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投资总结:15年累计+740%



一、投资成绩



2021年全年投资收益是负的,-7.8%。这个成绩,跑输沪深300,更输深证成指和上证综指。后两者甚至是收盘在正收益。

代表蓝筹的沪深300今年也负了,可见今年真的是对蓝筹股很不友好的一年。大家都去炒概念去了吧?

那么,为什么我的投资收益比大盘差这么多呢?主要是因为持有了较高港股仓位。

恒生指数全年是-14.1%,国企指数(H股指数)是惊人的-23.3%。港股这么熊,还是比较罕见的。更不用说这一年里,港币兑人民币还贬值了3%左右。

去年我还在说,“2020年是我过去14年投资生涯中,仅有的跑输大盘的3个年份之一”。好吧,2021年是第4个。



比较吊诡的是,最近3个年份,连着跑输大盘。这至少说明了,在近几年里,市场的形势跟我既有的投资风格极不相容。至于这种情况会不会延续,或者会延续多久,那是后话了。

从15年来看,我的投资成绩是年化复利+15.2%(累计+740.2%),而沪深300仅+6.1%;别看深证这三年嘚瑟,其实它的长期年化复利不过+5.5%,上证甚至只有+2.1%。

至少,目前来看,长期而言,还是蓝筹股更有优势,我的投资策略也更有优势。但这几年好像确实又有点变化。



这几年的不利局面,是否会彻底扭转此前的长期趋势呢?我内心其实是有不安的。

但这个时候,把长期曲线图拉出来看看,又便会觉得这两三年的坎坷似乎也算不了什么,也许就是路上的一些颠簸罢了。

二、持仓情况

前十大重仓股占82.2%仓位。集中度比无论去年(64.5%)还是今年Q3(75.3%)都有很明显的提升。



权益类资产占97.0%,差不多还是满仓股票。

其中A股占11.7%,港股占85.4%。去年、前年和大前年收盘时,港股的仓位分别是74.9%、56.8%和29.1%。看得出这三年我在持续加仓港股。

分行业板块看:地产25.9%,银行占18.7%,保险17.9%,基建和建材11.0%。

四季度的操作,主要是减持了中国金茂、中国平安A股、新华保险H股、蓝思科技、新天绿色能源H股、中国交通建设H股、小米集团-W;增持了雅居乐集团、中国信达、中国太保H股、分众传媒、宝龙地产。

下面我们简单看下我前十大重仓股票的全年表现(当然很多仓位是在下跌的过程中逐渐加上去的)——

宝龙地产:-15.7%(年中一度涨了+70%你敢信?)
雅居乐集团:-54.1%

中信银行H股:+13.2%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H股:+2.9%

兴业银行:-5.1%

中国建材:+9.2%

环球医疗:+2.7%

新华保险:-27.1%

中国信达:+5.6%

天能动力:-54.9%

顺便看下几只曾经前十大重仓的股票(有些遗憾中途减仓了)——

小米集团-W:-43.1%

中国铁建:+28.7%

美的置业:-22.9%

中国中铁:+28.6%

保利发展:+3.6%

我的操作是偏逆向的,简单说就是涨了的会减仓,跌了的会加仓。有时候这样操作效果还可以,有时候则不太行。

三、一些思考

1、在大资产配置方面,仍是几乎满仓股票。

在2020年底时,我对2021年的股票——尤其是我所持仓的股票——充满信心,但事实证明并不理想。

2022年我继续看好股票资产。毕竟2021年很有不少股票非但没涨还跌了许多。

2、这三年的股票行情都是结构性的。先说分市场的。

2021年初,有不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包括本人——都相当看好港股的机会,因为实在太便宜了,而且资产质地都还不错。

恒生AH股溢价指数(HK:HSAHP)收在了147.32的高位,也就是说,同样的股权,A股比H股溢价50%左右。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现象不应该长久持续。

尤其是沪港通、深港通的影响,量变终将会积累成质变。

2021年被打脸了。2022年就立个flag,再看好一次港股吧。

3、蓝筹股整体而言在2021年是被锤的,概念炒作反而能大涨特涨。

这种结构性行情,一方面既说明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蓝筹不行),另一方面又暴露了资金面的富余及市场对远期未来的乐观(概念大涨),实在是很分裂。

我不认为追逐热点是投资的成功之道,至少我不行。

所以我会选择静待价值规律在长期发挥作用。

4、当前我的不少持股是属于“贪便宜”的,就是估值低。

买估值低的股票,押注的是“基本面其实没那么差”。相反,那些买高估值股票的人,押注的是“基本面比预期的还好”或者“不管基本面如何总有人会以更高价格来买”。

那么,这些股票的基本面究竟有没有那么差?

如今我逐渐承认了自己的局限,我在两三年前对若干行业、个股的判断存在许多认知不足。像银行、保险、地产这样高杠杆的行业,确实存在似中国恒大这般倾覆的风险。

但问题是,市场把这几个行业几乎一棍子打死,都当中国恒大了。

鉴于对中国未来经济的信心,以及保险覆盖率、房地产行业集中度等事实,有理由相信长期而言,银行股、保险股、地产股的基本面肯定“没那么糟”。

但话又说回来,单看明年,抑或未来三五年,是否还会进一步恶化?我有点拿不准。

下面借一张“韭圈儿”的图看下2005年以来分行业的收益情况——



(本图来源公众号“韭圈儿”)

看了这张图,希望诸君记得,“风水轮流转”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相当应验。

这玩意儿并不是给你用来预测下一年会如何如何的,大数定律总是要在拉长的时间段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你只需明白“花无百日红”的道理便是了。

5、银保地这几个行业,需要的并不是基本面的彻底反转,而是只需要让大家能看明白“其实没那么糟糕”,便可能迎来股价的暴涨。

有的个股的潜在空间是很大的。举几个例子。

宝龙地产:在2021年5月股价一度到8.73港元,现价4.08港元。短短半年左右,变化的难道是基本面吗?不,无非人心罢了。假如涨回5月的水平,便是100%以上的涨幅。

雅居乐集团:更夸张,从2021年4月的12.12港元,一路不回头的下跌到4.23港元。要知道,跟宝龙不一样,雅居乐属于没怎么涨过,4月的点位,也不能算它的真正高点。那么涨回去的话呢?接近200%的涨幅空间。

假如我们静态来看股息率,宝龙的股息率高达12.5%,而雅居乐的股息率是令人发指的26.0%。市场现在分别给它们1.8倍和1.4倍市盈率的估值,拿定的是他们来年必将业绩断崖式下滑甚至亏损。

假如它们的业绩只下滑了两三成,那么市场很可能就将回应以暴涨。

假如仍能分红,甚至分红下滑不多,那这么高的股息率,我们也不太怕股价怎么走了是吧?

当然假如发现基本面恶化得超出预期,我很可能也会选择结构性调仓。

6、由于行情对我而言的寡淡,加之工作繁忙,近期也无暇多看股票。反正基于长线投资的角度,慢慢来吧。

年化复利又回到了15%这条线,离我的目标20%渐行渐远。随着岁月增长,年化复利的波动会越来越小。一个年度内的涨跌,对长时间积累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小。

投资这事是一辈子的,不是一年的。今年就先这样吧。
0

晨稳投资

赞同来自:

@快乐的快1
楼主是职业投资的吗?对我个人来说,复利是个伪命题。因为自有资金越来越多,远远超过投资的收益。15年前的本金只有现在的1%都不到,复利几乎没啥用。
复利用来验证投资能力。如果自己投资的复利水平还不如指数,那就不如买ETF。普通人的积累,当然是工作优先,但是复利积累,时间久了,还是有用的。我也是普通人。
2022-02-19 20:58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2-02-19 20:58
  • 浏览: 5683
  • 关注: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