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层建筑的弊端

房价跌了不少,看了下房子。个人是非常排斥小高层类型的楼房,买房也是只会考虑6层以内的楼房,
缺点如下:
1、折旧快,楼层高后期维护成本高
2、房龄大了电气线路、水管老化风险隐患大
3、突发性事件如火灾、地震难逃生(3楼以内起码扯个床单还是敢跳楼的)
4、地基下沉情况比楼梯房严重
5、现在的车基本都是电动车,电梯房的车库大部分在负1层,半夜汽车自燃风险太大。
6、电梯老化风险隐患大

优点也有:
1、节约土地
2、人口集中化,社会资源运行更高效
其他没想到了

DeepSeek上给了一个答复,发达国家经历过的事情,我们大概率也会经历,就像现在地产周期
有在欧美体验过的可以给下真实感受?
欧美高层建筑的“贫民窟化”是指原本作为城市现代化象征的高层住宅或商业建筑,因设施老化、管理缺失、社会阶层分化等因素,逐渐沦为低收入人群聚居、环境恶化的区域。这一现象在欧美国家尤为显著,以下是其核心内涵及成因分析:

一、现象表现
居住群体变迁
高层建筑最初吸引中产阶级或富裕人群,但随建筑老化,维护成本上升,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逐渐搬离,取而代之的是低收入群体(包括移民、少数族裔等)
。例如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的老旧高层公寓,目前多由经济困难的家庭或租户居住,形成“垂直贫民窟”

环境恶化与安全隐患
电梯、管道、消防设备等基础设施老化后维修困难,导致居住体验下降。例如美国迈阿密戴德县某公寓因年久失修倒塌,暴露了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问题
。此外,治安混乱、犯罪率上升也是典型特征,部分高层社区甚至成为黑帮活动据点

经济价值贬损
高层住宅因维护成本高、拆迁难度大,市场价值持续下跌,形成“贬值循环”。例如圣路易斯的普鲁伊特-伊戈社区因环境恶化被彻底拆除,成为城市规划失败的象征 。

二、核心成因
设施老化与维护困境
电梯、电路、消防系统等设备寿命有限(电梯约30-40年),维修或更换费用高昂,且业主分摊矛盾突出。例如纽约部分高层公寓因低层住户拒绝分担电梯费用,导致高层居民被迫长期爬楼

资本逐利与政策缺失
欧美开发商更倾向投资新项目而非改造旧楼,政府也缺乏强制维修政策。例如芝加哥市中心的高层住宅因无利可图,长期无人翻新 。此外,限高政策(如美国“限高令”)限制重建可能性,加剧老旧高层困境

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偏好
中产阶级转向郊区低密度住宅(别墅或联排),高层公寓逐渐被低收入群体“接盘”。好莱坞文化对郊区生活的美化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 。同时,种族隔离和移民问题加剧了高层社区的边缘化

公共治理失效
物业管理缺失、维修基金不足、租户流动性高导致社区凝聚力瓦解。例如美国部分高层住宅因物业费征收困难,公共设施长期荒废
发表时间 2025-04-22 23:32     最后修改时间 2025-04-24 22:45     来自广东

赞同来自: a372489351 小饭团 救急不救穷 明园 醉虾 紫苏和忍冬 静弦止调 cpichxl 浮尘123456789 johnzn fengqingsky zhangs1 乌牛头更多 »

0

shaolinzh - 谨小慎微 却遇“破产公募债”“中行负油价”

赞同来自:

@心想则事成
我的两个弟弟都有自建房,但都买高层去了,四十多五十层。
我不喜欢高层甚至商品房:
人口密度大,上下班高峰期等电梯等得无可奈何。
共墙共楼板邻里摩擦多。
日后旧了的公共维护总有那么一些自私自利的人不愿意出钱或者某些原因不能掏钱。
一栋楼那么多户总担心某些不靠谱的人装修拆这拆哪影响整栋楼的结构安全。
房子的质量能否真的符合设计要求。。。。。。。
我现在住的是自建房:
零几年后村里分的宅基地建的,每人3...
我觉得最实惠的(性价比高)就是城市近郊的三上三下自建房(最好有围墙小院落)房前屋后栽些落叶树,不用空调!
2025-04-25 12:48 来自上海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Darkest
Darkest

如果明天是最后一天是否会因为没有全力以赴而遗憾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6-01 18:16
  • 浏览: 16977
  • 关注: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