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坏的时候或已过去,这个数据是基于近两年(2022年9月到2024年6月)的股市资金走向分析得出的,下面简单列举一下。
1、国家队(证金/汇金、养老金、社保基金)持仓从3.65万亿增加到4.75万亿。
2、公募基金总规模由26.58万亿增长至31万亿,其中股票基金规模由2.31万亿增长至3.1万亿。
3、私募基金总规模由20.39万亿下降至19.89万亿,但总数量由13.95万增加至15.12万,说明这两年私募基金虽饱经蹂躏,但依旧有不少人入场,只是总规模增加速度赶不上市场跌的速度。
4、险资持仓市值(流通市值)基本不变,约为1.2万亿。
5、北上资金累计总流入由1.69万亿增长至1.81万亿。
6、QFII资金持仓由1600亿减少至860亿。外资离场明显,不过由于总规模较小,且规模缩减速度逐渐趋缓,预计拐点将至。
7、融资余额基本不变,约为1.45万亿。
8、统计期间,沪指由3024跌至2967,总市值由76万亿跌至73.3万亿。
9、上市公司数量由4841家增长为5125家,但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数量增长急剧放缓,半年来仅增加了18家。
以上数据均来自各官方网站和投资平台,各平台间可能会有所差异,但趋势基本一致。由以上数据可以初步得出几个结论:
1、主流大资金跑步入场,叠加指数下降趋势,可知A股去散户化加速。
2、外资仍在撤离阶段,但撤离趋势接近或者已到拐点。
3、上市公司数量短期趋稳,由增加数量阶段进入提升质量阶段。
当恐慌渐渐离场、资金逐渐回归形成合力,我们有理由期待一轮真正的上涨。
(注:很多人对部分统计数据持怀疑态度,需要声明一下,以上数据都是各官网、平台提供的数据,之所以与大家对市场的观感有所差异,是因为数据仅取了两个时点的数据做对比,而省略了中间过程,而之所以省略中间过程,也是为了明确一点,很多观感已经和实际数据背离了,说直白点,就是市场情绪的调整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至于为什么没有统计最新的数据,是因为部分数据是季度更新。)
1、国家队(证金/汇金、养老金、社保基金)持仓从3.65万亿增加到4.75万亿。
2、公募基金总规模由26.58万亿增长至31万亿,其中股票基金规模由2.31万亿增长至3.1万亿。
3、私募基金总规模由20.39万亿下降至19.89万亿,但总数量由13.95万增加至15.12万,说明这两年私募基金虽饱经蹂躏,但依旧有不少人入场,只是总规模增加速度赶不上市场跌的速度。
4、险资持仓市值(流通市值)基本不变,约为1.2万亿。
5、北上资金累计总流入由1.69万亿增长至1.81万亿。
6、QFII资金持仓由1600亿减少至860亿。外资离场明显,不过由于总规模较小,且规模缩减速度逐渐趋缓,预计拐点将至。
7、融资余额基本不变,约为1.45万亿。
8、统计期间,沪指由3024跌至2967,总市值由76万亿跌至73.3万亿。
9、上市公司数量由4841家增长为5125家,但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数量增长急剧放缓,半年来仅增加了18家。
以上数据均来自各官方网站和投资平台,各平台间可能会有所差异,但趋势基本一致。由以上数据可以初步得出几个结论:
1、主流大资金跑步入场,叠加指数下降趋势,可知A股去散户化加速。
2、外资仍在撤离阶段,但撤离趋势接近或者已到拐点。
3、上市公司数量短期趋稳,由增加数量阶段进入提升质量阶段。
当恐慌渐渐离场、资金逐渐回归形成合力,我们有理由期待一轮真正的上涨。
(注:很多人对部分统计数据持怀疑态度,需要声明一下,以上数据都是各官网、平台提供的数据,之所以与大家对市场的观感有所差异,是因为数据仅取了两个时点的数据做对比,而省略了中间过程,而之所以省略中间过程,也是为了明确一点,很多观感已经和实际数据背离了,说直白点,就是市场情绪的调整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至于为什么没有统计最新的数据,是因为部分数据是季度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