期非常难以确定。少量资金即可,目前超配中概到20%。这部分资金平时用在可转债底仓中,出现目标再行动,保持极度耐心即可。
2022-03-22 23:36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jlmscb

零零散散的想法:
1、医疗指数不适合长期持有;更强的波动性使得医疗指数更适合低估去埋伏。
2、消费类指数可以长期持有;几乎没有周期且主升浪来的时候很明显,适当估值即可。
3、抓住赛道,用20日动量轮动法;所谓赛道,就看资金面,用动量轮动的方式很靠谱。所谓价值,就不看资金面,只看质地。
4、smartbeta指数本质上是小型宽基指数,其波动与大盘高度相关。
2022-03-17 09:13 引用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记录一下小心得。
这几天跌的很厉害,我重仓招行和中概,自然受伤很深,我一直坚定认为中概和招行是好的标的,这次因为资金面原因暴跌。所以这时候,需要补仓,子弹已经打光了,没了。只能内部腾挪,让手中的公司破产重组。。。想象着手里的招行收购了手里红利基金。。。

这次意识到了防守仓位的重要性。之前一直认为防守仓位的意义在于心里按摩,小波动,低收益,持仓很舒服。近期意识到,防守仓位的意义还在与保留低位抄底的子弹。因此防守仓位多并不会影响总体收益,因为更多的防守仓位意味着抄底时更多的子弹,挺好。想来想去,用之前提到的赌强赎可转债作为防守策略,抗跌,本身收益也不错,未来计划配置2成5左右作为防守用。
2022-03-16 11:47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jiandanno1

对投资逻辑中时间的一些想法。
任何人投资行为的背后都有其逻辑所在:投低估的是预期均值回归;投成长的是预期企业盈利新高;投趋势的是预期市场有动量;投妖股的人预期自己比别人更懂人心;每个人投资逻辑不同,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逻辑是正确的。
我非常坚定的相信我的逻辑,也就是消费和中概会翻倍,但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也就是两个指数对应的”成长“和”低估“逻辑是没有时间参数的。
我试图找出一些对于时间和收益确定性都比较强的逻辑,在这兵荒马乱时期,不会因为暴跌而难受。希望找出一个带有时间参数的强逻辑,作为公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想办法提高收益。

之前集思录有一个热帖,说是30亿以下的转债大部分都可以达到150,可能持续一瞬间,可能持续一段时间。这个帖子给我很大启发,我决定把这个论断当做一个公理,试一下。
于是,我做了一个筛选:
1、所有最高价没有达到过150的转债;
2、计算下当前价格和150的差;
3、结果除以剩余期限,得到预期收益率(假设转债最后一天达到150)
4、将预期收益率排序,挑几个顺眼的买。
举个例子,某转债120,规模10亿,剩余2年,没有达到过150;那么他的预期收益是(150-120)/2=15%;
就这样最终敲定了10个转债:海印、岩土、海澜几个兄弟,都是120以下,剩余期限不长的。我思考要不要考虑转股溢价率这个参数,19-21年溢价率这个参数大放异彩,再三考虑决定放弃,因为之前的公理足够强了。这个策略的优点就是都是120一下的转债,亏不了多少,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尤为重要。。。试一下吧,暂时也不想轮动。如果公理靠谱的话,在这个时间点上,年化收益25%,实际上因为不会到最后一天才达到150,所以可能会更高一点。

另外,抄凌大的作业买光大也是类似的逻辑,时间很确定,1年初头,赔不了多少,预期赚20%。

另外说一下对中概的看法,我觉得,基本逻辑没问题,可以继续坚持加仓。之前投资华宝油气屡创新低的时候比现在痛苦很多,结果最后跑的早了,要不然大概2年300%的收益率。油价特别低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油船被袭击,瞬间油价涨了5%;而后苏伊士运河被堵,油价也是涨了一波;这次大战,涨了N多;对于周期性的产品,有一点信仰还是很重要的,大鳄鱼们自己会想办法的。
2022-03-08 17:14修改 引用
1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yizhouhit 口口夕口木 丢失的十年 石上流 一骑绝尘1993 tigerpc 无尽 dirzuolio 菠萝小丸子 火锅008更多 »

小透明自说自话,也蛮开心。
记录一下为啥相信投资,大概是2013年初,第一次存款上了6位数,有了理财意识,去银行柜台找小姐姐聊天.小姐姐看我什么都不懂的样子,推荐我买基金,我说好,她推荐了一只,我犹豫了很久很久,最终买了1k,小姐姐很不爽,冷冷的告诉我,长时间会赚钱,短时间亏了别着急。
后来,就把这事忘了。。。。直到2015年股票大牛市,我突然想起来了,看了下,貌似翻倍了。很开心,然后想取出来,结果因为那张银行卡丢了,补办的卡和原来卡号不同,只能去柜台取,我懒得弄,就放弃了,然后又忘了。。。
后来2020年,我发现银行账户有一笔6000+多的资金不知道是什么,反复找来找去,居然是那个基金。。。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震撼。
本来以为我是很幸运,或者当年推销的小姐姐是大神,这是个意外事件。后来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个基金在同类基金中并不十分出色,去年前年基金热潮中我也从未听过有人推荐,基金经理更是评价不佳。

事实上我自作聪明的在15年买了一些基金,亏了。在17年又买了一些基金,到了19年赚了。但是这些盈亏和500%收益比起来都可以忽略,实际上最高峰的时候收益率是650%。

这个基金就让他静静躺在我账户里,激励我吧。

最后,这个基金是鹏华消费优选,206007,近十年收益率400%,年化17.5%,一只平庸的消费基金。
2022-02-28 16:27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补充一个更简单的年化收益20%+的ETF轮动策略,策略优化空间很大,这里只是一个思路。我之前的策略都是和趋势无关的策略,也就是毫无传统股民的技术可言,源自对技术的不自信和缺少站的住的理论支持,这里提出一个基本的轮动策略。
策略很简单,创业板/沪深300/货币基金,20交易日轮动取最高,近12年收益25%,回撤20%。
看了下策略中的贡献度,沪深300贡献30%收益,创业板贡献70%收益,和近10年创业板与沪深300整体收益比例相当。说明20日的轮动周期对两者效果相当。
关于这个策略,更容易通过调整参数获得年化50%以上的收益,但是很难判断是否是刻舟求剑,思考再三,一个参数都不加,只有用这个才敢实盘。考虑用创成长ETF代替创业板指,预计收益大幅提高,只是创成长成立时间太短,回测意义不大。

这里提一下,指数基金也是一个动量轮动策略,“红利动量“、”质量动量“、”成长动量“等,这个轮动策略算是一种”价格动量“吧。
2022-02-28 10:27 引用
3

生命体

赞同来自: hychen73 章丘瑞凤 一骑绝尘1993

你肯定很聪明,但股票要赚钱靠的是心态,所以,少花时间在技巧上,这对你来说很容易就可以学会。
走正确的路比正确的走路重要得多得多得多。
建议想一下如果自己智商下降30%该怎么思考,是不是还可以赚钱,为什么,凭什么
2022-02-27 19:43 引用
4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听歌不说话 eric16 utxf 传达室李老伯

记录一下关于指数基金的零星想法。

现金流折现法可以用于股票估值,常用判断股票是否高估的PEG指标本质上也是现金流折现法。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发现当预期收益率高于折现率的时候,企业的价值是无穷大。就比如有一个未来100年每年增长20%的股票,多少钱合适?答案一定是无穷大,多少钱买都很值得。
所以对于增长迅猛的企业,如果用现金流折现法估值的话,一般认为10年以后就不再增长;PEG估值法大概也是预期10年的增长,这样才能计算。

所以对于真正能够长期持续增长的企业,买的时候贵一点无所谓,只要增长时间够长,最终收益等于平均增长速率。所以,所谓的投资投垄断,就是如此,活的长且能增长才赚的多。

找出一个这样的企业非常困难,下一个茅台在哪里无人知晓,现在的茅台也许几年后编程全聚德,无人问津。

如何找出一个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企业?个人认为不可能。换个思路,某个行业能否长期可持续增长?这个大概可以判断,刻舟求剑的看消费医疗就是可以长期可持续的增长。赚钱的方法千千万万,赚到的钱消费方式确实大同小异。年轻时吃喝玩乐、年老时保健医疗。只要国家发展,消费医疗一定就会发展。换个角度来说,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千变万化,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工业革命。然而人类的基因是不变的,生产力进步后最终还是服务于人,目标还是活的更久、吃的更香。茹毛饮血时代的强壮男性、蒸汽火车时代工程师、5G网络时代的科学家,他们做的工作截然不同,投资增加生产力的行业真的太难;然而他们三个的特点都是富裕,想吃好的,想活得更久。

推广开来,服务于基因的行业都有类似特点,有没有比吃和长寿优先级更高的基因需求?当然有,恋爱中的男女可以茶饭不思,打麻将的可以饿肚子赌一天。然而从国家意志出发,黄赌毒有碍于生产力的发展,都有政策风险,或者政策已经禁止。

扯远了。假设我们认为消费行业可以长期发展,而茅台不一定可以长期发展,进行下面讨论。
现在的茅台价格,但也只是按照茅台可以持续增长10年去评估的,至于10年后,大家认为会停滞增长。而食品饮料行业的话,持续增长时间一定是超过10年的,按道理可以给予更高的价格。也就是,如果一次只能有一个投资标的,某一只股票或者某一只基金,那么食品饮料行业的ETF一定溢价率超级高,溢价的部分就是“永续”的部分。

然而ETF和股票之间随意购买流通,也就是没有任何的溢价。所以,购买优秀的指数ETF,比购买优秀的公司更为划算,相当于同样的价格买ETF送了一个“倒闭险”。

多扯一句,指数和杠杆是天然的好朋友。个股上杠杆,最大的压力是个股暴雷;第二大的压力是个股巨大波动,杠杆爆仓;而指数一来暴雷可能性没有,二来波动相较个股更低。

再多扯一句,有的行业天然的强者更强,随着时间推移,头部公司更加壮大,底部公司更加岌岌可危,买指数从收益率角度来说的确不如买头部公司,比如互联网。私以为,这种情况下,定制指数就好,比如互联网50指数,我可以砍成互联网5指数,平衡收益和风险。
2022-02-27 10:36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01-01 01:04
  • 浏览: 16488
  • 关注: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