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戒律回避巨亏风险

股市为首的金融投资(或投机),如同打仗或做生意一样,要每次必胜,除非只有非常少的实践机会就见好就收永远退出,否则遭遇失败是必然的。世界有名的几个投资大师,大亏的经历并不少见。去年巴菲特经验这么丰富的人,还在航空股上第二次摔跟头(上世纪80年代投资航空股受挫后曾说过不能投资2个轮子上的行业),而且在股价上涨前退出。投资亏损很正常,只要是理念正确,有经验有方法有耐心,长期赚钱是大概率事件,暂时的亏损不算什么,市场吃我的早晚要吐出来,但如果是犯了大错,面临巨亏,很可能就要被迫退出赛场,有些人能不能见到下个季度的太阳都不是100%的概率了。

如果避免巨亏?可以参考遵循以下五大戒律:

一是不熟不做。历史上曾有几个据说是常胜将军,从不打败仗,比如刘秀手下的耿弇,和李世民手下的李靖。这样的常胜将军,无非是平时练兵时就已经确立对敌军的优势,战时,在后勤、情报,和战略布局、战术指挥上进一步建立优势,想失败,都要依赖于坏运气。做生意,如果只选胜率大,自己熟悉的行业,和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交易对手,也可以大幅减少亏钱的概率。但金融投资,面对的不是一两个看得见、听说过甚至交过手的对手,而是成千上万不熟悉但通过手中的资金就可以投票影响市场走势的对手,而且金融市场意外事件突发。以美国为例,曾看到央视的报道,好像如果在交易现场或是新闻报道中,出现有男人掏出戒指向女人求婚,就是一个好兆头,市场就会上涨。这个说法当然很荒唐,但当时我看到这个新闻时,市场因为这2个小人物的小事,真的出现了大概1%以上的大涨,但很快第二个交易日就基本跌回去了。虽然市场很大,但只要只把钱投入到自己熟悉的行业、产品、公司中,就大幅提高了自己的胜率。
中国知名的期货牛人傅海棠,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从几万元的资金做到了几亿,有人羡慕他的好运气。我看了他写的书后,感觉运气是有的,但他的成功是有必然性的。他在期货行业成功前就通过逆周期种大蒜、养猪,包括收购黄金、狗皮,有了很长期的社会实践,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经营哲学。尤其他在大概是2008或是2009年做多棉花这次大行情前,广泛自费在很多市县的棉花产区调研,掌握了一手数据。
金融市场的行情,本来就受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还不熟悉自己入手的品种,这就是不看地图,不带通迅,不带补给,不带防身工具,就进入可可西里的自杀行为。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概2011年前后,当时稀土很热,有传闻某公司和赣南稀土入主有关,但公司从未发过相关的公告,仍有人满仓加杠杆买进,自然亏得一塌糊涂。后来有记者去另一个暴跌军工股的公司采访,又是一个可以融资的标的,结果碰上上次那个涉稀土概念公司的巨亏投资人也来叫屈。但这厮完全不认为自己是在赌博,声称自己是价值投资。

二是避免高杠杆。最近两天据说某韩国人的基金,长期以4倍的杠杆单向做多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结果最近因为教育和电子烟两大行业集中有利空,相关上市公司大跌,于是据说这公司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单日亏损,好像还把不少国际知名的大券商一起拖下了水。
要不要搞杠杆,这就和中医、转基因一样,只要一提到,就如同往油锅里泼了100毫升水一样,因为分歧太大。我个人最近5年一直在做杠杆,但做杠杆是很多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一是只在低风险、低波动率的品种上加杠杆;二是加杠杆的成本要低,我做的股指期货多单,就不是低成本了,而是负成本;三是杠杆倍数不能太大,我一般加杠杆的持仓市值不超过自有资金的50%;四是在低风险的情况下加杠杆,就比如只在茅台300元股价时加杠杆,而不在2000元以后加杠杆;五是要把功课做透,全面避免韭菜的各类特征。
中概股这个词,恐怕至少有15年了,我印象中因为美国市场的投资人,对中国是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的,所以对中国的上市公司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浑水的报告、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转向等),市场的信心往往是大起大落,股价同样如此。对于这种高波动率的股票,单方向高杠杆做多是大忌,搞了点钱就要见好就收,一个数以亿美元资产额的基金,何必像个钱痨一样?当然这么说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金融市场上,盈亏同源,因为人的投资或是交易思想是轻易不会发生变化的(不少人哪怕亏得破产也不会改变赌徒思维)。一个人因为存在重大缺陷的交易思维赚了大钱,大概率只会想以同样的方法赚更多的钱而不是见好就收。

三是谨慎对待只能用市梦率估值的股票。去年有不少中国的科技股(比如芯片、5G等),市值纷纷已经达到甚至超出国外技术更先进,市场份额更大的同类企业。这个就很荒唐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没错,但如今的科技需要长期的高额投资,需要大量既聪明又勤奋的人十年如一日地持续研发。高层人士变动,资产并购,点错科技树,资金链断裂,产业政策的变化,愚蠢的内部管理导致大量人才流失,竞争对手抢先取得突破后形成的行业碾压……都可能导致烧烤中的大饼突然就掉到了火里化为乌有。我记得2007年,天威保变就是个牛股,前景看好,股价持续大涨。尚德电力的施正荣曾是中国首富,结果在竞争中尚德已经倒下。美国的汽车产业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早先的2000家汽车企业只剩下区区几家。对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我个人是满怀希望,但对于具体股票的市值我实在是目瞪口呆。
讲未来的故事是可以的,也可以听听,但不要太当回事。
当然股票又不是自己的配偶或是子女,不需要有什么感情,通过技术分析的简单方法,介入这类讲故事股,赚钱很可能比价值投资容易得多,快得多。这叫假痴不颠,将计就计,混水摸鱼。就好比索额图对韦小宝说,吴应熊向韦小宝行贿,如果不收这个钱,都对不起被刮地皮的云南老百姓。我个人对这种趋势交易有心理障碍,可能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行,恐高。

四是谨慎对待长期大幅上涨的股票。彼得林奇有一次调研某公司,发现某个小主管持有的公司的股票已经价值1000万美元了。他心想如果自己投资于这只股票赚一倍,自己面前这小厮持有的股票市值就要2000万美元了,这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个比较恐怖的数字。于是他决定不买,从而回避了这只股票后来暴跌的风险。
当然不少好公司都在长周期中取得了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上涨,但问题是这些公司是因为业绩取得了长期的稳定上涨。比如苹果、腾讯、茅台、万科……如果有这样的公司,虽然股价已经大幅上涨,但利润涨幅相当,估值也不贵,那风险就小得多。我是1999年开始股票交易的,在2000年前后,曾有股评文章提到股市中的几大妖股,其中之一就是福耀玻璃。实际上这公司的业绩相当好,股价的上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在2011年股市崩盘后,福耀的跌幅非常有限,并且在2003年就创了历史新高。反面德隆三剑客,就是因为没有业绩支撑,只能靠有成本的资金支撑股票,最终全部崩盘。另外这些公司的业绩、股价的上涨不是一帆风顺的。苹果一度在乔布斯出走后陷入困境。腾讯最早成立时,几乎没人看好它,微信业务,游戏业务,谁能预测到?
上面说的趋势投资好赚钱,最近几年我通过这个方法,买过不少收益不菲的股票,比如爱尔眼科,海天味业,恒顺醋业,中国中免,涪陵榨菜等,但也因为对大幅上涨的股票实在心怀畏惧,所以也躲过了摩恩电气(该股在2017年崩盘)等崩股。



五是在单一品种上要严格控制仓位。兔子、老鼠没有灭绝,重要原因是不止一个窝,大大减少被天敌一窝端的风险。诸葛亮三兄弟为什么分别效力于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集团?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如果摔倒、被盗、被污染,就会损失全部或大部。有人可能想到巴菲特说的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并好好照看好这个篮子。其实巴菲特如今上千亿美元的股票仓位固然很分散,在他年轻时也是分散的。我记得他发现运通因为丑闻而股价大跌这个好机会时,仓位也不过40%左右。这些年我曾在长春生物上亏过80%多(如果不是在退市前卖出就会被清零),曾在中兴通讯突然被美国制裁前抛出,曾在茅台2013年前后最大跌幅45%左右(董宝珍因为打赌输掉被迫naked running,现在想想,一个股票因为大涨或是大跌,有私募清盘、爆仓,有人自尽、naked running……都是标志性的反转信号)的过程中不断加仓。如果享誉世界的投资大师们,即使重金聘请助手或是咨询公司得到更全面的报告,仍会有大错特错的失误,或面临暂时的亏损(比如约翰聂夫投资花旗银行,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吉利等),那么作为中国股市的普通投资人,最好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控制单一品种的仓位就是在极端不利情况下减少损失的有效办法。
对于控制单品种仓位这个事,我是有血淋淋的教训的,换了一个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在我当时的情况下说不定就会走极端。从此以后我的单个品种(指数除外,因为指数相当于数百只股票的一个组合)越来越低,从25%以下,到现在的15%以下。去年末,我最大仓位的茅台只有14%的仓位,10%以上仓位的只有2只。
单品种仓位的控制要看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该品种基本面的把握程度,如果短时间内下跌40%还能睡得着觉,就没问题。
上文说的趋势投资,尤其需要控制单个品种的仓位。不少公司通过趋势投资,都能取得大幅的浮盈,但泡沫破灭后,就是一地鸡毛。乐视,华谊兄弟,康美药业,康得新等,都曾大涨特涨。

综上,股市的巨亏,就好比是在股市中“犯罪”得的报应。如果未曾股市中做坏事,或做的每件坏事都有限,则报应(亏损率)就未必很大。
发表时间 2021-03-30 12:58

赞同来自: 白沙湖 koalaa 午夜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1-03-30 13:02
  • 浏览: 3361
  • 关注: 10