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的蓝电,底部在哪!

武汉蓝电,净利率高达4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25%以上,而且现金流健康。初看财务,好的一塌糊涂,然而上市之后,受打新市场环境差的因素影响,股价持续下跌,目前已经破发。是“误杀的白马”还是“披着羊皮的狼”,我们从市场空间、毛利率变化、盈利可持续性、估值四个角度再详细拆解一下。

一、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

关于蓝电,一个很大的争议点在于公司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根据公司招股材料所披露的信息,公司产品在高校、科研院所领域2021年市场规模约为1.69亿元-2.03亿元,公司市占率约为21%至25%,在企业研发、质检领域2021年市场规模约为30.79亿元,公司市场占有率为2.21%。

从公司营收下游构成中看,锂电企业营收贡献绝对大头,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从2020年的58.54%逐步提升至2022年66.29%。通过直销模式往高校、科研院所的营收较为稳定,2021年、2022年都是1700万出头,贸易商模式中绝大部分终端客户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高校、院所市场占比测算中,公司是按照贸易模式90%销往高校、科研院所测算。

以此计算,公司2020年-2022年高校、科研的营收额分别为3458.27万元、4241.54万元、5227.37万元,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38.95%、37.5%、31.29%,占营收比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据此来看,我们可以初步得到一个结论,公司下游科研、院校市场空间极小,且这部分市场所贡献的营收占比持续下降,若以科研仪器股给公司估值是不合理,是过于激进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公司现有的各细分产品,在营收贡献上,微小功率和小功率设备占比最高,贡献了公司80%以上的营收。大功率设备占营收比相对较低且近几年并无大的增长,一方面是大功率尚处于开拓期,另一方面是公司产能紧张,优先生产毛利率较高的微小功率和小功率产品。配件和其他主要包括分容设备,该类业务公司刚开始接触,目前签订393.8万元的分容设备销售合同,锂电池分容设备市场规模较大,根据EVTank数据,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153亿元。

不同产品下游市场应用有所不同,竞争格局也存在较大差异。

微小功率市场:此类产品下游主要应用于科研、院校、电池企业的研发部门,2022年51.28%的营收来自于锂电企业,在该领域,客户对于测试精度、稳定性要求较高,市场竞争较为缓和,公司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产品毛利率高达70%以上,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深圳新威、Arbin、Maccor。

小功率市场:此类产品下游可用于材料、消费电子电池、动力电池电芯等的测试,终端客户包括各类型公司。目前公司该类产品的主要客户是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企业,少部分用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电池研发。该领域市场竞争略差于科研院校市场,公司处于第一梯队,产品毛利率在60%左右。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深圳新威、瑞能股份、Arbin、Maccor。

大功率市场,该类产品主要用于动力电池的电芯和模组测试,终端客户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为主。该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起步较晚,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存在竞争劣势,从毛利率上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化成分容设备市场,该类产品主要用于锂电生产企业后端生产的化成、分容工序,虽然市场空间大,但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行业内主要企业包括杭可科技、星云股份、瑞能股份、珠海泰坦、恒翼能等,这些企业多采取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作为新进入者预期较难拓展市场。

至此可见,公司的优势领域在微小功率设备和小功率设备,在大功率和化成分容市场竞争力较弱。虽然公司在科研、院校市场空间极小,但若拓展至锂电企业的研发、质检市场,公司市场天花板将抬升至30亿元以上,若再加上锂电化成分容市场,天花板将达到180亿元以上。

从毛利率的角度看,公司高毛利率的市场并非局限在科研、院校领域的1.69亿元-2.03亿元,企业类客户同样采购较多的高毛利率的微小功率产品和小功率产品。假设微小功率和小功率设备占企业研发、质检市场的30%,那么对应企业端这个高毛利市场约为9.24亿元,两者相加之后对应公司高毛利的微小功率和小功率产品市场规模约为10.93亿元-11.27亿元。

二、毛利率会怎么变化?

公司募投项目扩产微小功率5000台、小功率设备12000台、大功率设备1500台、化成分容设备50台。目前微小功率产品均价约为4400元/台,小功率产品约为6200元/台,大功率产品约为5.7万元/台。化成分容缺少准确的单价数据和毛利水平,在不考虑该产品的情况下,预期扩产项目完全达产后,公司将新增营收1.82亿元,其中低毛利的大功率产品新增营收8550万元,占比为47%,较现有营收结构中大功率产品只占比8%有显著的提升。

若依旧按照公司各类产品2022年的毛利率水平进行测算,预期在新增产能达产满产满销后,公司毛利率将会从2022年的63.84%降低至54.84%。

而这只是考虑产品结构变化带来的毛利率下降,若公司产品受到下游大客户议价而导致降价,预期毛利率将会更低。根据公司过往经营情况来看,降价在大功率市场发生的概率较大,小功率市场也存在可能性,如小功率产品的常规设备类2021年平均单价下降主要系销售规模较大的C 客户、D客户和E客户销售单价较低,2022年高精度设备销售单价较低同样是由于对H客户销售单价较低。

不过整体看由于公司在小功率产品同样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虽然部分客户单价较低,但公司该类产品整体毛利水平依旧较为稳定。假设将三类产品的毛利率分别再下调5%,对应公司总体毛利率将降低至49.84%。

因此,伴随着大功率产品营收的增加,以及潜在的客户议价,公司总体毛利率将不可避免的走低,但是大概率未来2-3年毛利率依旧可以保持在40%以上,在锂电设备这个赛道中,依旧是很高的一个毛利水平。

三、业绩是否可持续?

公司产品属于锂电设备,其中应用于企业质检领域的设备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通常约为5年,应用于企业或高校院所研发领域的设备工作负荷相对较低,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通常为5-10年。在产品更新换代方面,公司每隔3-5年会推出新的升级产品。由于设备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因此其增长逻辑与锂电池出货量增长并不匹配,设备的增量来自于新增锂电出货量增量。

在采购周期上,电池企业一般会根据扩产计划提前半年到一年安排采购电池测试设备,因此锂电企业出货量大幅增长的前一年往往是锂电设备的大年。

短期逻辑来看,公司2019年-2022年取得的订单分别为8251.94万元、10134.54万元、15540.17万元、20319.45万元,订单量持续增长。2023年1-2月,公司取得订单额3123.92万元,同比增长63.88%。从订单额推导上看,公司2023年营收有保障,预计在2.1亿元左右。

由于锂电设备的大部分都是3331的付款模式,在合同签订后,甲方会支付30%的合同款给到给到设备公司,体现在财报上就是合同负债项目,这个越高反映公司新签订单的增量越大,2023年一季度,公司合同负债额为3246.39万,较2022年底的2367.81万环比上涨37.1%,反映新签订单量继续增长。

存货中的发出商品项目是锂电设备厂商下一期收入的前瞻性指标,2022年底公司存货中发出商品额为1493.01万元,占当期存货比为33.4%,而2023年一季度报公司存货中发出商品额为2085万元,占当期存货比约为34.7%,两者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反映公司第二季度的预期业绩将会不错。

因此,我们认为公司短期增长将会保持,2023年营收预计在2.1亿元左右,按照近三年约40%的扣非净利率计算,对应扣非净利预计在8400万左右。

中期逻辑来看:公司目前下游第一大客户为珠海冠宇,珠海冠宇的现阶段主要扩产项目包括浙江的10GWh产能和重庆的15GWh产能。按照两个主要项目的进度,2024年量产的浙江项目会在2023年对公司进行采购,2025年投产的重庆项目会在2024年对公司进行采购。

根据珠海冠宇最新调研信息显示,原计划在2022年开工建设的重庆15GWh项目,现阶段仍处于前期规划中,预期正式投产时间也会延后,与之相对的是2024年珠海冠宇对公司的订单将可能落空。

公司收入基本全部来自于境内,根据起点研究院数据,预计 2021-2025年全球消费锂电池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9.33%,市场增速有限。动力电池方面,根据高工锂电数据,国内动力锂电厂商的规划总产能持续增长,2021年-2025年分别为554GWh、1273 GWh、2213GWh、2744GWh、3234GWh。与之相对的年度增量分别为719GWh、940GWh、531GWh、490GWh,2023年是扩产的大年,按照锂电厂商提前半年到一年采购的视角看,在2023年的下半年或许公司的订单将会呈现下降的趋势,此时应该密切关注合同负债和发出商品两个指标是否会共振印证。

由此,我们认为公司中期增长逻辑存在瑕疵和风险,2024年、2025年行业采购设备的整体量将会下降,至于公司是否能在逆市中获得阿尔法,需要届时结合公司的财务指标来相互印证。

四、怎么给估值?

前文已经说过,按照科学仪器股给估值肯定是不合理的,一是公司在高校、科研院所营收占比只有30%左右,二是公司在该领域天花板极低,只有1.69亿元-2.03亿元。

我们认为估值的定价与产品的市场空间、潜在业绩增长性、产品竞争格局,以及行业和市场相似公司估值水平有较大的关系。在招股材料中,公司选择杭可科技、星云科技、科威尔作为可比公司,其中杭可科技、星云科技主要从事锂电池后段生产线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化成分容对设备的测试精度、长期运行稳定性的要求较低,产品毛利率较低,且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科威尔主营的测试电源设备类产品业务领域与公司有一定相似性,不过科威尔全面布局IGBT测试设备、氢燃料电池,这两个领域均为较为热门的方向,加之公司设置了明确的股权激励,这些客观上抬升了公司的估值水平。

目前杭可科技PE(TTM)为29.88倍,星云科技亏损,科威尔PE(TTM)约为65.4倍。由于科威尔测试电源类产品不仅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还可以广泛应用在航空电子、汽车电子、医疗、通信等众多领域,再加上对半导体和氢燃料电池业务的开展,即便蓝电登陆科创板,我们认为其估值水平也要低于科威尔,假设我们取杭可科技和低于科威尔的50倍估值的均值来看,对应估值水平约为40倍,考虑北交所的定价折价因素,给予20倍估值。

以北交所市场来看,恒进感应和欧普泰和公司商业模式的相似度较高,其中欧普泰两类业务的市场规模2021年大概13亿元左右,与公司高毛利的微小功率和小功率产品市场规模约为10.93亿元-11.27亿元相近,而其所处行业的新增量在2023年就开始了下降,2024年预期则更为明显。目前欧普泰PE(TTM)为22.17倍。风电赛道业绩显著下滑的恒进感应PE(TTM)为18.82倍。

现阶段武汉蓝电PE(TTM)为21.34倍,个人认为从募投项目未来的市场天花板、现有产品的毛利水平、以及短期的业绩成长性三个角度看,若以欧普泰作为对标参考系,武汉蓝电是略有低估的,但这种估值差并不明显,微小差异背后也就意味着潜在的预期回报率不会很高。

假设将武汉蓝电的利润拆开来给估值,2022年公司在高校,科研院所市场的营收约为5227.37万元,其中微小功率3860万元,毛利率75%,小功率1367万元,毛利率60%,由此计算高校科研院所毛利额约为3715万元,那么与之对应的企业市场毛利贡献额约为6946万元。成比例计算对应的净利润,若给与高校、科研院所25倍合理估值(因为市场天花板更低),企业市场22倍估值(与欧普泰一致),那么对应公司合理市值为16.27亿元,公司目前总市值为15.07亿,两者差距也只是一个8%的涨幅距离。

如果市场再悲观一点,恒进感应在一季度暴雷的业绩没披露之前,公司估值也曾跌到过16.5倍,基于公司基本面更好一些,假设以17倍作为悲观估值假设,以当前业绩为基数,对应总市值为13.15亿元,较当前仍有12.74%的向下空间。如果公司接下来短期跌至这个位置,值博率将会变的很高。

如果按市场最乐观的预期,以2023年的预期利润为基数,给25倍市盈率,那么对应总市值为21亿元,较当前有39.34%的上涨空间,如果市场在今年涨到这个位置,毫无疑问到了获利了结的时间节点。

站在当下,以凯利公式来计算,公司目前蕴含的赔率为3.09,假设输赢概率各为50%,显然仅从估值上看这是一个具有值博率的机会。但因为公司中期业绩增长逻辑存在瑕疵,在情绪差的市场环境下,这也会成为压制上涨的一大因素,具体操作上,个人认为需要结合盘面,观察图形企稳信号,做右侧交易,降低等待的时间和控制难以准确预期的下跌幅度。

最后还是想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机会,因为为了论证他,用了太多假设和计算,其中任何一个假设造成的偏差都将对结果产生影响,真正的好机会并不长这样。或者说,凡是需要多次假设之后还是感觉没有特别想买的机会都完全可以不参与。芒格说:“我的剑传给能挥舞他的人”,而蓝电的机会属于那些盘面短线交易能力强的投资者。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公众号、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人力求报告文章的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发表时间 2023-06-07 09:28     来自上海

赞同来自: 弃疾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北证三板投研社
北证三板投研社

专注北交所新三板深度价投,100+北交所上市公司,1500+新三板挂牌公司、10000+干货资料分享,助你掘金北交所!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6-07 09:28
  • 浏览: 988
  • 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