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躺平,努力学习投资,记录投资思路。

中年男,一线城市某垄断国企,本分老实。躺平原因:
1、接下来拼命努力也晋升渺茫,而且晋升后收入增加不多;接下来躺平划水,收入基本不变。去年各种收入+公积金40W,能活;----奋斗动力不足
2、公司内卷非常严重,现在招聘985硕士起步,清北博士很多。-----能力有限,性格也不喜内卷,不讨领导喜欢
3、遇到雄心勃勃但能力有限的关系户领导,去年底连续几个月每天疯狂加班,到头来但各种荣誉都归关系户。-----委屈心寒
4、宝宝机灵可爱、老人身体渐衰,夫妻都是独生子,需要我照顾家庭
5、关注投资大概2年,认真思考大概半年,不过很有信心通过投资在长期让家庭收货超过薪资的财富。
~~~~~~~~~~~~~~~~~~~~~~~~~~~~~~~~~~~~~~~~~~~~~~~~
关于投资的思考,信奉分散投资,目标20%+的年化收益,用这个帖子记录自己思考以及投资情况。目前本金很少,思考学习为主,菜鸟一个,欢迎大家提出建议。
投资方案,多策略并行,分散放鸡蛋,股票基金可转债为主(未来也许有期货),房产一类的不打算投资,也不在此讨论。下面策略基本都是抄来的,觉得还不错。

1、指数基金策略
2、AH比价策略
3、可转债策略
4、股票策略
5、滚IC,9债1购

1、指数基金策略
这个思考最多,觉得最为可靠,计划采用50%仓位。其中30%仓位投长期高收益指数(估值过高的排除),20%仓位投长期较高收益但低估指数。
1.1哪些指数的收益率高?
统计了常见指数的年度回报率,对基期较短的指数不考虑,对新能源、电池不考虑(个人认为不可持续),同类指数选最强的(各种食品、饮料)。最终选入我的基金武器库中的指数有:
长期高收益指数目前有,网红消费红利和中证白酒备选,两个回报率都在25%以上,都为消费大类,但相关性并不高。目前而言,中证白酒估值过高不敢买,网红消费红利估值偏高尚可。
长期中高收益指数目前有,smartbeta类型:500质量、红利低波100、深证红利,创成长; 行业类型:医疗保健、互联网50、科技100;这些指数用全收益计算历史回报率均在17%以上。
关于是否低估的判断,这个事情让我纠结了很久,第一步要知道PE,第二步要知道是否低估。对于PE,现有的wind、choice或者各种app的计算方式个人认为都不太正确。部分公众号计算正确但没有覆盖我的指数,无奈自己重新计算。

假设某指数情况为A、B两个股票:
A市值10 盈利3 权重30%
B市值100 盈利1 权重70%

大部分算法PE为(10+100)/(3+1)=27.5,这种算法是默认市值占比等于起在指数里面的权重,对于按照市值加权法的指数而言,比较准确。但是对于红利、质量等指数偏差较大,个人认为正确的PE为=1/(30%*0.3+70%*0.01)=6.25。
个人编程水平很渣,勉强用excel做了一个模板,计算自己认为正确的PE,不会插图片,文字记录几个我计算的PE:消费红利-36 500质量-13 红利低波100-7。
消费红利wind计算为48偏差较大的原因是温氏等农业企业市值很大,按照wind算法权重更高,然而温氏上个财报很差,所以wind计算PE高了好多。解决了PE到底是多少的问题,就要解决PE是否低估的问题。

1.2PE是否低估?
PE是否低估一般用估值百分比判断,但是目前认为大部分数据的PE都不正确,他们的百分比也就不正确。这里,我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看指数的前十权重的股票,一个一个看PE分位。结合计算的整体PE,大概给出结论。
1.3用PE评估是否合理?
对于周期性很强的行业,需要结合PB来看,医疗类指数因为此次疫情也可以算个周期行业,因此被排除。
1.4结论
最终的结论就是,消费红利、500质量、红利低波100、互联网50入选。
1.5是否考虑趋势?
我做了一些测算,考虑趋势择时的话,我无法取得额外收益;所以只看估值和成长
1.6选择基金
尽量选择规模小的,打新收益高的;消费红利、500质量、红利低波100均有不错基金;互联网50没找到靠谱的,暂时用中概互联

2、AH溢价策略
进行回测时,偶然发现一个简单粗暴的AH比价策略,近12年年化33%+,且每年都跑赢沪深300;仅11及13年为负收益;但是最大回撤为40%;目前按照策略主要仓位是平安和招行,比较稳,且先用着,30%仓位。不会插图片。。尴尬

3、可转债策略
这个话题很大,我能力有限,目前大体有3个思路,最终采用了第三个思路:
3.1低溢价率策略
选溢价率最低的10个可转债轮动,收益惊人;去年封基老师采用类似策略收益颇丰,对于我而言不是很理解这个策略的原理,只是感觉是一种趋势追随策略,对于原理不懂的,回撤又大的拿不住,去年赚了20%跑路了。
3.2抄作业
931411 以及 931340,抄前十仓位,收益惊人;但目前很贵,不想买。
3.3光大转债
采用凌大的策略,赌银行不还钱,买了光大银行正股;时间还有1年,试试看,也许有惊喜。没有采用轮动的方法,就光大银行吧,能成的话收益率挺满意了。
个人问题在于光大银行和AH比价筛选出的平安招行都是金融类资产,搞得总仓位很重,有点难受。不过抗跌,就先这样吧。20%仓位。

4、股票策略
个人认为市场有效,没办法选股赚超额的钱,我财务基础薄弱、对行业没有特别信息渠道,基本放弃研究股票。但是,可以抄作业,目前看来大家认为唐书房的作业不错,我近期看了很多他的公众号,感觉学到不少东西,暂时先不抄,再学学再想想再说。

5、滚IC,9债1购
目前还在学习,用模拟仓各种测试,努力学习中。

希望这几个策略搭配可以获得20%的年化收益吧,虽然难的不太现实,但是还是要有梦想的。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思考了一下,似乎可以放弃白马股的策略了。
1、白马股策略的核心是优质资产利润不断增多,例如茅台每年利润增长15%,如果PE不变其股价相应应该增加15%,复利起来相当客观。
没毛病。

2、但是使用策略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
(1)从风险角度考虑:白马股基本面是否变化,作为普通小散,不可能知道,谁知道会不会明年净利润-15%,鬼故事一来,心里很慌。
应对策略倒是不复杂,多买一些不同领域白马,砸了1、2个,还有更多靠谱的,但是总归会影响收益。
(2)从周期角度考虑:白马股也是有周期的,周期应该是各品类中最短的,但是动辄3-6年。买了白马,只要时间够长,会得到很满意的回报,年化15%应该可以保证,但是问题在于,动辄3-8年相当难熬。这段时间内,回撤50%也是非常普遍的。不仅考验信仰,也意味着中途资金不能撤回。
应对策略也不难,绝对低估时候买入。一方面,绝对低估距离下一个周期比较近,另一方面,绝对低估的回撤相对不会那么多了。
3、如果白马股的正确操作方法是极度低估时买入的话(价值派主流观点),那么为啥不买股指期货。(1)白马存在暴雷问题,个股极度的低估不知道是终点还是中点,我不知道恒瑞和长春高新未来如何,也只能猜测药明康德和迈瑞未来会更好,而股指不存在爆雷问题。极度低估后,我对股指的回弹比对白马更有信心。(2)讨论杠杆。股指的风险从杠杆角度远大于白马。但是认真的想,买了低估的白马之后可能暴跌,买了低估的股指暴跌的概率小很多。亏损=亏损幅度*倍数,白马倍数低,股指幅度低,只要控制好不爆仓,股指的回撤未必大于白马的,别的不说沪深300历史上回撤50%的貌似没有过,回撤30%以上的都是上一轮掉下来的,。(3)盈利能力。这个没啥说的,白马盈利能力肯定强于沪深300,但是绝对干不过沪深三百的股指期货。
4、从风险、周期、盈利能力来考虑。似乎股指都更占优势。
5、那么大盘不低估的时候干什么?毕竟一年能低估一次都是奢望。目前看,做小市值,做可转债。

记录一下,给予上面的思考已经清空大盘股票,买了IF,同时持续做小市值,做可转债。同时学习一下趋势相关的策略。感觉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一个靠谱的ETF趋势策略了。
2023-07-21 17:35 来自广东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01-01 01:04
  • 浏览: 16355
  • 关注: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