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驱动敏感性训练及效果跟踪

资水老师靠着对事件的敏感性和对博弈的精准理解实现了低回撤和高收益,着实令我印象深刻,也不禁感叹条条大路通罗马,值得尝试的手艺真是数不胜数。

我天性不是一个对事件特别敏感的人,在涉股未深前甚至完全称得上是迟钝,现在的主要策略也与事件与博弈毫无关系。最让我舒适的仓位都基于一个底层逻辑:持有不死的、长期收益本身可接受的品种,在持有的过程中赚取超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抚平波动,并最终取得相对品种本身更高的收益。比如早期的股指期货贴水、转债双低轮动都属于此列。这些策略现在的机会有限,无奈被挤入期权做做备兑,以及银行转债的到期收益率轮动。好赚钱的日子一去不知何时返,压力转化为动力,开拓能力圈成为了当前第一要务。加之多策略平行运行,策略间能实现轮动也是我最理想的投资配置,这是我想要尝试事件驱动投资的第一点原因。

第二点原因是资水老师的“一年只打一次靶如何成为神枪手”让我感同身受。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虽说是投资界的明珠,但它天然的长周期验证特性,使得只有天赋异禀的人更可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更多的人只是在漫长的亏损中蹉跎了岁月,何况靠着所谓的价值投资暂时取得盈利的群体中,又有多少是幸存者偏差呢?而事件驱动不单单看的是事件,更重要的是结合事件去发掘最受事件驱动的个股或行业,而这背后所需的功底恰恰是价值投资也看重的。事件驱动训练,一定程度上也是短验证周期的价值投资训练,一份付出、双份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之前提到我在事件驱动方面极其迟钝,但这两三年开始关注个股以来,逐渐有好转的迹象,这是我想尝试事件驱动的第三点原因。

原来迟钝到什么程度呢?当年还是一株鲜嫩韭菜的我毫无逻辑的买入一只股票,短暂的岁月静好后开始哐哐跌,我最起码在超过1周的时间内都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反应过来我持有的是核工业股,而当时沸沸扬扬的福岛核事故早就贴脸提示我该跑路了。

2020年新能源行业各项数据改善的信息开始高频出现时,我自认为“以我的迟钝程度,连我都知道了这些信息,现在进去肯定是接盘侠”,于是错过了上一轮牛市最值得关注的板块,此后开始反思,现在的自己不一定那么后知后觉。

到这一轮ChatGPT的炒作,我虽然没有主动参与,但紧紧握住了之前就有的传媒筹码,等到趋势不佳才分批减仓,算是第一次拿到了沾边事件驱动的盈利。

此外,持续关注市场后,会发现事件驱动的机会并不罕见。过去两三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导致的超跌、俄乌战争影响到大宗商品、室温超导乌龙与日本核污水排放带来的相应板块炒作等等,我虽然没有参与,但在当时,或者盘面有反映的不久,能马上意识到这是事件的影响,因此我觉得至少具备了一点点开始学习事件驱动的基础。

发起这个主题,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己发现的可能的事件驱动的机会,以及大概率不正确的操作思路。也希望各位前辈、老师以及有兴趣了解事件驱动的同好一起发现机会、充分交流。我也会同步发起雪球组合,以便统计集合群众智慧后的盈亏情况。当然亏了肯定是我的锅,赚了都是各位献策献计的结果。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事件驱动虽说事后看似乎能摸到一点脉络,但在当时,是否要控制回撤、下跌后是否离场、如何判断炒作是否结束、什么时候清仓,全是难以回答的问题。事件驱动博弈所需要的对对手盘的观察能力,我也是一窍不通。这是一个纯纯的学习交流贴,有兴趣的各位若想拿真金白银下注,请务必谨慎。
1

音扬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在19日的时候没管住手,组合小仓位参与了光线传媒,成本8.79元,主要基于两方面思路:
1. 急跌反弹博弈:光线传媒在没有明确负面消息的背景下,当日下跌超过9%;
2. 票房超预期博弈:国庆档主要的高关注度影片《坚如磐石》,出品方为光线传媒。暑期档数据已显示出电影行业回暖,较2019年峰值涨幅超15%,在国庆档大制作、大IP影片并不密集的情况下,博弈《坚如磐石》票房超预期的可能。

两块思路都值得展开讲下。

关于急跌反弹,在什么情况下值得参与博弈,而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避险,是一个非常值得观察与思考的主题。
近期我观察到的急跌的例子(高位崩盘的情形不在此列)就有好几例,做个梳理:
1. 四川路桥,由于董事长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9月4日起连续两天大幅下跌,最大跌幅超过17%,两日后股价开始缓慢回升,自最低点已上涨超过15%,较下跌第二天收盘价也上涨超10%。这一反弹效应非常明显,因为在此其间万得全A指数是下跌的。
2. 韦尔股份,出具的半年报显示扣非净利亏损,大幅低于投资者预期,连续2天大幅下跌共计12%后企稳,此后缓慢回升,较底部已超10%,这一反弹效应也非常显著,因为同期芯片ETF下跌接近5%。
3. 上海机场,在没有任何实质消息的情况下,8月21日下跌8.6%,下跌开始后有消息猜测机场将继续下调免税提点,但中午上市公司已辟谣,公司的股价目前仍在探底过程中。

然后就是这次的主角光线传媒,大跌当日并没有增量消息,有人认为是由于光线传媒前日通过的股权激励方案的“赠送”意味过于浓厚,但股权激励方案早在1个月前就在草案中明确,是明牌。
虽然从以上3个急跌的例子能够总结出一些所谓的规律,但由于样本量太小,现在总结规律基本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急跌反弹也将纳入未来观察的一个角度,当数量足够时,看看能否有所收获。

关于电影档期的博弈,我做了一些数据梳理:
  • 博弈重要档期票房超预期。
    测算方法:统计2016年以来春节档与国庆档的数据,以纯粹的电影股票做样本(剔除了虽然有电影业务,但占比不高的影视股),将档期前两周与后两周的涨跌幅与中证全指做对比。
    测算结果:所有数据中,跑赢基准的比例只有40%,大幅跑赢(超过5%)的比例只有10%,且大幅跑赢都出现在档期前2周的数据中。
    看来影视股在2015年被爆炒后,一直未能恢复元气,难以跑赢宽基指数。
    同时档期炒作效应并不明显,即便有,也是预期炒作,出现在档期前,而非档期后。
    从实际数据上来看,大幅跑赢基准的两个档期的确实现了超过一般水准的票房涨幅,可见市场的有效性。
  • 博弈影片票房超预期。
    测算方法:样本为票房黑马电影,在票房逆跌(通常为口碑发酵的表现)后参与,至炒作最高价的涨幅。
    测算结果:虽然的确有炒作效应,但通常逆跌出现后相关标的次日开盘即涨停,难以买入,且炒作周期不长,有时就2天,跑慢了就吃面。
    总的来说票房超预期属于高强度博弈,等到数据出现后再进入,风险较大,但若是事前博弈,碰上黑马的概率又较小。小赌可以怡情,但真要靠这个赚钱,还是散了吧。
2023-09-22 14:54 来自四川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9-22 14:54
  • 浏览: 2947
  • 关注: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