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录等权指数与中证转债指数哪个好?

一、中证转债指数
1、基期
2002年12月31日,基点100
2、样本空间
沪深交易所上市,币种为人民币
债券余额>3000万
3、指数计算
采用派许加权法,公式为

其中,报告期样本债券总市值 = ∑(全价×发行量),全价=净价+应计利息。
发行量变动累计达到或超过5%,进行即时调整,变动不及5%不动。
4、定期调整

月度调整:生效日为每月首个交易日,提前数据为生效日前一交易日。

临时调整:暂停上市、摘牌,生效日剔除;发行人赎回,自赎回公告发布后第5个交易日剔除。

5、除数调整

除数调整是债券维护细则里的内容,比股票指数涉及的调整要多,有月度样本调整、样本退市赎回等剔除、因转股导致发行量变化超过5%,都会涉及除数调整,看上去转债指数的调整要比大部分股票指数要频繁。

图片

图片

图片

6、总结

市值加权指数,权重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中证指数官网2022年12月30日的指数单张,成分股总市值及指数市值均为9180亿,个股最大市值525亿,最小1亿,总市值平均20亿。十大权重股合计33.25%,其中8只是银行转债,占27.86%,规模上看,银行的权重最大。

图片

暂时没有转债市值的数据,用剩余规模大体看下行业结构。

1月14日的数据,共计471只转债,剩余规模8280亿,TOP10中,9只是银行,合计占30%。

所有转债的行业结构,19只银行(4%数量占比)转债剩余规模占总剩余规模的35%,可理解为总市值的权重也差不多这个结构,对比其他行业,银行会对中证转债指数会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即这是一只偏向于银行表现的指数,不过程度还算不太过分。除银行外,其他行业的占比都不太大,绝大部分相对平均。

这个角度上看,如果能编制一只非银市值加权转债指数,应该会更有价值一些。

问题:银行转债有什么特点?

图片

图片

二、集思录等权转债指数
集思录等权指数的编制规则
1、等权纳入全部上市交易的转债为成份;
2、2017-12-29日为基准日,基准1000;
3、指数剔除停牌的转债,复牌后再重新加入;上市第二个交易日加入,退市剔除;
4、指数不计入利息;
5、平均价格:转债等权指数对应转债的算术平均价格;
6、平均转股溢价率:转债等权指数对应转债的算术平均转股溢价率;
7、平均到期收益率:转债等权指数对应转债的算术平均到期收益率(剩余年限不小于0.1年);
没找到更详细的编制说明,未看到等权期限,是每日进行等权还是其他周期,如周、月、半年或更长?
翻了下宁稳网也用的是等权,编制规则为:
1.可转债等权指数,相当于每只债券各买100元的组合,并且每天股价波动后,重新调整权重至等权,可转债均价指数=可转债均价*10;

2.未考虑利息支付,考虑利息后收益率会提高;

3.新债上市首日不计入等权指数涨跌幅度,但计入转债个数、均价、平均转股溢价、平均收益、平均价值溢价、交易额及剩余规模等指标;
这里假定集思录也是按每日等权处理。
等权的场景是等额买入一定数量的标的,定期平衡。举个例子,投入100块钱到一组5个成分股组成的组合,半年做一次平衡。年初投入时每只股票等额投20块,年中时有的涨了,超过20元,有的跌了,可能只剩下10块,最终总额可能变成150块了。年中等权时,将150重新等权分配,每只分配30元,重新让他们发展,直到下次再等权。
中证指数的股票类等权指数,一般周期为半年,每次调整重新计算权重因子(使得权重相等的乘数),使个股的权重相等。股票的等权指数在权重调整时,涉及到股本,要复杂一些,需要计算权重因子,确定后中间不再变化,直到下次调整。
集思录和宁稳网采用的等权,发行量未予考虑,计算会简单些。
采用每日进行等权处理,则指数当日的涨跌=当日全部个债涨跌幅的平均,与市值权重和个券单价都没了关系。这种编制规则,理论上不存在长期上涨的特性,而是会围绕某个数值上下波动(只是目前时间尚短,看不出来)。
下面模拟一组只有5只成分转债的等权指数。
图片

图片

参考价值
考察每日等权指数的参考价值,本质是考察个券涨跌幅均值的意义。先来看等权场景涨跌的逻辑,主要看个券价格涨跌的比例及涨跌幅(可理解为广度和深度),举个例子,可粗略分为五种情况:

图片

1、大部分成分股上涨,且上涨的成分股普遍涨幅更大,指数涨

2、大部分成分股上涨,但下跌的成分股普遍跌幅更大,不确定

3、大部分成分股下跌,且下跌的成分股普遍跌幅更大,指数跌

4、大部分成分股下跌,但上涨的成分股普遍涨幅更大,不确定

5、结构行情,不确定

图片

因此,每日等权指数如果持续上涨,主要靠个券普涨,或者部分个券很大的涨幅拉高平均。考虑到这几年转债扩容,个券涨幅的作用会弱化,因而,如果每日等权指数是上升趋势,则说明是普涨行情带来,反之亦然。

因此,集思录等权指数(如果是每日等权)反映的主要是普涨(大部分个券上涨)、普跌(大部分个券下跌)还是涨跌互现(涨跌的个券比例差不多)的趋势。

看似废话,实则是针对市值加权规则而言,市值加权主要看权重的大小和权重的表现,如果权重,如果权重较大,则指数的涨跌主要靠权重的表现,即存在结构性的机会。

转债的初始价格都是100,上面有130的强赎,因此,转债投资是更贴近等权场景的品种,转债均价及中位数数据也基本支持。

因此,集思录等权指数的指导意义在于,主要的参与机会在普涨行情。结构性行情也没什么机会,下跌行情避开。(博下修、套利等其他策略不一定)

图片

三、中证转债指数和集思录等权指数哪个更好?

功能不同,中证转债指数是偏向于反映转债市场整体发展水平的指数,集思录等权指数的主要功能是反映每日个券涨跌幅整体情况;
中证转债指数存在长期向上的特性,集思录等权指数理论上不会存在长期向上的特性(比如类似沪深300这种指数的向上趋势),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值上下波动(待后期验证,可能发展出利用周期性的策略),只是目前历史较短,未反映出来。
当前中证转债指数会偏向于银行转债的表现,目前银行权重大概30%,说大不大,说小不算小,是能接受的权重,因此指数仍然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如果能有非银的市值加权转债指数,会更理想。
总体上,这两只指数都有用,目前的理解,功能不同,没有优劣。
发表时间 2023-01-15 11:02     来自北京

赞同来自:

0

大明大明明

赞同来自:

@持有封基
我觉得不是,如果可转债的大市值涨的比小市值好,那么加权指数好于等权指数。但目前看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大市值都是银行等,目前来看跑不过等权的小市值。
金老师,感谢指导,这个我理解,当前确实是因为银行转债表现弱于小市值,因此加权指数会弱一些。可能是我的表述有误,我想表达的是拉更长的时间看,比如10年以后(不过没有数据),基于每日等权指数的变化=全部个债涨跌幅的均值,我理解这些均值会总体会倾向于向0回归,因而得出指数会围绕某个数值波动的结论。
而对于加权指数,是市值(价格*发行量)的概念,理论上其形态会倾向于类似沪深300这种加权规则指数。不过,经过大家的反馈,我对加权指数的长期上涨趋势也有些存疑,因为转债的价格不会像股票一样,股票向上的空间是相对开阔的,但转债有强赎条款限制,向上空间一定程度上是受限的,因此其性质也会区别于沪深300这种指数,这方面还没太想清楚,需要继续学习。
2023-01-16 22:54 来自北京 引用
2

持有封基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大明大明明
金老师,结论是基于集思录每日等权的算法,指数每日的涨跌幅实际为全部个债每日涨跌幅的均值,这个均值长期看应该是围绕0上下波动,因而得出此结论。
这篇内容发出后,有朋友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集思录等权指数会持续抬升,原因有2:
1、转债在退出时价格会高于入市时,因此这种轮替会持续抬升指数底部。(我认可这个逻辑)
2、如果一个组合的转债价格从涨跌一轮回到原点,组合中的所有成分价格都回到原点,没有变化,但其...
我觉得不是,如果可转债的大市值涨的比小市值好,那么加权指数好于等权指数。但目前看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大市值都是银行等,目前来看跑不过等权的小市值。
2023-01-16 17:53 来自上海 引用
0

大明大明明

赞同来自:

@持有封基
为什么中证转债指数长期向上,等权指数不是?
金老师,结论是基于集思录每日等权的算法,指数每日的涨跌幅实际为全部个债每日涨跌幅的均值,这个均值长期看应该是围绕0上下波动,因而得出此结论。
这篇内容发出后,有朋友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集思录等权指数会持续抬升,原因有2:
1、转债在退出时价格会高于入市时,因此这种轮替会持续抬升指数底部。(我认可这个逻辑)
2、如果一个组合的转债价格从涨跌一轮回到原点,组合中的所有成分价格都回到原点,没有变化,但其中有高抛低吸,因而指数会上涨。(还没太理解这里面的逻辑,请金老师指导)
2023-01-16 13:04 来自北京 引用
0

持有封基

赞同来自:

为什么中证转债指数长期向上,等权指数不是?
2023-01-16 07:57 来自上海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1-16 22:54
  • 浏览: 1906
  • 关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